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清平樂》自王凱出境後,才以微弱優勢,取得了收視率第一的寶座,而它的對手是評分只有3.5分的《如果歲月可回頭》,王凱的另一部大作《獵狐》即將上映,日後《清平樂》還能領跑收視榜嗎?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最強對手出現

《獵狐》由王凱、王鷗、胡軍、劉惜君、鄧家佳等人主演,這部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參與的電視劇質量上肯定沒得說。而《清平樂》主要的賣點除了王凱和江疏影外,還有其精良的製作,這些相比《獵狐》都沒有絕對優勢,但《清平樂》卻有一個非常大的掣肘,劇中歷史人物全部用的原名。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廣電新規

因為廣電的最新下發的規定,對歷史著名人物、事件的改編做了極大的限制,同樣製作精良的《長安十二時辰》選擇網絡播放,也必須把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更名,易烊千璽飾演的李泌變成了李必,可見審核之嚴格。

《清平樂》中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呂夷簡等歷史人物的名字一字未改,這也註定了只能尊重歷史,所以觀眾開篇看到了最無聊版本的“狸貓換太子”。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清平樂》前幾集的劇情當真如歷史教科書般嚴謹,就像《百家講壇》,如果不是有王凱等明星令人期待,外加正午陽光的金字招牌,如此乏味的劇情實在“難以下嚥”。

《清平樂》優缺點簡析

不可否認,《清平樂》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正午陽光把能還原的一切幾乎全部還原。宋仁宗、曹皇后、太后等人的服裝幾乎是複製粘貼,無論服裝顏色、配飾的位置都是神還原。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劇中人物對話也非常考究,文言文隨處可見,朝堂辯證引經據典,私下聚會詩詞不斷,把仁宗年間文人的灑脫演繹的淋漓盡致。而且劇中的人物關係都符合歷史設定,連曹皇后和張茂則的劇情,都有歷史根據,嚴格把控歷史尺度,讓人信服。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如果把《清平樂》看作一部瞭解歷史的電視劇,自然是神劇,可以比肩《康熙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但大多數觀眾看電視是為了放鬆,很多人都是忙了一天,一邊刷短視頻,一邊看電視劇來消遣,《清平樂》隨口來一句都是文言文,難以贏得女性觀眾的青睞。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仁宗和曹皇后的劇情本應引爆第一個流量狂潮,仁宗誤以為皇后很醜,大婚當夜都沒有來,第二天早上見到皇后真容,這種大型真香現場,卻因為改編的限制,只能平平淡淡的處理,變得毫無看點,如果是一部架空歷史的電視劇,這部分劇情必然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歷史遠沒有演義精彩,所以《三國演義》的讀者遠比《三國志》多,能說《三國志》不好嗎?當然不能,《三國志》是正史,它的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只是不好看而已,

真正的歷史事件遠沒有演義中的故事跌宕起伏。《清平樂》也一樣,在製作方面哪都好,就是劇情太平淡,讓觀眾很難堅持看下去。

《清平樂》收視率難爭第一,與對手無關,只因劇中人物全部為原名

瓜仔看點

廣電的新規,本意是防止對歷史人物過度改編,影響後人的認知,但矯枉過正,嚴重限制了電視劇的改編,《尋秦記》《宮》這種趣味歷史電視劇恐成絕唱。

史書尚且有正史,野史、雜文,演義的區別,經典戲曲《狸貓換太子》更是大尺度改編歷史,以娛樂為主的電視劇卻只能按照正史拍攝,何其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