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任何一個人都逃不開一日三餐的宿命輪迴。在和平年代,我們或許對這句話並沒有多大感覺。但在糧食緊缺的戰亂年代,這句話無疑有相當沉重的分量。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縱觀從古至今的各種大大小小戰爭,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年諸葛亮北伐時,為了運送糧草甚至還特意發明了木牛流馬。比起空洞的作戰動員口號,一頓好的伙食或許更能激勵軍中的士氣。

歷史上從來不缺因伙食不好導致戰爭翻車的案例,春秋時期,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國委任華元為主帥上前督戰。為了振奮軍心,華元到達軍營後第一件事便是讓廚子做了頓羊肉犒勞眾將士。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而在忙亂中,他竟忘記給自己的車伕分一杯羹,結果被車伕記恨在心,交戰時,直接馱著華元投奔了鄭國陣營。由於失去主帥,宋國很快敗下陣來。這個故事後來還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各自為政。

顯然,古代由於是全憑力氣的冷兵器戰爭,能否吃飽對戰局的影響舉足輕重。雖然在現代戰爭中,糧草對戰局的影響越來越侷限,但作用依然不可小覷。就拿二戰來說,德軍初期之所以快速征服歐洲,不僅因為古德里安發明的“閃電戰”,還靠他們強大的糧食供應系統和豐盛的伙食。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根據1943年德軍第25裝甲師的伙食清單記載,當年德軍的一日三餐有黑麥麵包、雞蛋、玉米仁粥、火腿和豬肉香腸,除此之外還有咖啡、巧克力、燻魚、意麵、沙拉以及5支香菸。這些食物放到今天都無比豐盛,更何況是半個多世紀前的二戰。

能頓頓吃到這種伙食,也難怪前期的德軍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而後來,正是因為他們的糧食供應被盟軍截斷,德軍才開始在各大戰區吃癟。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德軍的伙食無疑是二戰中數一數二的,那麼,我軍在二戰時的伙食又是如何呢?在抗日戰爭還未全面爆發之時,國民政府給每個士兵的標準配餐是“每人1.5斤大米、4兩罐頭、2兩鹹菜以及4錢食鹽和醬油”。乍一看也還湊合,在那個糧食緊缺的年代,甚至還有點豐盛。

但這些伙食大部分普通士兵並享受不到,由於戰亂時期無人耕地,再加上日軍對支援我國海外物資的封鎖,實際的情況其實很糟糕。前文中提到的伙食,當年只有國民政府的精銳部隊才能享受到。因此,吃紅薯、挖野菜才是二戰時我軍的常態。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再來看看蘇聯,二戰時期,蘇聯已經完成了第二個5年計劃,國內工業水平已經躍居歐洲一流。按理來說,他們的糧食補給應該不會差。遺憾的是,蘇聯東部大部分都是無法耕種的西伯利亞凍土,糧食產區主要集中在西部。而在蘇德戰爭中,西部大部分糧食產區又被德軍佔領,蘇聯當時的情況也很糟糕。

因此,在二戰時期,一種廉價易得的簡陋黑麵包則成了蘇聯人的救命口糧。它拯救了40萬蘇聯人性命,還維持了1000萬蘇聯軍隊的正常運轉,幾乎被那個年代的蘇聯人視為國寶。甚至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圍困到極致的蘇聯軍官不惜用手錶來換取黑麵包。一直到美國捲入二戰後,蘇聯的伙食才有所改善。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美國的伙食自然不必多說,作為二戰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即便隔著大西洋,在歐洲作戰的美軍依然有著無比強大的糧食運輸系統。他們和伙食和初期的德軍不相上下,甚至還有美國特色的可口可樂和冰激凌,那會不少參加過二戰的美軍歸來時都胖了一圈。

然而,美國並不是二戰時伙食最好的國家。真正的伙食第一應該是意大利,意大利這個國家打仗不怎麼樣,但對吃這塊卻相當講究。要知道,當時意大利國內其實只有墨索里尼政府支持德國納粹。為了忽悠意大利百姓參軍,政府只能在伙食上下功夫。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而意大利的伙食究竟有多好,如今我們無從得知,但從一件趣聞上能窺見一二。當時由於被德國全面封鎖,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同樣也相當居促,物資運不進來,伙食相當一般。

在北非戰役中,英軍一名飛行員不幸被意大利軍隊俘虜。而在吃俘虜飯時,這名英國飛行員被意軍的伙食驚為天人。多年沒吃過飽飯的他也不顧什麼形象了,立馬狼吞虎嚥起來。甚至在意大利投降後,這名英國飛行員仍希望待在意大利部隊,不願回國。

二戰時哪國軍隊伙食最好?英軍被此國俘虜,吃完戰俘飯後不想回國

雖然意大利軍隊的伙食很好,但伙食加成戰鬥力這條定律似乎對他們並不適用。他們擁有二戰中最好的伙食,同時也擁有二戰中最弱的部隊。如此強烈的反差,著實讓各國頗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