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房屋時遇到爛尾樓99%以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 你知道嗎?

“爛尾樓”曾被比喻為“城市的盲腸”,不僅影響著城市的和諧美觀,也讓成千上萬購房者的喬遷夢化為泡影。買房遇到爛尾樓是在眾多商品房買賣糾紛中最讓業主糟心的情形之一。這要從爛尾樓的發展歷程說起。為什麼你會買到爛尾樓?99%以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

一、哪些樓盤屬於爛尾樓?

爛尾樓是指在經審批啟動開工後卻因開發商困於債務問題、工程項目質量檢驗不合格等等原因,無法進一步建設,使項目處於一年以上停工狀態的房地產項目。

買賣房屋時遇到爛尾樓99%以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 你知道嗎?

二、爛尾樓的成因

經過京雲房產律師團的瞭解,這些年“爛尾樓”有愈演愈烈之勢,從2013年到2018年,由爛尾樓引發的糾紛增長率高達81.5%(圖一)。甚至由於數量眾多而出現了專門進行爛尾樓收購和改造的公司。究其原因,與我國房地產商業交易市場的急速發展脫不了干係。

買賣房屋時遇到爛尾樓99%以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 你知道嗎?

(圖一:“爛尾樓”案由裁判文書數量)

1980年開始中國房地產正式成為了一個產業。

1987年深圳進行了中國改革開放首次土地的公開拍賣,標誌著中國房地產行業開始進入商品化時代。

1991年國務院進行了24省份的房改,全國房地產進入起飛階段,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房地產泡沫開始形成。

2000年我國的房地產開始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期,市場的供需關係失衡開始顯現,房價上漲,2009年全國房價增長率達到23%左右。

2010年,“史上最嚴調控”拉開序幕,北京等部分放假較高的城市開始限購,加大保障房建設。

2017年,房地產迎來最嚴厲調控年,調控政策蔓延全國。

爛尾樓的出現可以說是集問題之大成,其成因也是紛繁複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工程項目資金鍊斷裂。

1、房地產市場高回報的利潤率使各行業有資本的人士都願意躍身進入謀得一金半銀。但很多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盲目樂觀,一遇到經濟動盪,或者融資渠道受阻,項目非常容易擱置或爛尾。

2、開發商過度集中於某一個地區的房地產業,樓盤房價居高不下,政府出面宏觀調控資源配比,房地產項目措手不及,就導致資金銜接不上。如海南等地的大部分爛尾樓就是1993年局部地區出現房地產過熱現象的後遺症。

3、債權債務等各種糾紛纏身,導致停工。房地產項目本身就涉及經濟糾紛,或者因為開發商公司其他債務糾紛導致開發商缺乏建設資金甚至破產。

(二)工程建築質量低劣未達標。

京雲房產律師團瞭解到,有些開發商不顧建築安全質量規範標準的約束,在建設項目工期中暗中偷工減料,從而獲取不屬於自己的利益。工程建設過程中環環相扣,一環不緊下環定松,最後就產生因建築安全質量不達標的“爛尾樓”。

(三)開發商違法違規導致停工。

很多開發商在項目啟動之初沒有辦理齊全五證,通過不正當手段就開工建設,後期無法辦理土地、規劃許可或者房產證導致建設停工甚至被迫拆除。

除此之外,爛尾樓的形成還和執法機關的執法不嚴、 城市規劃部門的不合理規劃以及有些地方盲目過分地招商引資等原因有密切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