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掉?只一句意思就全變了

我們上學的時候課文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他們不僅有趣,還告訴了我們很多的人生道理,這其中也反映出來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曹衝稱象》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在當時要想知道大象這種龐然大物的重量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很多大臣也想不出辦法來,但是當時年僅十來歲的曹衝提出來了辦法,具體是什麼方法就不在這裡給大家贅述了,它的方法其實就是等價代換的原理。在我們之前學的課文中,有很多都是通過描述一個故事來告訴我們故事背後所蘊藏著的道理的。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掉?只一句意思就全變了

《賣油翁》也是這樣的一件故事,它出於文學大家歐陽修之手,我們通過賣油翁的故事都知道了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勤加練習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但是你知道嗎,我們所學的《賣油翁》的最後一句話被刪掉了,文章的最後一段或者是最後一句話一般都會點明文章的主旨,那麼《賣油翁》被刪掉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呢?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掉?只一句意思就全變了

被刪掉的那句話是“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有的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會覺得不太明白,不過“解牛斫輪”大家看到應該很熟悉吧,這是兩個典故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雖然兩個典故有所不同,但是想要表達的是同一個道理,都是說這件事情其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勤加練習就可以了。那麼這句話為什麼會被教科書刪掉呢?原文如果加上這句話之後,整篇文章的意思就全變了,相信有關部門也是擔心學生們在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後不在安心學習了,所以才把這句話給刪了吧。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什麼被教科書刪掉?只一句意思就全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