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面對面增加“心貼心” 上海警方抗疫期間辦理“一網通辦”便民業務30餘萬件

辦事不再面對面,服務卻更“心貼心”。記者今天從市公安局獲悉,抗疫期間,上海警方推出“新版社保卡申領”等6項業務“不見面辦理”,同時推行居住證自動簽註、駕駛證審驗換證、機動車檢驗等車駕管業務自動延期辦理、逾期免於處罰等一系列便民措施,迄今已累計辦理業務30餘萬件。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也極大方便了市民,線上辦事率提高了20%。

減少面對面增加“心貼心” 上海警方抗疫期間辦理“一網通辦”便民業務30餘萬件

據瞭解,上海推行“一網通辦”以來,上海市公安局已將全部71個審批事項(含242個小項)和67個服務事項接入“一網通辦”總門戶,其中,72項實現“零跑動”辦理,其他66項也均實現只跑一次就能辦成。上海市公安局還將172項個人常見業務接入了“隨申辦”APP,240項事項接入“隨申辦”小程序,讓市民動動手指就能輕鬆辦事。

減少面對面增加“心貼心” 上海警方抗疫期間辦理“一網通辦”便民業務30餘萬件

比如,“有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和“戶籍證明”是市民群眾找工作、出國、申領補助、辦理銀行業務等經常要用到的兩張證明。過去這兩張證明只能到戶籍地派出所線下辦理。今年以來,市民已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以及“隨申辦”移動端,先後在線開具兩項證明5萬餘張。除了開具電子證明,還能網上下載、打印辦理結果,也就是說,市民至少少跑了5萬趟。

完善線上服務的同時,上海警方主動下放審批權限、推進數據共享應用,使各種辦事項目的辦理時限平均減少58%、辦事材料平均減少52%。其中,對於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21類5500餘萬張高頻使用的電子證照,市公安局目前已經全部歸集,能通過電子證照調用的材料均可免交,市民未帶相關實體證件也可以開車上路、入住賓館。截至目前,已累計亮證應用260餘萬次。

減少面對面增加“心貼心” 上海警方抗疫期間辦理“一網通辦”便民業務30餘萬件

在上海警方牽頭下,本市申領養犬證、居住證辦理、殘疾車上牌等32個事項的業務流程也已優化再造。以前“申領養犬證”最少需要跑3次、花費20個工作日,現在狗主人只要跑一次免疫點,後續的流程都可以在線完成,養犬證還可以通過快遞送上門,全過程壓縮到10個工作日。“租房人員辦理居住證”也從跑3次以上,改為一站式辦理。

今年,上海警方還在推進“公民身故一件事”,目前已形成了改革方案,正在加緊搭建“身故人員主題庫”,整合線上線下統一入口,預計將大幅縮減辦事環節、材料、時間和跑動次數。

減少面對面增加“心貼心” 上海警方抗疫期間辦理“一網通辦”便民業務30餘萬件

線上的高效來自於信息共享,線下的高效來自於業務融合。今年以來,上海市公安局全面建設“綜合窗口”,在原來辦理戶政業務的基礎上,增加了護照申請、駕駛證期滿換證等20多項高頻業務,在全國率先設立融合四大警種的窗口業務。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250個派出所“綜合窗口”,共接待群眾70餘萬人次,受理辦理業務68萬餘件。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實現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本市閔行、長寧、徐匯等區探索推動派出所“綜合窗口”進駐街鎮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方便群眾辦理高頻業務,目前已累計有34家派出所進駐23個街鎮。在硬件設備上,上海也研發了多功能自助一體機和多功能自助拍照機,合併了出入境、交警、人口原本要在三臺機器上辦理的業務。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潘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