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請記得關注“薩姆魯克“並且記得點贊分享

“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託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裡統屬地區,亦力把裡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公元766年,突厥部落的葛邏祿在今哈薩克斯坦東部建立葉護國。8世紀南部被阿拉伯人與薩曼王朝佔領,9世紀至12世紀時,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北部先後加入烏古斯、黑汗和基馬克、欽察等國。12世紀上半葉,遭契丹人的入侵(西遼)。13世紀初,被蒙古人征服並受金帳汗國控制。

15世紀今哈薩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從金帳汗國分離,成為月即別汗國的一部分,隨後一些部落脫離月即別汗國的統治,被稱為“逃亡者”“脫離者”,並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參見詞條:哈薩克汗國)。[7]16世紀初,哈薩克族分為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個汗國。

17世紀中亞新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政權—漠西蒙古建立的準噶爾汗國。在準噶爾汗國的侵略下,小玉茲於1730年9月派遣使團請求俄國接受加入俄國;1735年12月中玉茲也加入俄國,而大玉茲則被準噶爾汗國併吞。但準噶爾汗國於1757年亡於更強大的清帝國,於是大玉茲、中玉茲成為清帝國的藩屬,因準噶爾在長期與清朝的戰爭中,人口銳減,加上疾病的爆發,準噶爾在今天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消失,哈薩克人因沙俄對中亞的侵略逐步向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水草豐盛、人煙稀少的清帝國版圖遷徙。

1456. 哈薩克汗國成立.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帶領部眾遷徙駐牧楚河,塔拉斯地區.

十五世紀中葉,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死後,非巴拉克系的阿布爾海爾汗奪得汗位,在原白帳汗國領地上建立起阿布爾海爾汗國。不久汗國內部政治鬥爭激化,統治集團之間爭權奪利,汗國戰爭頻繁,汗國的人們疲於戰爭,嚴重的破壞了牧業生活、生產。社會生產力不僅沒有發展,反而受到極大的阻礙、破壞。汗國的社會經濟日趨蕭條,人民生活狀況每況愈下。名目眾多的苛捐雜稅和各種無償勞役使牧民蒙受極大的痛苦。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與阿布爾海爾的的矛盾激化,率領一部分哈薩克部落遷徙楚河流域。他們受到蒙兀兒斯坦汗國的也先卜花汗的歡迎。也先卜花汗企圖利用哈薩克人對抗阿布爾海爾汗,以削弱阿布爾海爾汗的勢力。這樣,哈薩克人在楚河流域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汗國。

1456-1470.克烈汗作為可汗行使權力.汗國得到鞏固.

哈薩克汗國的初期領地是七河西部地區的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當時,這一帶地區被人稱為“哈薩克斯坦”。這樣,哈薩克人在楚河流域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汗國。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率領的哈薩克人在這一帶遊牧生息,得到很大的發展。哈薩克汗國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汗國的領土也不斷擴大。哈薩克汗國的建立極大地吸引了處在阿布爾海爾汗國境內的哈薩克人,促使他們象潮水一般地湧向哈薩克汗國。

1460. 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與蒙兀兒可汗也先不花聯盟擊退了卡勒瑪克人(衛拉特人)的進攻.

哈薩克汗國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發展哈薩克汗國,與當時的蒙兀兒斯坦汗國建立了聯盟。這個聯盟對雙方都是必須的。對於蒙兀兒汗國來說,14世紀初或更早就受到蒙古尤其衛拉特統治者的威脅,相互爭戰。1452-1454年(一說為1457年)全蒙古的執政者也先還在世時,衛拉特王公烏斯帖木爾臺吉就率領軍隊大規模入侵蒙兀兒斯坦,並進入錫爾河地區,擊敗了阿布爾海爾的烏茲別克人,洗劫了塔什干及一些綠洲而去。為對付外敵的入侵,蒙兀兒汗國與哈薩克汗國組建共同陣線。而對哈薩克汗國來說,當時的主要敵人是阿布爾海爾汗,為了對抗阿布爾海爾汗,也要與蒙兀爾汗國結成聯盟。

1465.聚集在克烈汗可汗大纛下的人民約有20萬人.

1468.冬,阿布爾海爾汗企圖征服哈薩克汗國,率大軍向七河進發,但在途中喪生。

阿布爾海爾汗的突然逝世,為哈薩克汗國的鞏固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阿布爾海爾汗死後,其汗國內訌,並迅速衰落。哈薩克汗國統治者充分利用阿布爾海爾汗國的內部矛盾,聯合阿布爾海爾汗之子恰依克海達兒的反對派阿合買提汗和馬合木提汗,並與西伯利亞汗國的伊巴克汗和諾蓋汗國的米爾札結成聯盟,共同反對阿布爾海爾汗之子恰依克海達兒。在各部的聯合進攻下,恰依克海達兒被殺。阿布海爾家族於1468年被消滅,只有他的孫子昔班尼得以倖免。恰依克海達兒被殺後,其子穆罕默德.昔班尼和馬合木提蘇丹逃離阿斯特拉罕城。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率領哈薩克人迅速征服了阿布爾海爾汗統治四十年之久的欽察草原和各遊牧部落,返回了十二年前遷離的故土。卡臘套山的大部分地區於十五世紀七十年代收復,哈薩克人又乘勢南下錫爾河流域。這樣,哈薩克汗國領土大為擴展,周圍地區的哈薩克部落紛紛前來歸附。

1470. 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回到錫爾河地區.將突厥斯坦城附近的一些地區併入哈薩克汗國.

1471-1480. 賈尼別克汗行使可汗權力.汗國得到加強.爭奪錫爾河地區的城鎮的戰爭爆發了。

穆罕默德.昔班尼逃離阿斯特拉罕城後,投奔帖木兒汗國買孜提達爾罕統治的突厥斯坦城避難,得到穆罕默德.買孜提達爾罕的大力支持。但後來穆罕默德.昔班尼背信棄義,反而把突厥斯坦城佔為己有。1470年冬天,哈薩克汗國克烈汗率軍攻打土爾克斯坦城。而賈尼別克汗長子馬合木提蘇丹則率軍征伐蘇札克城,次子艾聯節攻佔薩烏蘭城。昔班尼勢窮力竭,被迫逃往布哈拉。

1480-1510. 穆倫德克汗行使可汗權力.哈薩克人大本營在阿拉套山.爭奪錫爾河地區,突厥斯坦地區的血戰開始了.

克列汗之子穆倫德克為哈薩克汗國的可汗時,鬥爭尤為激烈。十五世紀七十年代初,昔班尼在帖木兒汗國穆罕默德.艾彌爾.木薩米爾讚的支持下,重新奪取了突厥斯坦城,並攻佔阿爾奎克和錫戛那克城。隨後,哈薩克汗國克烈汗之子穆倫德克汗和馬合木提蘇丹率領哈薩克軍堅決反擊穆罕默德.昔班尼軍,並在卡臘套山腳大敗其軍隊,收復了錫戛那克城。昔班尼逃往曼格什勒克城,錫爾河流域諸城市又重歸哈薩克汗國。

1486. 哈薩克人重創昔班尼汗,將其趕到花剌子模。

十五世紀八十年代,帖木兒汗國阿合買提.米爾贊蘇丹和蒙兀兒斯坦汗國可汗蘇丹馬合木提發生戰爭。昔班尼出兵援助蒙兀兒斯坦可汗,隨後又藉助蒙兀兒斯坦汗國的力量又重新攻佔了阿爾奎克和錫戛那克城。哈薩克汗國穆倫德克汗從草原上徵集大軍,圍攻錫戛那克城。該城人們為穆倫德克汗打開城門,哈薩克軍攻入城中,於是錫戛那克城又歸屬哈薩克汗國。奪回錫戛那克城之後,哈薩克軍隊又攻佔昔班尼和馬合木提蘇丹佔據的突厥斯坦城。

哈薩克汗國與阿布爾海爾汗之孫穆罕默德.昔班尼經過多年的戰爭,以穆罕默德.昔班尼失敗而告終。穆罕默德.昔班尼汗被迫逃往花刺子模。

1491. 哈薩克人在兩次大戰中戰勝蒙兀兒人。

1500—1510.穆罕默德.昔班尼在哈薩克汗國攻擊下,被迫遷到河中地區。在河中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

昔班尼於1500、1501年攻佔了布哈拉及撒馬爾汗城,打垮了曾經幫助他的蒙兀兒的塔什干君主馬哈木汗及前來援助馬哈木汗的弟弟吐魯番汗王阿黑麻汗,打敗驅逐了巴布爾(後來印度莫臥爾帝國的創建者),逐步開始佔領原屬帖木爾汗國的河中地。而各地哈薩克部落紛紛歸附哈薩克汗國,使哈薩克汗國得以穩定和壯大。這是中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哈薩克族成為七河流域和克普恰克的總名稱,而烏孜別克一詞成為穆罕默德.昔班尼遷入河中地區之後的各部落的總名稱;已為史學家廣泛使用。

為防止哈薩克汗國佔領河中地區,昔班尼汗國統治者採取種種措施禁止哈薩克人與烏孜別克人交往,禁止哈薩克人到昔班尼汗王地區貿易,並搶劫哈薩克商人。穆罕默德.昔班尼對哈薩克人採取的種種措施,主要目的是不讓哈薩克人瞭解河中境內的情況。因為烏孜別克人居住的河中地區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裕。昔班尼汗王擔心哈薩克人認為河中地是富裕之地後,會發兵佔領河中地區,引起戰爭,並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穆罕默德.昔班尼采取了閉關鎖國政策,禁止與哈薩克人的一切交往。穆罕默德.昔班尼對哈薩克汗國實行經濟封鎖的同時,又對哈薩克汗國進行了所謂“SHENG戰”。昔班尼在其統治地區發佈詔令,宣佈哈薩克人為“非MSL”、“KAFEIER”,宣揚“哈薩克人違背了ZHENZHU的意願”、“所有針對哈薩克人的討伐都是無罪的”等等,號召MSL對哈薩克發起SHENG戰。

起初哈斯木作為臣屬效忠於穆倫德克汗,但後來哈斯木汗就取得了實際統治權。當他們的矛盾難以調和後,哈斯木汗就敬而遠之到了七河駐牧,而穆倫德克汗則住在札依克河(烏拉爾河)的薩萊楚克。

1503—1504.昔班尼率大軍攻入哈薩克汗國突厥斯坦地區,大肆搶掠。

1505—1506.昔班尼又率領大軍從撒馬爾罕出發,繞過錫戛那克城侵入錫爾河流域的哈薩克各牧場,搶劫該地哈薩克人民的牲畜和財物。 當時錫爾河流域及其城市屬於賈尼別克之子賈尼什。這次穆罕默德.昔班尼搶劫的哈薩克牧民全是賈尼什蘇丹的屬民。

1508.賈尼什蘇丹三子阿合買提為報昔班尼汗王搶掠之仇,率五萬大軍進攻河中地,猛攻昔班尼汗王的首府撒馬爾罕城和布哈拉城。掠奪了許多財物和俘虜。

1509.阿合買提率哈薩克人搶掠昔班尼汗王之後,穆罕默德.昔班尼大怒,於元月率徵召的10萬狂熱“聖戰”大軍征伐居住在錫爾河流域冬牧場的哈薩克人。當時賈尼什蘇丹也正在冬牧場,擁有部屬十萬人,兵三萬名。但由於賈尼什蘇丹毫無準備,在穆罕默德.昔班尼的突然襲擊下,分散居住在冬牧場的哈薩克人一時未能集中起來抗擊,因而損失慘重。賈尼什蘇丹三子阿合買提也在此次戰爭中被俘,後來被殺。接著,昔班尼又一舉摧毀了沒有得到預警的塔尼什蘇丹的烏魯斯。此戰很多哈薩克婦孺老幼成了俘虜,損失財物無以計數。

1510. 昔班尼汗為徹底征服哈薩克汗國,開始了他的第四次“聖戰”遠征。

在蹂躪了汗國部分地區後,他將主力指向哈薩克汗國的薩拉爾卡、烏魯套地區。這次哈薩克汗國有充分準備。在昔班尼率軍抵達烏魯套後,哈斯木蘇丹麾下名將“倔強的”哈森率領的先鋒部隊對其給予了迎頭痛擊,就在昔班尼勉強穩住陣線時,鐵木爾蘇丹、烏拜杜拉蘇丹又從側翼向昔班尼大軍發起了衝擊,昔班尼陣列頓時潰散,其軍隊大部被擊破或被殲,損失了全部輜重及給養的昔班尼只得後撤。在混亂地潰退至錫爾河畔的克斯葉涅附近時,昔班尼試圖收攏亂軍,重整軍陣,企圖發動反攻。但哈斯木蘇丹突然出現在其後方,而哈森的追兵也銜尾而至。陷入包圍的昔班尼大軍徹底崩潰,多數將領陣亡,昔班尼僅率數十騎突圍。昔班尼被逐出哈薩克境內。此戰,昔班尼汗實力受到巨大打擊。大約半年後,昔班尼便在與呼羅珊地區崛起的波斯“紅髮”沙赫.伊斯邁爾一世的戰爭中陣亡,顯赫一時的昔班尼-烏茲別克王朝幾乎瀕臨崩潰。不過其後人還是撐起了局面,使這個王朝得以延續,並最終演變成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

1511-1520. 哈斯木汗即位行使可汗權力

哈斯木汗在穆倫德克汗時期就取得實際統治權,穆倫德克汗成了名義上的可汗。後來哈斯木汗放逐了穆倫德克汗,他就到了撒馬爾汗地區,並死於流亡中。

1511 左右. 哈斯木汗頒佈

哈斯木汗制定了哈薩克汗國的第一個法典(kaskajol) 。這部法律不同於其它穆斯林國家普遍實行的伊斯蘭教“教義法”,而是根據哈薩克民間久遠以來形成的習慣法來完善並實施的。它完全適合於哈薩克遊牧社會的特點。由於哈斯木汗為哈薩克汗國立下了豐功偉績,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威望。因此,哈薩克汗國第一個法典被稱為《哈斯木汗法典》。這部法典涉獵的領域十分豐富,包括財產法、刑事法、兵役法、使臣法、民事法等。

《哈斯木汗法典》是一部較為成熟的法典,內容涵蓋社會、政治、經濟的各方面。在財產方面確立了財產的歸屬對象、擁有者,特別是封建王侯、大牧主對財產的絕對支配權。刑法方面進一步的約束人民的行為準則,刑法的特點是與當時哈薩克族內部流行的部落習慣法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不觸動大多數封建地主、牧主階層的利益,鞏固他們的社會地位;另一方面長期動盪不定,崇尚武力的哈薩克草原上的人民很久以來形成了一種崇尚力量,崇尚武力,崇尚勇士的習俗,這都使得當時社會上暴力、犯罪事件頻繁發生。而《哈斯木法典》的頒佈確立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保護了一部分弱勢群體的生存權利。從這層意義上看這部法典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做為哈薩克汗國的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法典》在當時確實是進步的。

1513年秋,哈斯木汗在楚河與巴布爾的代表賽義德進行了會談。賽義德此行的目的是勸說哈斯木汗配合蒙兀兒方共同打擊烏茲別克人,但哈斯木汗以即將入冬,牲畜瘦弱等原因婉拒了他。他隆重地接待了賽義德,使他至死猶然追憶他同草原大首領的這次會見。

哈斯木汗統治時期,汗國人口達100萬,軍隊規模達30萬,完全統一了古代哈薩克各部,形成了地域廣大的哈薩克汗國闊的哈薩克草原。當時的哈薩克汗國領地,南部包括錫爾河流域及其城市,東南部包括七河地區(楚河、塔拉斯河、卡臘塔勒河和伊犁河流域),向南擴展至塔什干。東北部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向西擴展至伏爾加河,包括玉雅克河(烏拉爾河)流域。著名的歷史學家穆罕默德.海達爾.杜拉提在《拉什德史》一書中記述,哈薩克可汗、蘇丹中,沒有一個比得上哈斯木汗的。特別是哈薩克汗國在爭奪錫爾河流域戰爭中以所取得的勝利聞名於世。

根據俄國史料記載,哈斯木汗逝世於1521年,他被埋葬於小薩萊城(薩萊楚克)。哈斯木汗也被認為是哈薩克汗國曆史上最英明公正的可汗之一。

1521-1522. 莫穆什汗(哈斯木汗之子)即位。

據歷史記載,弓馬嫻熟的馬木什汗在一場非常小規模的衝突中(可能是針對反叛的諾蓋人部落的討伐),意外墜馬,並被戰馬踩踏而亡。

1523-1533. 塔依爾汗(哈斯木汗堂弟)即位。

塔伊爾汗作風強悍,為人冷酷無情,非常厭惡觸犯法律的行為,對於手下人的違法行為近乎嚴苛,處理事務時拒絕通融。塔伊爾汗一步一步將所有潛在的支持者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行事和為人都過於苛刻的塔伊爾汗,甚至失去了自己統治下眾部落百姓的支持,親手為外敵聯手圍攻哈薩克汗國鋪平了道路。

為了討伐反叛的烏魯斯,瓦解南方的烏茲別克汗國和蒙兀兒汗國的聯盟,驅逐入侵的蒙古部落,塔伊爾汗組織了多次反擊。這些反擊無一例外宣告失敗。中、西哈薩克斯坦被諾蓋人佔領。1524年,塔依爾汗被迫從克普恰克草原向南遷徙。塔依爾後來又聯合吉爾吉斯統治者穆罕默德進軍塔什干統治者卡利德.穆罕默德蘇丹。兩軍大戰於土爾克斯坦城郊。吉爾吉斯軍到來之前,塔依爾汗軍隊已被擊敗撤離,錫爾河流域的一部分哈薩克汗國的領地為塔什干汗所佔領。

接連慘敗的塔伊爾汗不僅失去了大片國土,軍隊也由最初十支大軍只剩兩軍。1526年塔伊爾汗更由於無故殺害了自己的親兄弟而失去了痛恨他暴政的幾乎全部百姓,只剩下極少忠誠衛士的塔伊爾汗,將自己的宮廷遷移到了吉爾吉斯人當中。

自哈斯木汗時代起,吉爾吉斯人就始終與哈薩克人共同生活在一個政權之下,並向哈薩克汗國的君主效忠。這一次,他們也沒有拒絕他們的可汗。當時的歷史學者們這樣寫道:“塔伊爾汗的統治下只剩下了吉爾吉斯人,他們對自己的可汗忠心耿耿。”

根據中世紀著名的哈薩克歷史學家卡德爾哈力·扎拉伊爾的記載,塔伊爾汗在這些吉爾吉斯人當中一直生活到了公園1532年左右,最終在孤獨、淒涼中離開了人世。

1533-1537. 託格穆汗即位。

當時哈薩克汗國處於分裂狀態,各部落自立可汗,各據一方。託格木汗登位之後,立即採取了諸多手段,將當時雖然仍在號稱屬於哈薩克汗國,但已一盤散沙,瀕臨分裂的眾多烏魯斯,以及至死效忠於塔伊爾汗的吉爾吉斯人,至少在名義上凝聚在了哈薩克汗國的旗幟之下。

他一方面展開了一系列針對蒙古、蒙兀爾和烏茲別克的反擊,另一方面針對國內政治開始了積極的改革,力圖強化可汗權威、集中權力,盡力使哈薩克汗國的軍力、國力和民心都恢復到過去的水平。但託格木汗的時間太少了。

1537, 7月27日."桑-塔石"的戰役—四個部族兩方陣線的對決

1537年,烏茲別克汗國汗王烏拜杜拉與蒙兀爾汗國汗王阿布德.拉希德決定共同行動,向哈薩克汗國發動大舉入侵,兩個帝王的目標一致,那就是一戰而徹底摧毀哈薩克汗國,瓦解來自北方的威脅。

兩國兵馬在進入哈薩克汗國境內後一路燒殺搶掠,最終在近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伊塞克湖以東,一個名為桑-塔什的地方會師。兩國軍隊合併後的總兵力,據說至少有5萬人。此時,哈薩克汗國的軍隊也抵達了這一地區,吉爾吉斯人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忠誠,與哈薩克人並肩奔赴戰場。但即便如此,由於國家內部的分裂,託格木汗此時可堪調集的軍隊總數,只有對方的四分之一。為了盡力彌補兵力上的劣勢,託格木將軍隊佈置在了一個高地上,並在陣地前方挖了多道深溝(其中有不少是天然地形),靜待敵軍的衝擊。

1537年7月27日,在經歷了之前幾日的試探之後,烏茲別克-蒙兀爾大軍向哈薩克-吉爾吉斯人的陣地發起了全面進攻。

壕溝和高地為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帶來了地利,保衛家園的勇氣也令他們的戰鬥熱情空前高漲,但無論如何,敵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對手的優勢也不僅僅在於數量。

戰鬥從黎明時分開始,直至第二天太陽昇起時方才結束。

血腥的戰場上,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殘酷的桑-塔什之戰最終以哈薩克-吉爾吉斯聯軍全軍覆沒而終結。血戰當中,哈薩克汗國自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家族一脈而出的所有成年貴族將領——託格木汗以及其麾下的37位蘇丹,全部戰死沙場。

除此之外,託格木汗的兒子們,在當時因勇武和才智而被世人讚頌為“豪傑九子”的九位王子,也同其父輩們一同捐軀。陣亡的哈薩克-吉爾吉斯聯軍總數並無確切的紀錄,但至少在1萬人以上。

根據當時一些史學家的記載,“哈薩克人中膽敢反抗的人均遭到了殺戮,大批的民眾被擄掠,失去的財富、牛羊不計其數。”

慘重損失的影響所致,以至於遠方的鄰國甚至傳言,哈薩克人已亡國滅種,不復存在。

託格木汗之後掌權的阿赫梅特·沃茲別克死於同諾蓋人之間的戰爭。

隨後的多年間,南部的烏茲別克-蒙兀爾聯盟不斷北上攻擊,諾蓋汗國持續東侵,蒙古部落連續侵擾。據16世紀作者塞菲的史料記載,衛拉特人當時一直在中亞開疆拓土,哈薩克也與衛拉特進行著爭戰。一位哈薩克的汗去向當時的塔什干地區的汗王納烏魯茲.阿赫默德要求聯軍對付衛拉特人,但納烏魯茲.阿赫默德汗回覆說:像他這樣的汗王,就是有十個也休想和卡梅克人角逐。

1557年,英國商人和旅行家捷金松(受沙皇伊凡暴君的資助)想要通過中亞去中國,由於哈薩克與衛拉特在塔什干附近作戰而未能去成。

諸多戰爭、劫掠使哈薩克汗國的人民疲於奔命,大片國土淪喪。一直到布依達什汗登基,這一現狀才開始逐步被扭轉。

?-1559. 布依達什汗行使可汗權力.汗國得到恢復.

布依達什是桑-塔什之戰中極少數倖存的哈薩克汗國將帥之一,這位戎馬半生的勇士在獲得推舉,登上的可汗之位後,依靠其過人的個人魅力和卓越的手腕,凝聚了人心,開始率領哈薩克人展開反擊,並取得了一系列勝利。

1556. 布依達什汗將諾蓋汗國東部併入哈薩克汗國.

1558. 哈薩克汗國開始壓制布哈拉汗國

1559. 布依達什汗犧牲.

在對瑪瓦朗那赫爾的一次遠征中,布依達什汗遭遇烏茲別克人的伏擊身亡。與他一同陣亡的,還包括其家族多位成員。但這一次的失利,並沒有對哈薩克汗國造成如同桑-塔什之戰那樣嚴重的影響。這必須歸功於布依達什汗在統治期間實行的多項穩定國家體制的措施,此外,他在當時也多次在公開和私人場合,明確的暗示了自己對繼承人的選擇。

這位繼承者,便是雄主哈斯木汗之子——哈克·納扎爾汗。

1560-1580. 哈克-納扎爾汗行使可汗權力.哈薩克汗國恢復昔日雄風.

哈斯木汗與哈尼凱蘇丹夫人之子哈克·納扎爾,出生年月不詳,人們估計他的出生年月應該是在1510-1523年之間。接過布依達什汗權杖的哈克·納扎爾汗,很快穩定住了經過多年動盪和戰爭後,開始得以恢復原氣的哈薩克汗國政治局面。恰在此時,諾蓋汗國遭遇了嚴重的饑荒,並在俄羅斯帝國的入侵下逐漸崩潰瓦解。哈克·納扎爾汗收留了四散逃難的諾蓋諸部,並趁勢重新將汗國的勢力延伸到了裡海北岸。

哈克·納扎爾汗雖然接納了逃難的諾蓋烏魯斯,但對於這些烏魯斯中那些敢於再起二心的統治者,他也會毫不留情的予以打擊和消滅。

就這樣,諾蓋汗國在哈克·納扎爾汗時期,重新成為了哈薩克汗國的一部分,哈薩克汗國恢復了統一局面。哈克納扎爾汗在擊敗和驅逐了東部邊界,自塔伊爾汗時期便不斷侵擾汗國邊境的蒙古部落之後,便開始了針對另一個對手——蒙兀爾斯坦的戰爭。

自桑-塔什之戰後,佔領了七河等大片土地的蒙兀爾斯坦君主阿布德.拉希德汗,面對哈克·納扎爾的持續攻擊,屢戰屢敗。其中一次戰爭中,阿布德.拉希德汗之子——阿布德拉提普蘇丹及其麾下的一萬餘人被全數殲滅。

在哈克·納扎爾汗一系列的勝利之後,之前還佔據著幾乎整個東南地區的蒙兀爾汗國,不再是哈薩克汗國的對手,其勢力範圍潰退至天山山脈的另一邊。

據當時的歷史書籍記載,哈克·納扎爾汗被稱呼為“哈薩克-吉爾吉斯汗”。

16世紀加入了哈薩克汗國的吉爾吉斯人,在200多年的時間裡,始終是這個政權的堅定擁護者,一直到哈薩克-準葛爾戰爭期間的“大崩潰時代”,才脫離了與哈薩克汗國的聯繫。在哈薩克汗國的政治、文化體系當中,吉爾吉斯人的烏魯斯,與哈薩克的其他烏魯斯擁有同等的權力和地位。一直以來,哈薩克人都將吉爾吉斯人視為“六阿拉什”之一。其他五個“阿拉什”分別是: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卡拉卡爾帕克和眾小部落聯合體。

在穆合塔爾·瑪高因的著作《哈薩克汗國簡史》中稱,在哈克·納扎爾汗時期以及其後的一段時間裡,阿拉什實際上有七個、甚至八個部分,但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後兩個部分逐漸的不復存在了。

1570. 哈薩克汗國將一部分衛拉特人征服成為汗國臣民.

蒙古右翼鄂爾多斯部在與明朝定立和約後,1571年由鄂爾多斯萬戶的諸首領布延達喇等率領騎兵大軍向西進犯。由賽音達喇青巴圖爾率領騎兵至錫爾河,突襲哈薩克人。哈克·納扎爾汗遭到突然進攻,在未及組織有力反擊時,其秋蓋夫人已被賽音達喇青巴圖爾擄獲。當鄂爾多斯軍隊勝利撤退返回托克摩克時,哈克·納扎爾汗率領哈薩克軍隊追擊而來。賽音達喇青巴圖爾和布爾賽徹辰岱青、鄂勒哲伊勒都齊等人組織軍隊迎戰。結果,哈克·納扎爾汗擊敗鄂爾多斯軍隊。這時,土默特萬戶的火落赤聞訊趕來援戰,結果身負重傷。賽音達喇青巴圖爾陣亡。布爾賽徹辰岱青和鄂勒哲伊勒都齊等人分路率兵撤退。在哈克·納扎爾汗的大軍追擊下,傷亡極其慘重,只帶領少數侍衛歷盡艱險衝殺而出,逃回嘉峪關外駐牧休整。

1572年,以鄂爾多斯著名的庫圖克臺徹辰·洪臺吉(賽音達喇青巴圖爾的兄弟)為首,包括喇嘛斡齊格隆、阿穆達爾墨爾根臺吉、阿恰昆都楞岱青、滾吉阿卜害(徹辰洪臺吉之妹)等人在內的各部首領,再次率領所部騎兵相約西行復仇。他們沿河西走廊西進。

1573年,鄂爾多斯萬戶的大隊人馬達嘉峪關以西。不久,在庫圖克臺徹辰·洪臺吉和各部首領率領下出發,直奔錫爾河,攻打哈薩克人。當時,哈克·納扎爾汗率領哈薩克軍隊駐守在托克摩克。於是,雙方的激戰就在托克摩克附近的額錫勒塔卜地方進行,鄂爾多斯首領帶著強烈的雪恥慾望投入戰鬥,這是一次異常激烈殘酷的戰爭,戰場上"積屍如山"。庫圖克臺徹辰.洪臺吉等鄂爾多斯首領被哈克·納扎爾汗打敗,損失慘重。庫圖克臺徹辰.洪臺吉率剩餘軍隊敗退撤回。

1579. 哈克-納扎爾汗收復突厥斯坦與薩烏蘭城和南方的一些地區.

在穩定了哈薩克汗國的政局,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並擊潰了東方和東南方向上的敵人之後,哈克·納扎爾汗開始著手消滅當時哈薩克汗國最主要的對手和威脅,即位於南部的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

此時,統治著布哈爾汗國的,是在中亞征服者坡腳帖木兒之後,另一位被譽為征服者的阿卜杜拉汗。為擊敗這個強勁的對手,哈克·納扎爾靈活的採取了諸多政治、外交攻勢。通過軍事、外交和政治手段,動盪之年當中丟失的錫爾河流域部分城池,特別是突厥斯坦城和薩烏蘭城回到了哈薩克人的手中。

1580.哈克-納扎爾汗犧牲.

這之後,與阿卜杜拉汗的決戰,開始進入了準備階段。哈薩克汗國的盟友、塔什干城城主巴巴蘇丹在與哈克·納扎爾汗一同南征的過程中,背叛盟約率部突然襲擊了汗庭大帳,謀害了哈克·納扎爾汗。

哈薩克汗國大軍的多位統帥,其中包括哈克·納扎爾汗的兩個嫡子,以及其胞弟扎利姆蘇丹和扎利姆蘇丹的兩個兒子,都在這一背叛中慘遭謀害。

這一天,是1580年4月23日。

當時因沒有待在汗庭大帳中而倖免於難的齊蓋蘇丹迅速調集了麾下的部隊,向叛徒巴巴蘇丹發起了反擊。在一片混亂當中,反擊未能取得任何戰果。

陰謀得逞的巴巴蘇丹趁亂奪去了一部分錫爾河流域的哈薩克汗國領土,並佔據了突厥斯坦城和薩烏蘭城。

但此時的哈薩克汗國總體政局穩定,並未因君王的死亡而出現分裂。屢經戰陣的老將齊蓋蘇丹收攏了軍隊,班師回朝,並在同年通過選舉被扶上了白氈,登基稱汗。

1580-1582. 齊蓋汗(賈迪克蘇丹之子、賈尼別克汗之孫)繼承汗位

齊蓋汗及其子塔吾凱勒蘇丹欲報塔什干領主巴巴蘇丹此背叛之仇,齊蓋汗認為,想要在兩個戰線上同時擊敗對手,對於此時的哈薩克汗國頗為困難。此刻,同阿卜杜拉汗議和,雖不情願,卻成為了最合適的選擇。

於是,在1581年,齊蓋汗與布哈拉-烏茲別克汗國的統治者阿卜杜拉汗達成了和平,並簽署了聯盟協議。

就這樣,齊蓋汗與阿卜杜拉汗聯手,開始了針對巴巴蘇丹的無情戰爭。

而此之前,自認實力大漲的巴巴蘇丹相信自己已經擊敗了哈薩克人,因此轉而向南,向阿卜杜拉汗發起了進攻,並在隨後的戰爭中與其僵持不下。

當哈薩克人重新投入戰局與布哈拉可汗阿布多拉二世聯合攻擊塔什干巴巴蘇丹後,巴巴蘇丹勉力維持的局面便被徹底打破了。經過大戰,阿布多拉可汗把霍佔特城贈與了在這次征戰中立了大功的齊蓋汗及其子塔吾凱勒蘇丹。1581年夏天,阿卜杜拉汗又與哈薩克齊蓋依汗和塔吾凱勒蘇丹聯合攻伐巴巴蘇丹。在這場戰爭中,哈薩克大軍的統帥,是齊蓋汗的愛子——塔吾凱勒蘇丹。

1582,6月.塔武凱勒蘇丹在突厥斯坦城下擊潰塔什干異密巴巴蘇丹.

一心復仇的“勇者”塔吾凱勒在戰場上身先士卒,斬殺了多名巴巴蘇丹麾下,出自昔班家族的貴族蘇丹。

1582年7月,塔吾凱勒的軍隊在突厥斯坦城下的戰役中,徹底擊垮了巴巴蘇丹的主力部隊。

失去了一切的巴巴蘇丹收攏殘部,沿著薩熱河一路向北,朝著哈薩克草原逃竄。

復仇心切的塔吾凱勒汗挑選出了1000名精銳,命令每人攜帶兩匹戰馬,拋棄輜重,輕裝晝夜不停的追趕。

最終,這支由塔吾凱勒親自率領的追擊部隊,在肯格爾河畔、朮赤汗陵墓附近追上了仍然數倍於追軍的巴巴蘇丹殘軍。但戰局從開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

群龍無首之下,本就無心戀戰的巴巴蘇丹軍立時潰散。

根據中亞著名學者哈菲茲·塔尼什的記載,1582年8月7日,“勇者”塔吾凱勒蘇丹親手將背叛者巴巴蘇丹的頭顱,以及他的兒子及其部下的將領、俘虜,一併獻給布哈拉汗王阿卜杜拉汗。阿卜杜拉汗把錫爾河流域的薩烏蘭、突厥斯坦、訛答剌、賽拉姆等城,歸還哈薩克汗國。

此時已經80歲高齡的齊蓋汗宣佈退位。退位後的齊蓋汗遷居到了神聖的布哈拉-沙立夫地區,居住在屬於其領地的霍德基德城中,選擇了一條服侍神靈的信仰之路,終日以經文和誦詞為伴,並在不久之後,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1583-1598. 塔武凱勒汗行使可汗權力.哈薩克汗國的軍力與政治影響力達到高峰.

1583.哈薩克塔吾凱勒汗幫助布哈拉阿卜杜拉汗征服了費爾干納和安集延。

此後雙方關係破裂,相互間的衝突不斷髮生。大部分史書還講到,阿卜都拉汗還打到了蒙兀兒汗國的喀什噶爾與和田,劫掠了葉爾羌地區。此後1584年阿卜都拉汗攻佔了原先屬於帖木爾後王的巴達赫善地區,同時征服的還有庫拉布及塔吉克人的居住地區。後來,阿卜都拉汗又佔有了馬魯。1594年還征服了花拉子模地區。將首都從撒馬爾汗遷到了布哈拉。

總之,阿卜都拉汗是昔班尼王朝一位著名的君主,他結束了以前烏茲別克人那種封建割據和紛爭角逐的局面,還使布哈拉汗國向四周進行了擴張,並使河中地區統一在了一個政權下面。保證了布哈拉汗汗國相對的和平與安定。

1586. 塔武凱勒汗對河中的第一次進軍.

1594-1595. 塔武凱勒汗向俄羅斯派出使臣。

在遺使的宗卷裡, 塔吾凱勒汗稱自己為“哈薩克和卡爾梅克的王”,並要求和沙皇結盟。一些卡爾梅克部落已經降服於他,所以“俄國大使丹尼拉•古賓曾向莫斯科報告說,“據所獲悉哈薩克勢力強大,而且已經將衛拉特置於其管轄之下。”而一些衛拉特部落“為哈薩克和蒙兀兒土魯番政權所逼,也開始進入青海地區尋求新牧地。”

1598,2月. 塔武凱勒汗率哈薩克軍攻打昔班尼汗國

塔武凱勒汗率軍在塔什干附近大敗阿卜杜拉汗及其子阿布德勒木明率領的烏孜別克軍隊。其殘部逃回布哈拉。

1598, 夏. 塔武凱勒汗對中亞的進軍

塔武克勒汗率十萬大軍入河中地,佔領了阿合錫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馬爾罕等城。塔武克勒汗派宗親艾斯木率二萬士兵留守撒馬爾罕城,自率七、八萬大軍進擊布哈拉,將布哈拉城團團包圍,一直圍困了二十天。

1598, 秋. 塔武凱勒汗犧牲.

河中各地烏茲別克軍來會,雙方大戰於烏宗.蘇卡爾。戰鬥極為慘烈,塔吾克勒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迫撤軍,返回塔什干。不久,塔武克勒汗去世。

1598-1643."高大魁梧的好漢"葉斯穆汗(齊蓋汗之子)即可汗位行使權力.

1598, 秋.與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統治者簽訂和約。根據和約,塔什干城及其周圍地區在二百四十年內由哈薩克汗國統治管轄。布哈拉-哈薩克條約的結果:全部南哈薩克斯坦和塔什干地區重新併入哈薩克汗國.

1582年,俄國人侵襲西伯利亞汗國庫楚木汗,大獲全勝。庫楚木汗率殘部遷到南方,伺機反擊。直至1598年他不斷地反擊俄國人的入侵。但由於得不到援助,西伯利亞汗國終於1598年底滅亡。原臣屬於西伯利亞汗國的哈薩克部落歸附哈薩克汗國。

1599 左右. 葉斯穆汗制定並頒佈

他對《哈斯木汗法典》進行了補充,制定了《額什木汗習慣法》(Eski jol),也稱《古用法律》。其補充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可汗有權制定適合於自己汗國的法律;(2)巴圖爾應當進行合法的出征並必取勝;(3)尊敬有學問的人;(4)比應當有專門辦事的機構。這四點是哈薩克汗國政治、軍事、文化、司法等方面帶有根本法性質的四項原則。規定可汗有制定適合國情的法律之權利,就可用法律形式來維護社會秩序,鞏固統治地位;規定巴圖爾的職責,就可保證在軍事王的勝利,以維護汗國的統一;尊重有學問的人,對於提高民族素質、文化水平是極為重要的措施;給履行司法職責的比以固定的辦事機構,這有利於處理汗國內各種訴訟案件和民事糾紛,以使穩定封建統治秩序。葉斯穆汗時期哈薩克汗國的首都遷往突厥斯坦城.

1603. 第二次布哈拉-烏茲別克與哈薩克的戰爭爆發.哈薩克人獲得了"艾格爾-加爾戰役"的勝利.

1604. 葉斯穆汗打敗衛拉特人.

16世紀後期17世紀初,衛拉特諸部逐漸進入七河流域及其相毗連的地區,哈薩克與衛拉特雙方衝突日趨頻繁。

1611.葉斯穆汗對衛拉特部實施打擊, 使之潰敗。

1613. 葉斯穆汗在撒瑪爾罕城下擊潰布哈拉-阿富汗聯軍.

1616. 衛拉特部在和多和沁(巴圖爾渾臺吉)的帶領下侵入哈薩克草原, 遭到到哈薩克汗國反擊, 慘遭失敗。

1619-1624. 葉斯穆汗對衛拉特的戰爭.

1621年,葉斯穆汗與蒙古喀爾喀右翼諸臺吉從兩側夾擊衛拉特諸部,使之嚴重受挫。衛拉特諸部落四處逃散,七零八落,很多部落跑到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各城市附近及鄂畢河一帶遊牧,完全打亂了各部原有的牧地格局和界限,使其內部矛盾更加尖銳。

1624. 葉斯穆汗取得了費爾幹那戰場的勝利,第二次布哈拉-哈薩克戰爭結束.

1627. 塔什干地區的埃米爾圖森汗叛變哈薩克汗國,洗劫了突厥斯坦,引發了內戰

1627. 塞拉姆城下發生了塔什干地區埃米爾圖森汗軍隊與葉斯穆汗哈薩克汗國軍隊的血戰,葉斯穆汗獲勝,圖森汗失去了其軍隊,躲入塔什干城.葉斯穆汗強攻奪取了塔什干城,砍下圖森汗的首級,懲罰了卡塔幹部落,殺戮後殘留的卡塔幹部逃亡河中及其他地區.葉斯穆汗不幸患絕症.

1635.哈薩克汗國的對手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衛拉特部自15世紀中葉全蒙古的執政者也先死亡後部眾基本還在漠北。當時衛拉特部與東蒙古雙方互相攻擊不斷;約1480-1481年間,東蒙古達延汗大敗衛拉特部,迫使衛拉特主力移向漠西。並引發一系列外戰。16世紀中後期及17世紀早期早期哈薩克汗國的實力使衛拉特遭到了失敗。衛拉特也屢敗於蒙兀兒斯坦王公;

1552年、1562年、1572年、1580年東蒙古及喀爾喀諸部多次大敗衛拉特部; 17世紀初,扎薩克圖汗部賚湖爾汗又從衛拉特人手中奪走了杭愛山陽之地,使衛拉特人被迫放棄了坤奎、扎布汗河流域。16世紀中後期17世紀初期是衛拉特歷史上災難深重的時期。

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中期蒙兀兒諸公國的逐漸衰退使衛拉特人利用這個形勢,進一步向天山北路發展。蒙兀兒諸公國的衰退、崩潰也使衛拉特諸部與他們之間的衝突大大減少直至完全停止。

17世紀初,哈薩克汗王與東蒙古阿勒坦汗的共同敵對,對衛拉特汗、王公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也推動他們走上了克服各自為政,建立統一國家的道路。

1635年和多和沁被達賴喇嘛授予額爾德尼-巴圖爾渾臺吉稱號。他成為準噶爾汗國的奠基人和第一任執政者。

1635.夏.揚吉爾王子打擊了土爾扈特霍沃爾裡克臺吉的烏魯斯. 巴圖爾渾臺吉率領部眾打敗了揚吉爾王子,並俘虜了他。後來揚吉爾王子乘機逃走。

1640. 重要事件就是衛拉特、喀爾喀各部制定通過了著名的《喀爾喀衛拉特法典》。在巴圖爾渾臺吉和扎薩克圖汗的推動下,召開了衛拉特、喀爾喀各部封建主會議。法典調整衛拉特與喀爾喀各部之間的關係,建立共同抵禦外敵的同盟;法典突出強調要聯合抵抗外敵入侵,宣揚對敵勇敢作戰的精神。加強了對各部落的制約和對平民的控制;汗或大臺吉(渾臺吉)是準噶爾部最高統帥,“凡出師執役無不聽其汗之令”,在頒佈宣戰書、組織軍隊和執行軍紀等方面,汗具有軍事上最高的權威。法典的制定,對於加強蒙古各部的團結,共同抵禦外侮,具有重大意義。

各部的安定與團結,使巴圖爾渾臺吉能專心致力於內部事務的發展,他採取了一系列發展城鎮建設和農業、手工業等生產的措施,在手工業上能自制火藥、鉛彈、和鐵器等,並辦起銀礦和銅礦,這在十幾、幾十年以後的準噶爾社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到他的子孫後代時期,已經成為“控弦近百萬人,馬駝牛羊遍山谷”的強大政權,所有這些都是巴圖爾渾臺吉時期奠定的基礎。這樣,衛拉特與哈薩克的關係也逐漸發生了改變,而哈薩克自塔武凱勒汗後諸繼承人汗權進一步削弱及哈薩克汗國分裂成許多獨立領地,力量對比開始有利於準噶爾王公們了。

1640.哈薩克與準噶爾大戰。布哈拉汗國撒馬爾汗地區的統治者雅蘭杜什帶領三萬騎兵支援哈薩克,打敗了準噶爾人。

1643. 葉斯穆汗逝世.

1643-1652. 撒勒哈穆.揚吉爾汗行使可汗權力.

1643-1644.巴圖爾渾臺吉率軍侵入哈薩克.

以巴圖爾渾臺吉為首的整個衛拉特聯盟、伏爾加卡爾梅克執政者和鄂爾勒克的軍隊、喀爾喀蒙古部的軍隊共五萬蒙古大軍對哈薩克的攻擊。

1644, 1月-5月.大範圍的哈薩克-衛拉特蒙古戰爭.

1644, 6月,7月.揚吉爾汗在兩次大規模戰役中擊敗衛拉特-喀爾喀聯軍。

第二場戰役中揚吉爾汗在orbulak地區的岩石地形中挖了戰壕,在戰壕中安排了三百火槍兵,而另三百火槍兵則藏在另外一側的岩石後面。巴圖爾渾臺吉兵逼近戰壕,哈薩克伏兵衝出戰壕,射殺很多衛拉特士兵,揚吉爾汗本人又率兵從另一面夾擊,打死了大量洪臺吉士兵。兩次交鋒就打死一萬左右洪臺吉士兵。這時雅蘭杜什又率兩萬士兵趕來作戰,巴圖爾渾臺吉見大勢已去,急忙率兵撤退。哈薩克與烏茲別克撒馬爾汗統治者雅蘭杜什的援軍大敗衛拉特喀爾喀聯軍,奪回了被侵佔的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1644, 秋. 揚吉爾汗參與了大莫臥爾帝國與布哈拉汗國之間的戰爭.

揚吉爾汗向阿富汗戰場派出10萬軍隊支援烏茲別克人。烏茲別克在塔吉克等地徵兵10萬人。總共有20萬人向莫臥兒帝國遠征。這也是欽察人在德里蘇丹國以後第二次進入印度。

哈薩克軍隊在巴勒赫城下的50天血戰中為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立下戰功.

1645.巴圖爾渾臺吉遠征哈薩克損失慘重,他決心向哈薩克揚吉爾汗及沒有參加遠征的昆都侖臺吉等衛拉特王公報仇。俄羅斯文獻記載,他派自己的代表到俄羅斯庫茲涅茨克去有組織的收購大批武器和軍事裝備。並向被征服的葉尼塞吉爾吉斯人、圖瓦人等強徵實物稅和馬匹,因為他們的馬匹在戰鬥中被大量打死。

1646.爆發了衛拉特內戰,並且延續了幾年,最後以昆都侖臺吉及其盟友的失敗告終,並被巴圖爾渾臺吉搶佔了大量牧場。

1649.年揚吉爾汗與布哈拉abdul聯合,派哈薩克援兵與烏茲別克軍聯合大敗波斯人;之後他率哈薩克軍隊支援布哈拉國,在阿富汗擊潰印度mohol大軍。

1652, 1月,2月. 和碩特人向柯爾克孜地方發動突然襲擊.揚吉爾汗犧牲.當時由和碩特鄂齊爾圖臺吉(即車臣汗)次子噶勒丹巴所率領的準噶爾軍隊獲得了勝利。

楊吉爾汗死後,哈薩克汗國內部發生了變化,統治集團之間爭權奪利,互相沖突。較有勢力的哈薩克蘇丹自立為汗,獨霸一方,汗國處於四分五裂,沒有統一的狀態。

1670.巴圖爾琿臺吉的繼任者僧格被異母兄殺害,遠在西藏學佛的噶爾丹迅即返回準噶爾,在其兄舊部的支持下,經過一系列的內戰,先後擊敗各個政敵,穩定了汗國內部的政局。接著,他便開始四處征討,攻城略地。1678年東侵青海,1679年佔領蒙兀兒東部要地吐魯番和哈密,1680年發動10萬大軍控制了新疆南部的葉爾羌(蒙兀兒)汗國,佔據了回疆各城,使其成為準噶爾的重要稅源地。與此同時,噶爾丹獲得了五世達賴(1617—1682年在位)所賜封的“博碩克圖汗”稱號,權力臻於頂峰。

1676-1680. 哈薩克一些蘇丹參與了布哈拉汗國的汗位之爭.

1680-1715. 艾茲-頭克汗行使可汗權力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期,哈薩克汗國的內外形勢很複雜,汗國內部各玉茲分裂趨勢嚴重,各玉茲的小汗名義上從屬於大汗,但實際上各行其政。哈薩克汗國在政治上趨於分裂。頭克汗即位後,著手消除汗國的分裂狀態,加強各部落間的團結。加強汗王的權力和地位。

1681-1684. 塞拉姆戰爭;衛拉特人重創哈薩克汗國.

對於一心要恢復和建立大蒙古國帝國的噶爾丹而言,僅征服蒙兀兒斯坦是遠遠不夠的。在這種情勢下,噶爾丹首先做出了西征攻打哈薩克汗國的戰略選擇。而即位不久的哈薩克新君頭克汗,也因此開始了他與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對戰的一生。賽拉姆城在中亞錫爾河流域所佔據的重要地位,那麼此城對於同為遊牧政權的哈薩克汗國和準噶爾汗國而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對於準噶爾汗國而言,這條商路是由伊犁河谷通往中亞河中地區唯一便捷的通道。

1681—1684年間,噶爾丹對中亞哈薩克人和布魯特人(即吉爾吉斯人)發動了連續的進攻。期間,噶爾丹曾先後三次出兵攻打了賽拉姆城,雙方在此城展開了激烈的大戰。

1681年噶爾丹出兵包圍此城;至1682年冬雪夜,城中居民與哈薩克守軍設計詐降,會同趕來的哈薩克援軍內外夾擊,致使噶爾丹大敗而歸;史料記載“內外合攻,火光燭天,嘎爾旦部落皆潰走。是時,積雪平坑塹,人馬陷不可脫。城中尾擊之,死者無數,唯嘎爾旦躍馬持槍脫身去。回回削辮奏凱,辮有數駱駝雲。”

次年,噶爾丹再次親征賽拉姆,獲得初步的勝利;1684年,噶爾丹除率兵親征費爾幹納盆地的吉爾吉斯人以外,還讓自己的心腹將領拉布坦繼續攻打賽拉姆城,最終於該年夏天攻破此城。

1684.準噶爾在佔據中亞賽拉姆城以後,俘虜了包括頭克汗兒子在內的兩個蘇丹,並把頭克汗兒子當作人質送到了西藏。準噶爾又於1684—1686年再次攻入哈薩克草原東南部。在這場遠征中,準噶爾軍隊一度攻陷了哈薩克汗國所控制的中亞商貿名城塔什干。

1688.噶爾丹出兵東進喀爾喀蒙古,隨之與喀爾喀蒙古的控制者滿清之間展開了長達近十年之久的漠北之戰。在這期間,噶爾丹的政治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東方的喀爾喀蒙古地區;策妄阿拉布坦在1689年與噶爾丹分離以後,為了爭奪準噶爾汗國的最高統治權,不斷侵奪噶爾丹的屬地和部民。並割據一方,與噶爾丹分庭抗禮。

1690 左右. 艾茲-頭克汗在和的基礎上制定了.其中將託列貴族的權力轉移到畢官身上.

頭克汗採取各種措施,控制三個玉茲,限制各兀魯思的獨立活動。“在血腥的紛爭之後,

重建了和平;他制止了多少年以來一些部落間由於爭執而引起的流血”。頭克汗在完成哈薩克草原的統一以後,將位於錫爾河中游的重要城市突厥斯坦城(Turkestan)作為可汗住地,同時他“還挑選了三位屬於他指揮的首領分別地管理和監督各帳:大帳為迪烏爾,中帳為卡孜別克,小帳為阿伊迪亞克”。頭克汗經常召集大、中、小玉茲的統治者汗和貝依在塔什干開會,商討汗國內外重大的事務。為了防止分裂,重用有名望的貝依,削弱蘇丹的勢力。把各玉茲之間和兀魯思之間的重大訴訟案件在貝依會議上解決。一般的民間訴訟案件則由託烈貝依、哈孜別克貝依和阿依特克貝依等處理解決。

為了有效地治理國家,頭克汗召集汗國內著名的貝依,商討重新制訂新事宜法典。經過充分協商,在《哈斯木汗法典》) 和《額什木汗習慣法》的基礎上制定了適用於當時哈薩克社會情況的《七項法典》(Jeti jarghi)。有些史籍則把它稱為《頭克法典》。

頭克汗可謂是哈薩克汗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汗王。他“善於運用智慧、經驗、聯絡和才能,而很少使用暴力,統治著全體吉爾吉斯—哈薩克人”。

1697.頭克汗出擊恢復了此前被噶爾丹所奪去的賽喇木等城市的控制權。哈薩克頭克汗時期與準噶爾之間衝突不斷。哈薩克頭克汗殺了策妄阿拉布坦護送頭克汗兒子回到哈薩克的準噶爾五百人使團的全部成員,劫掠策妄所屬邊界牧場的牧民和畜產;1695—1696年間,當土爾扈特經哈薩克草原北部前往準噶爾送親之時,哈薩克頭克汗派人截擊了這一送親隊伍。1697年秋,哈薩克頭克汗又搶掠了策妄阿拉布坦從亞梅什湖地區經阿亞古斯返回博爾塔拉的商隊。以上諸事,引發策亡阿拉布坦的報復,哈薩克與準噶爾之間開始新的大規模衝突。

1697.遠征喀爾喀東蒙古的噶爾丹與滿清的戰爭失利,噶爾丹自殺,其殘部烏爾佔扎布等人轉而投歸策妄阿拉布坦。

1697.秋. 至1697年下半年,策妄阿拉布坦業已掌握準噶爾汗國的最高統治權,而且在此前後又吞併了大量的噶爾丹殘餘部眾,從而具備了向哈薩克頭克汗反擊的實力與條件。

策妄阿拉布坦由博爾塔拉起兵,經伊犁河西南行,對哈薩克頭克汗所在的大帳地區發動了攻擊。自1697年開始,哈薩克與準噶爾之間即開始衝突不斷。至1699年,策妄阿拉布坦重新奪取了賽拉姆等城市。

1710-1711. 準噶爾軍隊再次入侵哈薩克草原. 哈薩克頭克汗召集三帳的代表和各部落蘇丹在卡拉庫姆地方舉行會議,共商退敵之策。會後,三帳聯軍迎戰準噶爾軍隊,由於哈薩克人的團結一致和協同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在策妄阿喇布坦執政時期,這類戰爭就一個接一個地不斷髮生——1711至1712,1714,1717,1723和1725年。

1712. 哈薩克人針對衛拉特人入侵的活動.哈薩克人攻入準噶爾汗國境內,俘虜了部分準噶爾部民。

1713. 哈薩克擊敗了前來報復的一支準噶爾軍隊.阿不賚汗誕生.

1714. 哈薩克頭克汗加緊了對策妄阿拉布坦的進攻.

1715.策妄阿拉布坦不得不於哈薩克、布魯特、阿爾泰等地邊關要隘,駐軍設防。

1716.策妄阿拉布坦組織力量,自伊犁河谷出發,首先出兵進攻七河地區的北部,後又將兵鋒轉向西南方向的哈薩克草原東南部地區。

1717, 夏. 由凱普汗(Kaip)和阿布勒海爾汗率領三萬兵力對準噶爾發動了一場大戰, 雙方在阿亞古斯河岸交戰了三天,“前兩天哈薩克軍隊佔了上風,但第三天被準噶爾軍隊擊敗。這次戰爭的失敗⋯⋯是哈薩克汗國內部不團結造成的。阿布勒海爾汗和哈伊甫蘇丹互相敵視,沒有聯合作戰。他們一個汗率軍上陣拼殺,另一個汗就撤軍不打。”

1718. 艾茲-頭克汗去世.哈薩克頭克汗去世後,諸子之間爭相自立為汗,有權勢的部落蘇丹和貝依官們之間也開始爭權奪利,迅即陷入了以往那種四分五裂的局面,大、中、小三帳的貴族首領和各部落蘇丹紛紛自立,各自為政、互相攻伐。關於頭克汗的繼任者,至今仍存在著不同的說法。這從側面反映了哈薩克汗國在頭克汗去世後內部混亂不堪的政治局勢。有的認為是波拉特(Pulad,1718—1730)繼頭克汗為哈薩克汗。 但俄國人列夫申稱, 蒐集不到有關這位頭克汗之子、阿布爾- 麻合麥特(Aboul-Mahmet)之父波拉特(Poulate)的任何情況。衛拉特人在阿熱斯,波根,恰延河地區打敗哈薩克人,劫掠了南方.

1718.哈薩克軍隊進攻準噶爾汗國西部。據胤禎奏報:“哈薩克部眾來伐準噶爾後,遣策妄喇布坦達西者為首征戰,準噶爾戰敗,達西陣亡,哈薩克大掠而去”,而此時又恰逢“策妄喇布坦大病”。準噶爾軍隊在這場戰事中的失利,對當時在西藏作戰的準噶爾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恐慌。據其人言稱:“我等準噶爾人,若不來更換我等,我等永無歸返之日,若居此處,均至死亡。今聞自我家來之使者言,去年(1718)哈薩克部眾來我渾臺吉處肆掠,不曉我等有無牧場”。

1718-1730. 波拉特汗行使可汗權力.根據一些史料推測:1718年頭克汗去世後,其子波拉特接任為汗(1718—1730),後來又由另一子沙嗎克(即色莫柯依)繼立為汗(1730—1736)。但無論何人繼任為汗,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哈薩克汗國內部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

1723-1725. 準噶爾人的大勝,失去突厥斯坦,薩烏蘭,全部南方,"磨破腳板逃亡"時代.

準噶爾汗國從西藏撤軍後,策妄阿拉布坦便開始醞釀對哈薩克汗國的大規模報復性進攻。在“大災難”來臨之際,哈薩克汗國陷入了可怕的分裂割據中。各帳貴族首領和部落蘇丹各自為政、互相攻伐,並四處搶掠…據稱,頭克汗去世後,“他的夥伴們不知道去利用這個幸福的環境,他們未團結起來…免於受到準噶爾的侵犯,卻反而開始了相互間的爭吵。他們根本不去考慮大家的安全,卻繼續他們所習慣了的勾當,這就是說搶劫他們所有的鄰居,甚至連…俄國都不能免於其害”。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下的哈薩克汗國,很難抵禦準噶爾軍隊的大規模進攻。策妄阿拉布坦次子羅布藏舒努是1723年準噶爾大規模進攻哈薩克各帳的主要領導者和參與者。

1723.早春時節,準噶爾軍隊大規模攻入哈薩克草原南部,當時生活在錫爾河與塔拉斯河流域的“哈薩克人剛剛度過嚴冬,牲畜都瘦弱不堪,突然遭受殘酷的打擊,完全失去反抗能力,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短短的兩三個月間,很多哈薩克人遭受了悲慘的厄運。1723—1725年,哈薩克汗國在準噶爾的大規模軍事進攻中,不僅失去了大片的草原牧場和許多重要城市,而且民眾的生命和財產也遭受了極大的損害。據記載,當時的哈薩克牧民“被從三面壓縮和追逐(指東面的準噶爾、北面的沙俄哥薩克和西面的土爾扈特),如果沒有向南面撤退的話,是會被整個消滅掉的。大帳的殘存者和中帳的一小部分,向霍佔特(今費爾幹納盆地苦盞一帶)折回;中帳的大部分到了撒馬爾罕;小帳到了希瓦和布哈拉。這次遷移,使他們陷進連續不斷的確定無疑的沒落和毀滅之中。”當時很多哈薩克人被殺,更多的人在渡過塔拉斯河、博羅爾德河、阿雷西河、奇爾奇克河和錫爾河時喪生。在哈薩克民族的歷史記憶中,準噶爾的這場入侵被稱為“阿克塔班·蘇比裡第(Aqtaban-shubyryndy)”,即“大災難”。

1723.9、10月間.羅布藏舒努所率領的準噶爾軍隊,並非一路凱歌。在塔什干或賽拉姆城下,哈薩克色依達·布拉汗派兵襲殺之。羅布藏舒努“僅帶三百兵突圍,一面逃跑,一面派人飛報與其父”。策妄阿拉布坦又撥兵準備攻打塔什干、賽拉姆。但是聽說哈薩克汗國業已“調兵前去額勒齊斯(即額爾齊斯河)”準備攻擊策妄阿拉布坦的大後方。策妄恐其大後方不保,遂於1724年初率軍回到準噶爾地方。

1725.“大災難”面前的哈薩克各帳貴族首領和蘇丹們,逐步意識到團結一致的重要性,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抵禦準噶爾軍隊的大規模進攻,並取得了一定的勝利。1725年,“準噶爾往哈薩克出兵大敗,甚是恐懼”。

1726.春夏之交,頭克汗任命的哈薩克三帳監管者託列畢、哈孜別克畢和艾鐵克畢號召三帳聯合起來共同面對危機。於是,哈薩克各帳在卡拉套山南麓的奧爾達巴斯山召開了部落聯合會議。會上,哈孜別克畢舉薦了小帳的阿布勒海爾汗擔任最高統帥,帶領三帳的哈薩克聯軍共同抵禦準噶爾軍隊。同時,還按照哈薩克人的傳統習慣“獻祭了一匹白馬,用以預祝

今後一帆風順”。

1726.入秋時節,哈薩克聯軍在圖爾蓋草原的東南地區、布蘭提(Bulanti)和貝留提(Beleutti)兩河岸邊以及卡拉-錫爾(Qara-syr,該地獲得“卡爾梅克-基里爾甘”[Qalmaq kirilgan]一名,即卡爾梅克人滅亡之地),與準噶爾軍隊展開了大戰,準噶人在戰鬥中遭遇慘敗。哈薩克人聯軍的反擊,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準噶爾對哈薩克草原大規模進攻的勢頭。

1727.策妄阿拉布坦被毒殺,哈薩克與準噶爾的政治關係也隨之轉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哈薩克與準噶爾之間緊張的政治關係,沒有因策妄阿拉布坦的去世而有所緩解,準噶爾軍隊對與之毗鄰的哈薩克邊界牧場進行不斷地襲擊和劫掠。

1728. 噶爾丹策零復將八千兵丁交付達賴臺吉帶領,“往徵哈薩克,抵哈薩克邊界地方,劫掠一次”。

1730. 昂拉海戰役.面對準噶爾軍隊的凌厲攻勢,哈薩克各帳再度聯合起來。哈薩克聯軍於1730年(1729?)在安拉凱(在巴爾喀什湖東南,意為鬼哭狼嚎)之戰中重創準噶爾人,此戰影響很大,一度迫使準噶爾退回到了伊犁河以東。

1730. 哈薩克汗國分為幾個獨立的烏魯斯;部落,玉茲中畢官的權力增強.

昂拉海戰役後,哈薩克人因擔心噶爾丹策零會實施更大規模的打擊和報復,對部眾百姓生命財產構成巨大威脅,遂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遷移,小帳遷移到“原來構成邊界的恩巴河,沒有停留就渡過了這條河的右岸,攻打了伏爾加河的卡爾梅克人,佔領了他們的大量牧場,一直前進到烏拉爾”;中帳則“向北方推進,一直到奧裡河和烏伊河…“剩下依然靠近準噶爾人居住的只有大帳”。

1730. 據清史料載:“噶爾丹策零, 現在跨額爾齊斯遊牧, 因哈薩克之人, 常來搶掠馬畜, 殺擄人眾, 是以噶爾丹策零, 親統兵一萬在遊牧處, 相隔一日路程防守” 。

與此同時,準噶爾汗國內部出現了不穩定因素。即位後的噶爾丹策零為鞏固自己的新政權,對繼母及其所生子女進行了大清洗式的屠殺。大弟羅布藏舒努因之前已於1726年逃往伏爾加河土爾扈特部,而倖免於難。據檔案史料記載,當時,噶爾丹策零將其繼母色德爾扎布“挖了眼睛,割了舌頭”,凌遲處死;將繼母所生四弟四妹全部殺戮慘害。羅布藏舒努年僅五歲的兒子阿齊巴郎,亦被噶爾丹策零殺害。羅布藏舒努“聞其母、弟妹皆被噶爾丹策零殺害,結下深仇大恨”,遂“由土爾扈特部請兵,會同哈薩克兵,將來複仇”。

後來,羅布藏舒努帶領“哈薩克的人馬來搶奪伊裡地方,噶爾旦策凌派出策凌敦多布領兵前往吹河(即楚河)、塔拉斯河交界之處,彼此相持。因哈薩克人馬強盛,策凌敦多布抵敵不住,特差宰桑西勒木特回伊裡調取兵馬。噶爾丹策凌就將貨爾郭斯(今伊犁霍爾果斯一帶)居住阿卜哈斯之部落兵馬調去就應”。

1731.據記載“ 因哈薩克地方發兵, 掠準噶爾七百餘戶, 噶爾丹策零已將曼濟撤回, 欲往哈薩克地方發兵”。

1731.阿布爾海爾汗的兄弟布爾海里統領哈薩克兵,“將吹、塔拉斯住的準噶爾一千戶人家連妻子、馬匹牲畜俱已擄去。此外,又將準噶爾在別處牧放的馬擄去二三千匹。”

1731.11月間,哈薩克兵至準噶爾邊界。“殺了邊界上住的小瞞濟,搶虜瞞濟屬下人將及一千戶,又將敦多布策凌之五百戶,並居住厄爾奇斯河之大策凌敦多布屬下將及五百戶人俱經搶虜”。

1731.秋,“哈薩克兵來掠去住於伊犁西界之三百餘戶及牲畜”。

1731.準噶爾與滿清的戰爭又重新爆發。

策亡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時期,準噶爾汗國成了一個有較高組織水平的統一衛拉特國家,具有牢固的中央政權,順利克服了地方王公分離主義傾向。發展自身農業、手工業等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們先後建立發展了呢絨、布匹、皮革、造紙、印刷和兵器製造及礦冶等手工業作坊。準噶爾人為發展制呢業,他們曾利用被俘的瑞典軍官列納特等人,向準噶爾傳授制呢工藝,結果準噶爾人中出現不少制呢匠;與此同時,“卡爾梅克人已經能自己製造布匹、皮革和熟鐵”;造紙是用一種叫“察遜”的草搗爛壓制而成,供書寫用;冶煉和造炮,俄國俘虜索洛金見到準噶爾人開採鐵礦,並用一種老法熔鍊,後改用熔爐,這類匠人有近千人,瑞典軍官列納特曾經幫助他們改變往熔爐輸送礦石的方法;到過準噶爾的俄國士兵伊利音也證明,準噶爾人能“自己製造槍支、火藥和子彈,提煉硝磺和銅鐵”;準噶爾人對造炮非常重視。他們製作的炮,按其形制及效用,大體可分為三類。而專管鐵匠鑄造器械的鄂托克有五千多戶,專司炮之包沁有一千多戶。為改進造炮技術,他們還利用被俘的瑞典軍官列納特的幫助,製造了十五門四磅炮,五門小口徑炮,二十門十磅炮。1762年,清軍在特穆爾裡克(伊塞克湖東北)掘得大銅炮四座,沖天炮筒八個,大小炮彈萬餘發。

1729-1732.約此幾年間準噶爾軍隊多次擊敗滿清;尤其1731年的和通淖爾之戰使清軍損失慘重;但準噶爾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清軍隨後於1732年10月在喀爾喀鄂爾渾河畔的厄爾德尼昭大敗準噶爾人,準部死傷約萬人。隨後出征主將策凌敦多布的殘餘部隊解散回家;一些高級軍官到汗的牙帳受審。這次失敗對噶爾丹策零造成很大打擊。人民生活窘迫,紛紛報怨;而清朝也需要休生養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接觸並談判。談判進行了很長時間,約1739年弘曆即位時結束,雙方才劃定了邊界。

1732.年初,哈薩克發兵來到哈喇塔拉(哈拉塔勒)殺了地方居住臺吉胡魯什第,搶去其戶下一百多戶;又起兵搶擄去苦克況地方居住宰桑敦多布所管的一千餘戶人家;

1732.九月,“哈薩克兵又來搶掠伊犁邊境地區,或雲掠去四千戶,或雲掠去四千人,並掠去一名較大臺吉云云。”

1732、1733. 艾伯勒曼別特汗率領的哈薩克軍隊大敗衛拉特人.

據說20歲的阿不賚蘇丹成名於此戰.根據阿布賁的後代,19世紀的哈薩克族學者喬漢·瓦里漢諾夫的文章《阿布賁》記述,18世紀:“據所有派遣到哈薩克汗國的俄國使臣們說,那時,誰是真正的可汗並不重要。熟知哈薩克汗國情況的鐵富可列夫說:“阿布賁蘇丹是哈薩克權貴中最富於計謀和威望的人,”鐵富可列夫是沙俄派往哈薩克小玉茲可汗阿布裡海爾的使臣。

大策凌敦多布的大兒子那木扎兒達什同諾顏和碩齊領兵一萬名前去哈薩克地方出兵”。這期間又“由茂海之弟車零率兵三千人為一路進兵哈薩克。但噶爾丹策零所進行的反擊戰,卻遭遇了慘敗。“ 衛拉特軍隊對哈薩克作戰的不利消息, 使情況更加惡化了。一些從卡爾梅克派去打哈薩克人的軍隊也蒙受巨大損失而撤回, 險些全部不能脫身…而徒步歸來, 令他們謹慎地駐在邊遠兀魯斯中以防哈薩克來侵襲, 並且人少不準外出” 。

1732.在這種形勢下,準噶爾汗國失去了對錫爾河沿岸諸城市的控制權,如塔什干城。據1732年出使噶爾丹策零處的俄軍少校烏格里莫夫報告稱:塔什干城,“現在並不歸準噶爾所有,它或是獨立,或屬於哈薩克帳落…。

1734.準噶爾與滿清的邊界劃定及停戰,使得準噶爾汗國逐漸走出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同時也給噶爾丹策零全力以赴地進行與哈薩克汗國的戰爭提供了條件。

而此時,哈薩克汗國各帳之間互相攻伐、各自為政的混亂狀況並未有所好轉。當時哈薩克大帳由著名的圖列巴依所掌控,並處理日常的事務;哈薩克中帳則有阿布爾麻合麥特汗(1739

—1771年在位,即頭克汗之孫、波拉特汗之子)的兒子阿布爾費耶斯蘇丹,以及阿布賚蘇丹、茹爾巴勒斯蘇丹、索爾特瑪麥特蘇丹、烏魯斯蘇丹、卡孜別克比等眾多的貴族首領。阿布爾麻合麥特汗當時雖然名為哈薩克汗國的大汗,在哈薩克大、中帳的統治者中享有較高的聲望,但他對於當時大、中帳的政治局勢卻無能為力。

1734年,俄國探險隊隊長И·基芮洛夫即報告稱:“在這些帳中與其說是汗毋寧說是長老們掌握著權力,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汗增加人口和財富⋯⋯如果他們團結一致是能夠打敗卡爾梅克的。但是,他們中若有一個汗出征,其餘的汗則按兵不動。”

1734.獲得喘息之機的噶爾丹策零首先對距離最近的哈薩克大帳開戰,迫使其暫時臣屬於準噶爾汗國。

1740. 衛拉特人入侵薩爾阿爾卡. 1740年,準噶爾汗國與清朝政府達成劃界協議後不久,噶爾丹策零對於哈薩克人進行報復性反擊。1740年12月,噶爾丹策零派遣色布騰和喇嘛達爾扎(噶爾丹策零之子)率領一萬兩千人的準噶爾軍隊由齋桑泊北上,攻入哈薩克草原北部。向遊牧於伊希姆河地區的哈薩克中帳阿布賚蘇丹和伊勒克河上游的阿布爾-麻合麥特汗發起了連續的進攻,並大肆擄掠當地的哈薩克牧民。由喇嘛達爾札和色布騰共同率領的這次遠征,由於是在哈薩克人民毫無戒備情況下發動的,因此,準軍所至之處,皆克捷。並在那裡俘虜了中帳蘇丹阿布賚。阿布賚是在其率領部眾“三百多人在巴彥烏喇打圍”時,由於受到色布騰率領的準噶爾主力部隊的圍困而被俘的。阿布賚之被俘,是由於其不知道準噶爾軍的突然到達而遭到襲擊引起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哈薩克軍備、預警的松御、毫無作用。據記載,阿布賚作為人質被拘至伊犁近一年後被釋放。中玉茲可汗阿布勒班必特派遣使團到噶爾丹策零牙帳,用人質換回了阿布賚蘇丹。

1741.4月,準噶爾汗國的三萬軍隊渡過伊什姆河,燒殺搶掠,虜獲了大量的家畜和3000人的俘虜(多為青年)等眾多戰利品凱旋而歸。當準噶爾軍在俘虜了大批哈薩克人返回準噶爾後,噶爾丹策零為攏絡他們,甚至用準噶爾人自己的錢,購買各種俄國商品在帳內出賣,這些商品非但不賺錢,而且賠錢。噶爾丹策零對哈薩克草原大規模軍事進攻的目的與以往不同。他想通過大量俘虜哈薩克戰鬥力量—青年人, 作為人質使哈薩克人臣服於己, 以結束無休止的衝突。噶爾丹策零認為“ …哈薩克人不停地侵襲他們的土地, 如果不獲得他們的人質, 就不能平靜地生活”。

1743-1746.哈薩克中玉茲阿布賚汗壯大自己的力量,不斷打擊準噶爾軍隊,撥除準噶爾邊界堡壘,收復哈薩克牧場土地。

1747.1747年左右,阿布賚汗率卡班拜巴圖魯及賈尼別克巴圖魯等發動進攻,打敗了塔爾巴哈台山背後拉斯特一帶的準噶爾人並佔有了該地。第二年又打敗了前來討伐的準噶爾軍五千人,不少哈薩克部落陸續回到了塔爾巴哈臺和巴爾魯克山一帶。

1750.喇嘛達爾扎推翻阿扎汗策妄多爾濟那木扎爾而稱準噶爾汗,被達賴喇嘛授以“額爾德尼喇嘛巴圖爾”稱號。為了擴充實力,喇嘛達爾扎曾於1749年向哈薩克的阿布爾海爾之女求婚,後者也準備接受這一請求,只是因其女病夭未果。這個時期中玉茲哈薩克阿布賚等王公積極介入到準噶爾各派勢力之間的鬥爭之中,攻強助弱, 加速了準噶爾政權的瓦解。

1751.喇嘛達爾紮上臺後大肆殺戮反對者,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於1751年逃入中玉茲阿布賚汗處避難。阿布賚也利用準噶爾的內部矛盾來削弱其力量,因而積極支持二人,並拒絕了喇嘛達爾扎讓其交出二人的要求。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在中玉茲避居一年多後,返回準噶爾,並於1752年底殺死喇嘛達爾扎,達瓦齊蒞臨準噶爾大臺吉之位。之後,又在阿布賚協助下,清除爭權者和反對者。

1752.10月.阿不賚汗在阿亞古茲-那仁擊潰衛拉特主力.

1753.由卡班拜,加納泰,"有角"沃特根,"勇士"賈尼別克,波根拜等巴圖魯率領的哈薩克軍隊針對準噶爾人打擊.

1753年夏,由於杜爾伯特部不願臣服於達瓦齊,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便邀請阿布賚出兵聯合攻擊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杜爾伯特部。阿布賚應其請,抽調出5000名士兵,向杜爾伯特部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哈薩克士兵破壞了大片牧場,擄走3000多名男女和兒童,劫奪了大批牲畜,使杜爾伯特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迫使其舉部內遷歸附清朝,才有了乾隆皇帝“萬樹園宴賞三車凌”的歷史畫卷。綜上所述,內訌削弱了準噶爾的凝聚力,使其不再能組織起強有力的力量對付哈薩克人,相反卻要藉助哈薩克人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政權了。

1753.10月,達瓦齊與阿睦爾撒納的聯盟宣告結束,雙方逐鹿於伊犁,準噶爾內戰再燃,哈薩克阿布賚汗又參與到他們之間的衝突之中。阿睦爾撒納曾派其弟向阿布賚求助,請求他提供馬匹、駱駝和羊只,許以俘虜和武器等;阿布賚還應其請,出兵進擾準噶爾的西境,迫使達瓦齊分兵防守。許多次的出征,使阿布賚不僅奪得了很多牲畜財物和俘虜,而且也逐步實現了削弱準噶爾這一強大宿敵的目的。這些行動極大地削弱了準噶爾的實力,又使哈薩克人獲取了大量財物,壯大了力量。

1754.阿睦爾撒納不敵達瓦齊,亡入清。

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14世紀後的哈薩克汗國曆史及戰爭傳記

文章來源於top1935 2019-04-13 16:45:14,分享的目的在於讓更多歷史愛好者瞭解閱讀,如有涉及侵權之舉,請後臺留言,我們儘快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