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松岡避暑,茅簷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辛棄疾《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稻花香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也是讓生命充滿彈性從而能長生久視的重要法則。辛棄疾在《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一詞中就告訴我們這一人生智慧。辛棄疾此詞作於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即辛棄疾罷官家居江西上饒時。閒居農村,迴歸自然的日子他或在松岡避暑,或在茅簷避雨,生活閒暇,但閒暇中流露出孤寂,酒醉酒醒之間飽含無奈與落寞。這是官場失意,宦途受挫,給心靈帶來的巨大傷害的後遺症,但這種心靈的寂苦,最終還是消融在“燈火門前笑語”鄉野的溫馨熱鬧與“千頃稻花香”農村豐年的喜悅中。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閒居農村

自然風光、田園農村的優美溫馨慰藉了心靈的寂寞,使人受到陶冶,感到欣慰,置身於“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淳樸清淡的鄉野風光中,辛棄疾忘懷了世事帶給他的心靈傷痛,切實感到淡泊超脫的曠達瀟灑與歡欣自得。自然就像是一汪清泉無聲地滋潤心田,撫平被痛苦浸透的心房,解脫疲憊不堪的心靈。走進自然,放飛心靈,這是千百年來人墨客的共同愛好與夢想。迴歸自然,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陶淵明尋覓到了閒適沖淡;走進自然,在“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清寂空靈中,王維覓到了心境的恬靜安寧;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自然風光

靠近自然,在月夜荷塘美景的撫慰下,朱自清尋到了心靈的靜謐和歡娛。人類離不開自然,自然不僅是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我們的精神依託。在茂林修竹、幽谷鳥鳴的環繞中,在巍巍青山、茫茫綠野的映照中,一切都是那樣樸素恬淡,真誠和諧,毫不虛偽做作不經意間心頭湧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滋味,禁不住悠然陶醉,心胸豁然開朗。在自然的懷抱裡,人類的心靈得以洗滌,疲憊得以消除,靈魂也得以安歇;在自然的撫慰下,平復創傷,修整心靈,為重新起飛的那一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走進自然,可以放鬆心靈。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自然風光

一味在世俗冗務中忙碌,在鋼筋水泥中穿行,無法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心靈就會變得麻木遲鈍,心情也會日益困頓抑鬱,浮躁空虛。投入自然的懷抱,遠離人世的喧囂,享受自然與心靈的交融,在山川明月、奇峰瀑布、野花清泉、雲霞霧靄等美景編織的明淨清麗、淡雅悠然中,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一切煩惱和雜念都無影無蹤,虛空與疲憊也一掃而空,緊繃的心絃獲得放鬆,浮躁的心靈也寧靜平和。讓心靈迴歸自然,以自然為歇腳的港灣,把自然當作心靈的歸宿,就會渾身散發年輕的活力,充滿幹勁。所以平時不妨經常走進自然,接觸自然,讓身心充分休閒,讓心靈輕鬆地展翅高飛。走進自然,可以淨化心靈,迴歸自我。成年累月久居鬧市,喧囂的生活,繁雜的人際交往,工業時代震耳欲聾的噪聲和鋪天蓋地的灰塵中奔波,心靈就會被塵世的汙垢浸沒,就會被世事埋藏掉原來的形狀,變得晦暗無光,缺乏靈性,變得壓抑疲憊,消極沉重。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迴歸自然

迴歸自然,在青山綠水的洗禮中洗去塵埃,滌去汙垢,在山野田園清新自然之風的吹拂下,擺脫一切塵世的羈絆,重新找到自我,復甦自我,還原自我;迴歸自然,臨山觀水,聽松濤鳥鳴,看河流奔騰,讓山水的清澈純淨同化心靈,讓鄉風民俗的淳樸真誠感染心靈,在靜謐的自然中,脫掉風塵僕僕的心靈“外衣”,讓黯淡的心靈重歸純潔自由,大放光彩,重歸機敏靈動,反應靈活。當你厭倦了社會的紛爭與廝殺,當心靈被灰塵矇蔽了太久太久,當你失去了心靈的動力和方向,不妨迴歸自然,在這個人生旅途的驛站,找尋希望,找尋失落的、迷失的你。走進自然,可以醫治心靈的創傷。悠遊于山水,枕山而憩,酌泉而飲,隨清風而吐納翱翔,採野花而怡神養性;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悠遊于田園

悠遊于田園,聽雞鳴犬吠,寧靜祥和,看晨曦的霧靄,夕照的老牛,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一切都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與浮躁,鉤心鬥角與爾虞我詐,大可以摘下臉上偽裝的面具,收起滿身防衛的尖刺,讓受盡傷害的心靈在這裡酣暢休憩,休養生息,等待自然把心靈調試得健康痊癒,等待自然給心靈重新注入生命的力量。走進自然,可以尋找到生命的智慧。人類的心靈在自然風景中得到滋潤養育,人類的智慧也是在大自然中萌芽。默默無聞但卻茁壯成長的小草,告訴我們堅強的魅力;花開的美麗,花落的無奈,告訴我們生命的短暫,人生的無常,我們要珍惜生命花開的瞬間;春暖花開,冬寒葉落,告訴我們只有相時而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自然無語,但卻以它所擁有的,山川瀑布,花草,蟲魚,鳥獸……給人類以靈感與啟迪。自然的美麗與人類的創造力結合,方創作出許多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自然的啟迪與人類的思考結合,方產生出許多深刻而獨到的見解與理論。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山川瀑布

德國偉大哲學家康德的墓誌銘上寫道:“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自然的智慧需要人們時時去發掘,康德喜歡散步,每天下午3點是他散步的時間,風雨無阻。那是一條曲徑通幽的林間小路,兩旁樹木蔥鬱,鳥語花香,在大地上行走,在與自然的相擁中,一個又一個的思想火花在他心中點燃。現代社會更需要人們走進自然,放鬆心靈,淨化心靈,迴歸自我;更需要人們走進自然,醫治受傷疲憊的心靈。逃離現實生活的雜亂繁瑣,暫時瀟灑地拋棄一切責任和工作,適當地給心靈放個假,儘可能抽出時間投入到自然中去,把自己徹底交給那些山山水水,那些芬芳景緻,讓心靈在大自然中靜躺片刻,感受自然的明淨和諧,淡遠悠然,在與自然的交融中釋放壓力,修整心靈,讓蒙負重的心重歸澄澈純潔。

走進自然,放飛心靈,學會放鬆,學會調適,是快樂生活的法寶

山山水水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自然的洗禮中,煩惱得以解脫,痛苦得以舒緩,心靈就會沒有絲毫的負擔,就會輕裝上陣,走得更加灑脫矯健生命就會永遠充滿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生活也會時刻盪漾著幸福的浪花。走進自然,投身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聆聽自然的聲音,感受自然的寧靜,在自然的撫慰中靜養心靈,洗去疲憊,讓自己渾身舒適愜意,自在輕鬆,讓自己幸福生活,快樂工作。走進自然,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讓自然的微風理清紛亂的思緒,拂去心靈的微塵,展現出心靈中至善至美的東西。走進自然,哪怕一天只有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生命都會因此絢麗生動,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自然是調適心靈的專家,試著走進自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