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債務危機》—瑞·達利歐

宏觀審慎政策 (《債務危機》、《原則》“進步=失敗+痛苦+反思+改變”)

通常情況下,央行應該為整體經濟制定統一的貨幣政策(通過銀行為經濟廣泛提供資金和信貸,而無須指定發放對象),而財政政策的決策者應該妥善分配財政資金。宏觀審慎政策是央行通過監管機構以某種方式引導信貸的工具。央行之所以需要採取宏觀審慎的貨幣政策,是因為信貸增長存在差異:當一個領域出現信貸泡沫時,另一個領域可能面臨信貸短缺。如果決策者需要減少出現泡沫領域的信貸供應,並將信貸引向其他領域,可通過實施宏觀審慎政策來實現。例如,一項典型的逆週期宏觀審慎政策是,當房地產市場陷入蕭條時增加購房便利(例如,強制性降低信貸標準,或降低首付),當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時加大購房難度(實施相反的政策)。通過監管機構引導信貸,宏觀審慎政策可以產生類似於財政政策的效果:犧牲一些人的利益,而讓另一些人獲益。儘管央行通常避免採取此類措施,但在去槓桿化進程中,經濟體的管理者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宏觀審慎政策成為貨幣政策的重要輔助工具。(“太陽底下無新事”)

《原則》、《債務危機》—瑞·達利歐


近年來,各國央行與監管機構都重新認識到,宏觀審慎政策是管理經濟的重要工具。

(通過考察美國的宏觀審慎政策歷史,我們得出)決策者通常在以下情形中採用宏觀審慎工具。

當調息逐步喪失其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效力時。

. 經濟體需要加大刺激力度,但在零利率情況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有限。

. 整體經濟不需要緊縮,但某個或某些領域需要緊縮。此時不宜上調利率,因為這會妨礙整體經濟增長。

當決策者需要將信貸從出現泡沫的資產/貸款領域引向信貸緊缺的領域,需要同時採用不同的政策組合時。

. 以下措施旨在調節信貸需求:

——改變所需的貸款與價值比率;

——改變所需的償債總額與收入比率;

——改變貸款期限;

——改變購買金融資產的保證金要求;

——通過利率補貼、稅收政策或其他法規,改變貸款成本。

. 以下措施旨在調節信貸供應:

——改變特定類型貸款的資本或準備金要求;

——改變金融機構可持有的資產組合;

——改變不同資產的會計準則;

——金融機構監管者對特定貸款行為施加壓力;

——制定利率或貸款利率上限及其他限制。

當美聯儲、國會、行政部門和監管機構之間相互協調時。

. 最成功的情況是,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協調行動。國會議員和行政部門通常要為包括美聯儲在內的不同政府機構提供政策管理的工具和空間。

. 設立新機構,推行政策規定,並監督其進展。

不同政策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些政策更為有效,另一些則會產生間接的不良影響。在最成功的案例中,決策者反覆嘗試,進行靈活調整。

. 在最成功的案例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往往被長期沿用或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而不成功的政策則在幾個月內就被終止。

. 有些政策導致了扭曲性的間接影響,決策者需要快速終止這些政策,但其成效不盡相同,以致有些政策持續了多年(例如Q條例)。

. 隨著金融體系的發展,不同政策工具的成本與收益權衡發生變化,因而決策者依賴的工具組合不斷更新。

. 如果金融創新使投資者更容易繞過某些政策(例如,投資者使用新方法加大槓桿率,新興金融機構湧現),決策者就會改變或放棄這些政策。

通貨再膨脹階段

國際收支危機/貨幣危機的演變主要取決於決策者如何處理不良資本流動:是允許金融環境收緊(這往往是解決危機必要的措施,但會帶來痛苦),還是通過印鈔彌補資金外流(這可能導致通脹)。

針對信貸需求的宏觀審慎措施:保證金要求

保證金要求是指投資者使用信貸購買資產時需要提供的抵押品金額(通常是現金)。如果提高保證金要求,用來購買金融資產的信貸數額就會面臨下行壓力。

在實踐中,當資產價格高漲,用來購買資產的信貸增多時,美聯儲會提高保證金要求;當資產價格走低,用來購買資產的信貸緊縮時,美聯儲會降低保證金要求。

針對信貸需求的宏觀審慎措施:承保標準

大蕭條時期 二戰時期 二戰時期《信貸控制法》

最終,新的融資工具問世,可繞過準備金要求,繼續提供貸款。這些新工具包括商業票據、歐洲美元、回購協議和大額存單。

針對信貸供給的宏觀審慎措施:推出自願性指導方針旨在減少投機性或非生產性貸款

在以下案例中,決策者對銀行實施了自願性限制措施或指導方針,旨在抑制投機性或非生產性貸款。投機性貸款還包括“為純粹投機性地持有大宗商品或貴重金屬的活動提供資金”。

針對信貸供給的宏觀審慎措施:準備金要求

制定了最早的準備金要求,以確保銀行有足夠的準備金(通常是黃金或其他貴金屬),履行還款義務(以流通紙幣的形式),滿足提款需求。《國家銀行法》,首次在全國範圍內設定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最終,新的融資工具問世,可繞過準備金要求,繼續提供貸款。這些新工具包括商業票據、歐洲美元、回購協議和大額存單。

針對信貸供給的宏觀審慎措施:利率上限

由於利率提高,銀行可以吸引更多儲戶。儲蓄銀行和儲蓄貸款協會的存款利率設定上限。

針對信貸供應的宏觀審慎措施:監督指導和“直接施壓”

繁榮時期,關於抑制貸款的指導 對於在房地產市場、大宗商品市場或證券領域進行投機的任何個人和企業,銀行應當減少貸款。

蕭條時期,確保信貸可得性 為推動信貸創造,要求監管機構“就放寬銀行審查政策達成一致”。旨在為小企業借款提供更多便利,減輕“評估負擔”,並加大銀行對審查者決定的上訴權。

《原則》、《債務危機》—瑞·達利歐


請記住,貨幣和信貸有兩個功能:交換媒介和財富儲存手段。

一直以來,橋水的許多人與我履行共同的使命——理解市場,並在現實中檢驗我們的理解,對於他們,我不勝感激。我們一直擁有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這讓我們理解現實、制定原則,從而給予我們極為深刻的教益。

《原則》、《債務危機》—瑞·達利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