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的朝代,在古代能夠坐上皇帝這一位置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心狠或者是比較有算計心的惡人。而這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都可以將其稱之為心眼小,如果作為皇帝心寬而且也不算計的話,那麼所辛辛苦苦攻打下來的江山,便很容易就會拱手讓人。所以說,心眼兒小,基本上可以說是古時候皇帝的通病。那麼對於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這位皇帝趙匡胤來說,他的心眼究竟有多麼小呢?他因為聽信了小人的一番讒言,便將自己的救命恩人處決掉了。最後他抄家看到僕人之後,皇帝痛苦的說道:寡人犯下大錯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辦法挽回了。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趙匡胤這位皇帝身上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相信對於趙匡胤這個人,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他是我國曆史上北宋的開國皇帝,他與其他的皇帝有所不同,他並沒有經歷殘酷的戰爭,而是在一眾兄弟的簇擁下,穿上了黃袍,非常輕而易舉的就坐上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皇帝位置。所以由此便可以看來,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掌握著國家的大權,最大的功勞就是因為他身邊的兄弟們。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在做上皇帝以後,不僅沒有厚待這些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相反心眼兒變得小了起來。總是想著自己的兄弟們會謀反叛變,猜忌心非常的重,所以他便上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戲碼。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雖然說他的兄弟們手上的權利都被免除了,但是也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會像我國明朝時期的朱元璋那樣的兇狠,將自己的兄弟們全部都給處決掉了,所以說由此看來他們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了,雖然說沒有了權利,但是卻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這也算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結局。但是我們縱觀眾多的北宋開國功臣中,卻唯獨有一個人沒有能夠得到如此好的結局。趙匡胤因為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便將其用,亂棍打死。而被趙匡胤打死的這個人,與他有著過命的交情,當初是趙匡胤的救命恩人。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這個人他就是北宋的開國功臣,名叫張瓊,他在早年的時候,只是趙匡胤的一箇中下等的小官。當時趙匡胤與兄弟們一起四處征戰,因為在戰略佈局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便被敵軍給包圍了。敵方的一員大將連衝殺了過來,趙匡胤眼看著就要陷入危難中。就在這個時候,張瓊一個箭步衝了出來,他拉滿弓箭,將敵方的這一員大將給射殺掉了。也正是因此,趙匡胤便將張瓊記在了心中。根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得知,張瓊在後來又為趙匡胤擋了一箭。由此可以說,張瓊多次救了趙匡胤的性命,但是為什麼有著這樣一種過命交情的兄弟,趙匡胤卻在最後將他殺掉了呢?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得志以後,那麼就一定會有人產生嫉妒。也就是因此張瓊非常深受趙匡胤的喜歡,引起了一些小人的嫉妒。在當時的朝代中,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馬屁精,他叫石漢卿,他非常看不慣張瓊,深受趙匡胤的喜歡,於是便開始故意陷害張瓊,在趙匡胤身邊說張瓊怎樣怎樣不好,說張瓊是如何的狂妄。甚至還誣陷他說:在他的府中養了幾百號的人,根本就從來沒有將皇帝放在眼中。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對於石漢卿對張瓊的這一些誣陷,在趙匡胤看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卻有一條讓他受不了,那就是他不將皇帝放在眼中。這一條對於趙匡胤的小心眼來說,就十分難以忍受,於是他便直接下令要將張瓊進行仗打,後來張瓊就被活活的給打死了。最後趙匡胤在抄家的時候,當他到了張瓊家以後,他發現自己居然上當了。在張瓊的家中只有三個僕人,根本就沒有石漢卿所說的那幾百號人。後來趙匡胤找到石漢卿質問他說:哪裡有你所說的幾百號人。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石漢卿狡辯的說道:張瓊的僕人一個就能頂百個人。皇帝知道自己犯了大錯,那是因為礙於面子上,也沒有處置石漢卿,只是自己非常後悔殺錯了人。好了,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對於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其他不一樣的見解呢?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皇帝聽信奸臣,怒殺救命恩人,見其僕人後,發現自己犯下大錯

參考文獻:《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