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徵地農民可享有養老金,怎麼領?注意這三點

一般來說,被徵地農民可以享受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所謂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是指國家為了保障被依法徵地後的農民老有所養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目的是為因依法徵地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年老後,提供長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對於徵地農民怎麼拿到這筆徵地養老保險金呢?下面我們為大家詳細講解。

被徵地農民可享有養老金,怎麼領?注意這三點

(一)信息公開

許多被徵地農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項福利,平時一定要多關注信息公開欄,這涉及自身利益。最近,某村幹部利用職務之便,私自挪用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金,用於個人牟利和非法活動,挪用公款數額達到496萬元,國家已挪用公款罪對其定罪處罰,涉及款項予以追繳,分別上繳國庫、返還有關單位。

對於法律意識淡薄的被徵收農民來說,一是沒意識要去了解相關情況,二是在權利收到侵害後,想要了解相關情況,卻不知道該從哪裡去了解。實際上,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第七項規定,徵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應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又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規定內容可知,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對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其實施情況,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佈,並接受村民的監督。同時,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所公佈事項的真實性,並接受村民的查詢。

也就是說,關於土地徵收相關費用的使用以及公告依法應當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並予實施,對於對農民利益相關的方案,村委會應當主動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要求及時向村民公佈。如果有被徵收人未見到該份分配方案的,可以主動向村委會申請查詢。

實踐中很多被徵收人反映,自己根本沒有參加過相關村民會議,也沒有見到過村委會公開的分配方案,甚至有被徵收人在知曉自己的相關權利後向村委會提出查詢申請,村委會都以種種理由推脫拒絕。

對於村委會拒不公開相關依法應予公開的村務信息的情況,被拆遷人可以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權利救濟。救濟方法可以通過以村委會為被告提起復議或者行政訴訟進行維權。

被徵地農民可享有養老金,怎麼領?注意這三點

(二)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保險金領取公式:

a.達到領取年齡的被徵地農民待遇支付標準分為:

1、個人未繳費的,80元/人、月;

2、個人繳費3600元的,120元/人、月;

3、個人繳費6600元的,160元/人、月。

b.納入養老保險的被徵地農民,在男性年滿60週歲,女性年滿55週歲的次月起,可享受被徵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本辦法實施前未參保的被徵地農民,男現已年滿60週歲,女現已年滿55週歲的,由政府從本辦法實行起發放基礎養老保險金。

被徵地農民可享有養老金,怎麼領?注意這三點

(三)被徵地養老保險金如何領取?

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參保人員在到達規定年齡的當月,本人持《被徵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及公民身份證、銀行存摺(工行、農行、郵政)到社保處辦理相關手續,新參保的村由社保處統一下村發放。

被徵地的農民朋友有權利領取屬於自己養老保險金,如果在領取過程中,遇到不法阻撓,或者有任何疑惑,歡迎留言討論,有需要法律幫助的地方,關注我們,點擊頭像,進行私信諮詢,有專業的律師為您免費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