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趙禕文:把庭院打造成“百花園”讓村民共賞

李世居

陝西省大荔縣羌白鎮麥城村六旬老人趙禕文,痴心牡丹栽植30載,把家中閒置的一畝多地的院子打造成擁有六十餘個品種的“百花園”,供村民及遊客賞花共享。

4月6日,筆者在趙禕文家看到,500多株十多個品種的牡丹,紅的、白的、黑的、綠的都有,就連少見的綠色、墨黑、二喬牡丹都紛紛迎春綻放。還有棣棠花、貼梗海棠、毛葉木瓜、丁香花、碧桃花卉競相開放,煞是迷人,吸引了周邊群眾紛紛前來欣賞。當地群眾高興地稱讚牡丹園:“國色天香美天下,無需舟車下洛陽,要看牡丹這裡來,羌白麥城花醉美,驚動同州引八仙。”

大荔縣羌白鎮麥城村地處沙窩邊緣,土壤和自然條件適合牡丹的生長,加之主人從事花卉栽植已有30年的經驗,所以得天獨厚。談起自家的牡丹園,老人頗有感觸,說自己就是“花痴”,種花就圖個樂趣,讓周邊群眾不花一分錢,也不用到洛陽去,就能早早欣賞到他的牡丹花過把癮。因為愛花,老人為牡丹花幾乎付出一生的心血,每年平均都要花費幾千元在增添新花樣、新品種,澆地施肥上。

提起院子的牡丹花,還有一段難忘的經歷。據趙禕文講,院內這些牡丹大多是在“文革”期間,華縣(今華州區)有個村要把寺廟的牡丹作為封資修的“毒草”剷除時,蘇村一老人冒著風險,晚上偷偷用擔挑運回栽在自家後院牆根下,害怕被人知道惹禍上身,外面用一米高的土牆圍擋。後來,趙禕文知道此事,經多方打聽,和當年的縣幹休所所長、農機公司花工一道前往蘇村,討回這些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栽植在自家院內。經歷幾十年的摸索,他了解每一種花的性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再加上精心培育,才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如今,500多株牡丹花和院內栽植的櫻花、桂花等十多種花卉把家裡打造成群眾遊客的“共享花園”,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