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說錯一句話,害死了60萬日本人,差點讓日本亡國

翻譯是一門非常謹慎的學問,它在世界的各領域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極高的準確性,因為稍有不慎便會極大影響交流的結果,特別是在軍事翻譯中,但是日本就因為翻譯上的一些失誤,遭遇了原子彈的攻擊。


這個人說錯一句話,害死了60萬日本人,差點讓日本亡國


因為這兩枚原子彈給日本帶去了很是慘重的損失,一共造成了二十多萬的損失,而且爆炸之後還會產生輻射,到現在累積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六十萬。1945年的時候,二戰終於結束,同盟國贏得最後的勝利,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多國要求日本趕快投降,同時還不能提出任何非法的要求。對於是否要接受這個要求,日本的高層展開討論,但是內部存在著分歧,最後這次會議只能無果而終。

當時蘇聯並沒有參與那次會議,所以日本方面就希望蘇聯能夠在中間進行說和,然後再次和同盟國談判,接下來日本便開始了等待,在這一期間,日本還召開了一次發佈會,在上面表達了自己對這一公告的看法,但是日本通訊社在翻譯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誤差,表達了日本將堅持戰鬥,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投降,這讓美國方面很是不滿,然後才有了後面的舉動。


這個人說錯一句話,害死了60萬日本人,差點讓日本亡國


這場災難的影響力無疑是十分巨大的,整個城市在瞬間便消失了,數萬百姓在頃刻間化成了灰燼,完全是一副讓人恐怖的畫面,而後來日本方面表示當時並不是不接受公告提出的條件,只是還在等待事件的發展。

對於美國為什麼會這樣做,有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認為是發言人表述不清,結果激怒了美國,也有人認為日本確實是不想接受這一公告,後來受到攻擊之後,才努力想著要自圓其說,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是翻譯出現了一些問題,才使得日本被原子彈轟炸。


這個人說錯一句話,害死了60萬日本人,差點讓日本亡國


為還原歷史真相,有人特意找來原來回復公告的原版,原文和當時通訊社翻譯的內容有著顯著的差別,原版日本的“不回覆”也被翻譯成了“完全忽視”。難怪會使得美國方面異常憤怒。結果就是因為日本方面的翻譯出現了一些問題,結果導致美國發起了原子彈攻擊,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日本選擇了投降,但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很多日本人對首相的含糊不清表達了極大的憤怒,這也從側面凸顯了翻譯的極大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