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多元化發展產業 拓寬村民增收路


特色產業是脫貧增收的源頭活水。在市人大代表、渠縣文崇鎮譚壩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曉華引導下,譚壩社區堅持走多元化產業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發展蘿蔔、檸檬、西瓜、羊肚菌等特色農業,拓寬群眾的增收路。

  在幫助貧困戶脫貧的基礎上,如何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貧困戶不再返貧?這是市人大代表、渠縣文崇鎮譚壩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曉華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王曉華帶領村幹部主動“走出去”,推介譚壩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成功引進了西瓜種植業主。

  渠縣文崇鎮譚壩社區西瓜基地負責人 張雲紅:我們簽了150畝的合同,看到這個良好的勢頭,我們明年再增加200畝左右,我們這一季西瓜收完,還要繼續種植時令的蔬果,要在每個季節有經濟效益。

  近年來,譚壩社區先後流轉土地1600餘畝,發展蘿蔔、檸檬、西瓜、羊肚菌、肉牛等多個種養殖業。同時,堅持因地制宜、長短結合以及多元化產業發展模式,有效保障了扶貧產業的延續性。有勞動力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務工增收。

  渠縣文崇鎮譚壩社區村民 譚仁英:我們這個地方產業多,你隨便可以選擇,哪個老闆那裡工資高,你就可以多掙錢。

  渠縣文崇鎮譚壩社區村民 陳宗玉:工作輕鬆,我們打個工一天有50元,土地流轉給業主,年收入有1萬元多。

  多元化產業拓寬了村民致富的路子。2019年,譚壩社區生產總值突破3785萬元,集體經濟總收入3875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762元,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市人大代表 王曉華:作為一名基層的人大代表,我也時時刻刻也在關注這些方面,今年就(寫)有《關於如何加強發展村集體》和《將農村黨支部建立在產業鏈上》等7份意見和建議。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鄉村振興真是實施的關鍵之年,一切都要靠產業興旺來夯實基礎,讓我們的脫貧戶穩定增收不返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