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此信的原文出處、寫作時間和背景。

原文出處:《王陽明全集》第四卷《文錄一》第5篇,《寄諸用明》

寫作時間:明正德六年(1511)

寫作背景:諸用明是王陽明的妻弟,才華橫溢,卻不求仕途。但有一次他在給王陽明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兩個兒子參加了科舉考試,王陽明擔心這樣可能會不利於兩位侄兒的健康成長,耽誤他們的未來,於是專門給諸用明寫下此信,提醒了一番。

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全文翻譯

譯文:收到你的來信,足以瞭解你近來學問的增長情況,非常高興!儒家君子只怕學業沒有長進,至於科舉功名的獲取是早還是晚,無需太過在意。況且我平時對於賢弟你的期望,本來是遠大於此的,沒想到你竟也有意於此事嗎?等考上的時候,請報我知道。

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江南貢院考生塑像

階、陽兩位侄兒,聽說去年都參加了科舉考試,並非我不喜歡年輕人有如此志向,然而我心裡對此事實在是不以為然的。試想,萬一這次一舉中第,讓他們少年得志,豈不是可能要誤了他們一生嗎?凡是資質出色的年輕人,必須讓他們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這就像天地之“氣”,若不先聚攏在一起,就不能發散流行、化育萬物。天地之“氣”尚且遵循“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的道理,何況人呢?

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天地之氣

再比如:花朵過早綻放,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華美,但卻無法結出果實,這就是因為其精華都過早地浪費在華美的外表上罷了。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請把我的話轉告給兩位賢侄,若他們不認為我的話太過迂腐,以後應該還會有所進步。

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另外,很多人曾來信勸我為官之事,其實我也不是因為想要潔身自好,之所以急於辭官之事,並非只是認為現在應該韜晦內斂,也是因為我的學問尚未有成。時光是不會等人的,等再過幾年,精神更加疲弊以後,即使想要勉強用功進步估計也有心無力了,這樣最終就會學問無成。所以這都是因為形勢緊迫,不容我有閒餘時間去繼續做此事啊。而且我家歷代先祖,都對做此事感到不悅,現在我又怎麼能貿然去做呢?對此,我只能將自己的無奈情緒,通過毫無意義的感嘆抒發出來罷了。

個人點評

年少成名得志,看似好事,實埋禍根。不經歷韜光養晦,怎能厚積薄發?不經歷千錘百煉,怎麼磨礪成鋼?孔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方仲永“少年天才,中年平庸”,這都是沒有腳踏實地,登高必跌重的典型案例。

王陽明書信第4篇:《寄諸用明》,花開萬葉,未免華美太露

孔融讓梨

當時,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講究利益和效率最大化,“出名要趁早”、“能走捷徑就走捷徑”成為了很多人的人生信條,這其實並沒有錯,畢竟時代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

但是一定要注意“韜晦厚積”四個字,沒有這個作為基礎,登高必跌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