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古城鎮:全力打造奶牛生態養殖發展體系 奏響特色產業扶貧曲


託縣融媒體中心 活力托克托 今天

【脫貧攻堅】古城鎮:全力打造奶牛生態養殖發展體系 奏響特色產業扶貧曲

【脫貧攻堅】古城鎮:全力打造奶牛生態養殖發展體系 奏響特色產業扶貧曲


托克托縣古城鎮位於托克托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距呼和浩特市市區42公里,轄區面積309.6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居住著蒙古、漢、回等各族群眾10350戶2.6萬人。

古城鎮是農牧業大鎮,有耕地29萬畝,主要以玉米種植為主。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深挖當地資源優勢,依託首府“中國乳都”建設,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業,取得了明顯的綜合效應。同時在脫貧攻堅戰中,養殖企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推動全鎮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一是全力向技術畜牧業高級階段邁進,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充分運用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原理、食物鏈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共生原理,根據奶牛養殖業市場化發展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著力提升畜牧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全面引導和打造以奶牛生態養殖為主體的畜牧業發展體系,促進了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帶動飼料加工服務業,青貯、黃貯飼草種植業、農民就近安置就業及生態環保服務產業發展,形成了以畜牧業生產為主的多目標、多功能、多層次、多成分的組合,結構有序、開放循環、內外交流、關係協調、能協同發展和動態平衡的新型畜牧業產業發展體系。全鎮以古城鎮奶牛場為發展基礎,現有百頭以上規模養殖牧場15個,其中200—500頭的7個;500—1000頭的3個,1000—2000的1個,2000以上的1個。養殖奶牛9000多頭、肉牛3000多頭、肉羊50000多隻。有大型飼料加工企業2家,個體飼料、獸藥服務業20多家。有奶製品生產加工小型企業2家。長期圍繞畜牧產業服務的種養殖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及相關服務人員幾乎遍佈全鎮,近20萬畝農作物秸杆和顆粒果實全部用於當地畜牧業發展,8000多名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人口全部參與其中。“以農養牧,以牧促農”大格局已經成型,種、養、加,產、供、銷產業融合發展正逐步走向正軌。

二是政企結合,龍頭企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內蒙古恆富飼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中心,全面推進產業發展帶動脫貧攻堅工作。公司致富不忘鄉鄰,始終情繫貧困戶,主動投入脫貧攻堅戰,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

公司2017年6月承包古城鎮奶牛場,承包費每年80萬元。為原永聖域鄉9個行政村每村年增加集體收入8萬元,併為全鎮精準扶貧工作提供8萬元的保障資金。同時,鎮政府將15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全部投入奶牛場,為原古城鄉16個行政村每年各增加11500元的集體經濟收入,為當地農民長期提供就業崗位60多個,有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當地集體經濟發展。

公司先後利用861.3萬元扶貧資金實施奶牛託管、肉牛養殖等產業扶貧項目。通過保本分紅、資產收益等方式,每年收益65.078萬元,使全鎮192戶396名脫貧享受政策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665元。並幫助解決20萬畝玉米的收購和秸稈回收利用,滿足100多人就業。同時公司以高於市場價格優先收購當地農民玉米,不僅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而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為全鎮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產業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公司堅持以“獻愛心助精準脫貧,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吸納2名貧困勞動力長年務工,年人均收入4萬元;為什力圪圖村9戶貧困戶提供奶牛託管,每戶年收益5000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投資2萬元,對貧困戶王素蘭羊舍進行了改擴建,贊助了8000元用於王素蘭、賈佔良發展生產;多年來公司累計捐資16.4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20餘人,每年向古城鎮第二小學贊助1萬用於幫扶困難家庭學生。古城鎮191戶,391人貧困戶全部受益,公司的社會扶貧、產業扶貧工作得到了貧困戶的稱讚、社會的認可。

三是創新合作模式,吸引外來資金擴大畜牧業發展規模,增強發展後勁。托克托縣金果來合作社發展模式值得全鎮借鑑。金果來積極創新發展模式,以合作社、犇馳牧業及伊利集團三方合作,重新啟動了25年前在該村落戶的旭日牧場。合作社社員自籌100萬元,伊利集團出資100萬元,犇馳牧業有限公司籌資800萬元,計劃以500頭奶牛的規模起步,發展成為千頭牧場。一個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的合作社,把養殖企業、銷售加工企業同時引進來,形成“種植+養殖+加工”產業鏈。2019年金果來合作社實施全面實施“糧改飼”項目,以農養牧,以牧促農,農牧結合,種養加融合發展。通過合作,合作社當年就地銷售青貯玉米5000噸,實現創收180多萬元,有力地推動了整村脫貧工作。

下一步,古城鎮將依託奶牛產業的優勢資源,不斷提升黨委、政府服務能力和水平,做好畜牧業生態養殖綜合發展大文章,持續推進項目服務引導工作,推動 “糧改飼”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穩步實施,與全鎮人民共同奏響生態養殖發展富民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