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理論因官兵感染病毒而受到質疑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橫掃全球,經濟損失或將導致社會動盪的隱憂,令世界各國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軍事力量強大的美國因官兵感染病毒而受到質疑。

美國軍事理論因官兵感染病毒而受到質疑


美國航空母艦官兵感染新冠肺炎消息外傳後,媒體統計過去一週內大約有2000名美軍官兵感染新冠肺炎。美國國防部罕見聲稱只對外界提供粗略防疫數字,以免被敵對勢力加以利用。東南亞媒體援引華盛頓消息稱,最先爆出感染疫情的美軍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USS Theodore Roosevelt,CVN-71)目前被迫停泊關島,4800名官兵全部接受檢測,其中3673人檢測結果呈陰性,確診病例增至550例,重症者迅速撤離船艦,輕症者可留艦隔離,直到恢復健康狀態。與此同時,另一艘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 (USS Ronald Reagan)同樣傳出感染疫情,目前被迫停靠日本橫須賀港進行消毒防疫。“羅斯福號”與“雷根號”是美國部署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重要軍事力量。對比之下,同一地區大國中國與俄羅斯尚未傳出軍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

無論如何,美國現役航空母艦以及多處軍事基地陸續爆出感染病例,這給美國軍力可震懾全球的美國軍事主張帶來極大挑戰。美軍國防部官員日前指責關於美國軍事能力受挫的質疑來自俄羅斯製造假消息,同時宣稱美軍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各艘航空母艦預備梯隊隨時可以啟動。

在美軍戰鬥力受到公眾質疑的同時,日本方面認為中國呈現在西太平洋擴張軍力的趨勢。日本防衛省最新公佈“2020東亞戰略概觀”指出,隨著中國與基里巴斯、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等西太平洋島國建立關係,進而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加以鞏固,呈現出未來在西太平洋擴展影響力的趨勢。該戰略分析報告指出,一旦中國與帛琉(現與臺灣保持邦交)建立外交關係,形同突破第二島鏈,獲得在西太平洋開展軍事活動的通行證。屆時中國的另一戰略選項是使美軍基地關島腹背受制。同一份戰略報告還指出未來北韓仍以研發核武作為其重要的國防與外交戰略手段。此外預測在2019年8月美俄廢除中程核彈條約(INF)後,東亞地區可能出現核武軍備競賽。

除了安全因素外,世界各國既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又唯恐巨大經濟損失導致國內社會動盪。泰國學者認為經濟方面長期蒙受負面影響的趨勢已不可逆,建議政府多方借鑑外國經驗,鼓勵國民改變“等待疫情結束”的陳舊思維,主動建立“由危機變成轉機”的應變模式。譬如美國國會正在討論全民疫苗和增加社保補助金等議案,旨在縮減社會貧富差距,緩解民間動盪等問題。企業方面譬如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建立企業聯盟尋求勞動力轉移的做法,將過去“通過裁員保企業”的主旨轉化為“透過企業整合保就業”,包括大多數公司由“實體店”向“電商”集體轉變的商業模式等。通過促進有效應變避免大量勞工失業,未來造成更大的社會動盪。

不久前,泰國金融人士還針對美國正在討論的虛擬數字美元或加密貨幣(Crypto)構想提出質疑,基於尚且欠缺未來如何進行管理的透明度,多數意見認為新的數字美元或加密貨幣或將引發半個世紀來重大的金融重整風暴。美國中情局前財務顧問吉姆·裡卡茲(Jim Rickards)曾經撰文提醒人們為世界貨幣重整做準備,指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新整合曾經發生在1914年、1939年和1971年,幾乎每三十或四十年進行一次重新整合,迄今已經過去50多年。此次新冠肺炎病毒導致當今世界在多層次多方面發生格局性改變,金融領域的重新整合是否到來令各方忐忑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