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沁園春.雪》欣賞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深受中學生喜愛:因為這首詞沒有晦澀難懂的文字,詞作結構上符合詩詞寫作的一般規律,也便於學習模仿。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2;大河上下,頓失滔滔3。山舞銀蛇,原馳蠟象4,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5,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6。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7。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8;唐宗宋祖9,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詞句註釋

  1. 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
  2. 惟餘:只剩下。餘:有版本作“餘”。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形容空曠無際。
  3. 頓失:立刻失去。頓:頓時,立刻。滔滔:滾滾的波濤。
  4. 原馳蠟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馳:有版本作“驅”。蠟象:白色的象。
  5. 須:待、等到。
  6. “看紅裝”二句:紅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裝飾豔麗的美女裹著白色的外衣,格外嬌媚。紅裝:身著豔麗服飾的美女。一作銀裝。妖嬈(ráo):嬌豔嫵媚。
  7. 競折腰:爭著為江山奔走效勞。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
  8. “秦皇漢武”二句:是說秦皇漢武,功業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秦皇:秦始皇贏政,秦朝的創業皇帝。漢武: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略輸:稍差。文采:本指辭藻、才華。這裡引申為文治。
  9.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統一大業的皇帝。宋祖:宋太祖趙匡胤,宋朝的創業皇帝。
  10. 稍遜風騷:意近“略輸文采”。遜:差。風騷:本指《詩經》裡的《國風》和《楚辭》裡的《離騷》,後來泛指文章辭藻。
  11. 天驕:漢時匈奴自稱為“天之驕子”,以後泛稱強盛的邊地民族。
  12. 成吉思汗:元太祖鐵木真統一蒙古後的尊稱,意思是“強者之汗” 。
  13. “只識”句:是說只以武功見長。識:知道,懂得。雕:一種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鵰手”比喻高強的射手。

北方的風光,千里冰封凍,萬里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豔豔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上闋描寫祖國北方的雪景,熱情讚美祖國河山的美麗壯闊,顯示中華民族英勇鬥爭的氣魄。

首句點明地域,二三句點明季節及其特色。“冰封”是靜景,“雪飄”是動景,動靜結合,寫出了北方雪景的雄偉壯麗而又生氣勃勃。前三句是總寫,起到總括全文的作用。

上闋的第二層,開頭一個“望”字總起,直貫四句,“望”到什麼了?長城、黃河。因為它們都在北方又是祖國山河的代表,“長城內外”“大河上下”與上文“千里”“萬里”相呼應。“惟餘莽莽”“頓失滔滔”與上文“冰封”“雪飄”呼應,不僅寫出來雪勢大,而且寫出了山河之壯麗。“頓”字寫出了景象變化的快速。

“蛇舞”“象馳”的比喻、擬人把靜態的群山和高原寫成了動態,刻畫得十分形象生動。特別是“欲與天公試比高”擬人的寫法進一步準確第反映出大雪茫茫,天低野闊,上下相接,一片銀白,渺無際涯的景色。這裡的描寫,既有真情實感,又有豐富的想象。不僅寫出了祖國山河的外部面貌,而且寫出了它的內在氣魄。祖國不僅雄偉壯麗而且生機勃勃,充滿奮發向上的氣質,是中華民族英勇頑強鬥爭精神的體現。

上闋第三層,即結尾三句,意境又深入一層。寫想象中的景色,比較略。這十三句中,有概括,又有具體,有詳又有略;有靜態又有動態;有實感又有想象;有雪中又有雪後;有比喻擬人又有象徵。

下闕評論祖國曆史人物藉以鼓舞當今革命人民為祖國創造無產階級英雄業績。

“江山如此多嬌”承接上文的描寫,總結上文描寫的景象,又領起下文,轉入對英雄人物的評論。

“惜”字領起,貫穿四句。既肯定和讚美他們的才能,又嘆惜和點出了他們歷史和階級的侷限性。作者雄視千古,議論縱橫馳騁,語言風格豪放。議論指出:這些英雄人物雖然是歷史上的“英雄”,但是畢竟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他們憑藉武功建立起來的是落後的封建制度。這些封建統治者與當世英雄相比還是少稍遜一籌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評價。

批判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是為了襯托下文的“今朝”的“風流人物”,顯示無產階級的英雄人物更高大、更完美。

這首詞的結束部分意義更為深廣。“俱往矣”三字結束了上文所敘的已經過去的幾千年歷史,總述了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筆力雄健。這樣便從古轉到了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清楚第表明作者歌頌的是今天的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祖國無限美好的江山經過無產階級人民群眾的建設,將變得更加壯麗雄偉。

全文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起承轉合明晰,很適合中學生學習。也是我們文學愛好者學習模仿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