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二十一)

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二十一)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採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責人宜寬,責己宜苛

【原文】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

【大意】對待別人要寬厚,當別人偶然犯錯時,要像他沒犯過錯一樣原諒他,這樣才能使他心平氣和地走向正路;要求自己要嚴格,應在自己無過時,設法找出自己的過錯,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進步。

幼不學,不成器

【原文】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大意】小孩就是大人的前身,學生就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這個階段磨鍊不夠,也就是教養學習的成績不好,那將來踏入社會做事時,就很難成為一個有用人才。

不憂患難,不畏權豪

【原文】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煢獨而驚心。

【大意】君子雖然生活在患難惡劣環境中也絕對不憂愁,可是當他參加宴飲遊樂時卻能知道警惕,以免使自己在無意中誤入迷途;君子即使遇到有權勢地位而蠻不講理的人也絕不畏懼,但是當他遇到孤苦無依的老弱時卻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濃夭淡久,大器晚成

【原文】桃李雖豔,何如松蒼柏翠之堅貞;梨杏雖甘,何時橙黃橘綠之馨冽?信乎!濃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大意】桃樹和李樹的花朵雖然豔麗奪目,但是怎比得上一年四季永遠蒼翠的松樹柏樹那樣堅貞呢?梨和杏的滋味雖然香甜甘美,但是怎比得上橘子和橙子經常飄散著清淡芬芳呢?的確不錯,容易消失的美色遠不如清淡持久的芬芳,同理,一個人少年得志遠不如大器晚成。

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

【原文】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

【大意】一個人在寧靜平淡的安定環境中,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境界;一個人在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中,才能體會人性的本來面目。

言者多不顧行,談者未必真知

【原文】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大意】經常暢談山野林泉生活之樂的人,未必就能完全領悟山林的真正樂趣;成天高談討厭功名利祿的人,心中未必就能完全忘懷名利思想。

無為無作,優遊清逸

【原文】釣水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奕棋清戲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若無能之全真。

【大意】靜坐水邊垂釣本來是一件高雅的活動,然而在這高雅活動中卻手握魚的生殺大權;對坐桌前下棋本來是一種正當的娛樂,但是在這種正當娛樂中卻存在爭強好勝的戰爭心理。可見多事就不如無事那樣悠閒自在,多才就不如無才那樣能保全純真本性。

春色為人間之裝飾,

【原文】秋氣見天地之真吾蔦花茂而山濃谷豔,總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見天地之真吾。

【大意】春天一到百花盛開、百鳥齊鳴,為山谷憑添了無限迷人景色,然而這種鳥語花香的豔麗風光,只不過都是大自然的一種幻象;秋天一到泉水乾涸樹葉凋落,澗中的石頭呈現乾枯狀態,然而這種山川的一片荒涼,才正好能看出自然界的本來面貌。

世間之廣狹,皆由於自造

【原文】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攘者自冗。

【大意】歲月本來是很悠長的,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卻自己覺得時間很短促;天地本來是很遼闊的,可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卻把自己侷限在小圈子裡;春花秋月本來是供人欣賞調劑身心的,可是那些熙熙攘攘的人卻認為這是一種多餘無益的事。

樂貴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遠

【原文】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大意】具有真正生活樂趣的休閒活動不在多,只要有一個小小的池塘和幾塊奇巖怪石,山川景色就已經齊全;領悟大自然景色不必遠求,只要在竹屋下靜坐,讓清風拂面、明月照人,心胸自然覺得曠達遼闊。

修身處世、傳世美文——《菜根譚》經典語錄語句賞析(二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