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能認慫

人到中年,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眼角多了魚尾紋;面對生活工作的挑戰,開始害怕退縮;肥胖油膩,壓力山大……

於是,開始喪了,慫了。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不妨看看汪國真的一句話:到了中年,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花兒謝了也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

是的,人到中年,人生經驗日益豐富,閱歷沉澱出的睿智使人更加成熟,看寬一切,不認慫,才是中年最應有的姿態。

人到中年,不能認慫

01身體不能認慫

有句很扎心的話:人到中年,除了油膩發胖容易,其他都不容易。

今年年初,朋友們見了我,第一句話就是:“你吃胖了。”

年輕時,我的體形偏瘦,有時,還因為自己吃不胖而苦惱;

如今,我的肚子微微發福,開始朝啤酒肚發展,更為嚴重的是,年初體檢時,我被告知,患上中度脂肪肝。

從去年8月份開始,因為工作調動,我的上班時間緊張起來,每天的鍛鍊時間大幅縮減,運動量大不如以前。

人最容易被慣壞,跑得越少,慢慢就不想跑了。

原先,我每天跑10公里,4分多的配速,跑下來依然氣喘如常。後來即便跑3公里,也是氣喘如牛。

如果這樣下去,自己的身體遲早會垮掉的。

體檢後,我便繼續長跑,時間再緊張,早上最少也要跑5公里,晚上再跑5公里。

堅持了三個月後,我再去體檢,脂肪肝沒有了。

人到中年,瑣事多,壓力大,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很多人開始把“我老了”掛在嘴邊,任由身體發福。

越是此時,越不能放縱。

近代學者錢穆, 祖父謝世時37歲,父親臨終時41歲,長兄病亡時年方不惑,家中“三世不壽”,在他心中留下陰影,加上他年輕時體弱多病,因此,他特別注重養生。

尤其到了中年,他注重日常的起居飲食和鍛鍊,強化生存意識;心態上,拿得起,放得下,灑落自在,不為物累。

因為中年時的不認慫,他掙脫命運的“劫數”,以96歲高齡無疾而終。

人到中年,身體不能認慫。應動則動,該忌則忌,不要透支精力燃燒自己,才能保持陽氣升騰。

人到中年,不能認慫

02心態不能認慫

日本有位“硬核少女”恆子,103歲拿下攝影界的奧斯卡,104歲還在辦攝影展……戀愛喝酒吃肉,拍照出書打扮,她一樣都沒落下。

在她的百歲人生裡,她和普通人一樣,遭遇過中年危機:離婚、生計困難、創業艱難。

49歲時,刊載她作品的雜誌社相繼倒閉,她失去工作,後來連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

這些並沒有難倒恆子,她開服裝店,運用學生時期的服裝設計知識,為顧客設計西裝。

可隨後流水線開始生產成衣,她的服裝店倒閉。

52歲那年,她開始學習“鮮花造型設計”課程,開花店,教人插花。

“折騰不止”是她中年的寫照,因為始終保持好奇心,敢於折騰,她順利度過那段艱難時期,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人到中年,不能認慫

人到中年,中年危機不期而至。

中年人工作上最容易焦慮,為了謀求狹窄的上升空間,許多人拼盡全力,因為他們知道不進則退,屬於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少。

然而上升空間是一條兇險之路,金字塔攀爬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房貸,拼不起996,辭不起職,失不起業,心態很容易崩掉。

曾經,唐山的有個收費員說了一句“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成了許多人的真實寫照。

處在夾層中生存的中年人,應該如何度過中年危機?

答案是永遠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永遠保持探索的好奇心。

勇於接受新鮮事物,不自我設限,才能突破人生的瓶頸。

03理想不能認慫

東漢著名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中年逆襲的典範。

39歲時,他還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靠抄書打零工賺點小錢,一家人嗷嗷待哺要吃飯。

他的父親、哥哥、妹妹是史學家和文學家,而他臉寬脖子粗,就愛幹體力活,跟知識分子家庭氣氛格格不入。

在現代人眼裡,他就是典型的中年油膩大叔。

有一次,他在歇息時,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就憑你?

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誰也沒能想到,班超真的投筆從戎。

後來,他僅僅用了36人,孤軍在沙漠腹地作戰,一戰成名。

他用22年的時間,平定西域,五十餘國歸服東漢,功勳卓越。

65歲時,班超被冊封為定遠侯,完成了仿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的宿願,創造了一段傳奇佳話。

人到中年,不能認慫

所謂的大器晚成,靠的不過就是中年時代的厚積薄發。

演員倪大紅31歲才正式進入演藝圈,47歲時,《喬家大院》讓他在圈內嶄露頭角,59歲時,他獲得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

人到中年,只要不認慫,便依然有逆襲的機會。因為人生還沒走到盡頭,還有下半程呢!

就像自媒體作家王耳朵所說:“餘生很長,你的高潮,應該永遠在下一公里。”

中年人洞悉世事,心智成熟,這正是逆襲的最大優勢。

04

慫人面前全是坎,駿馬面前無溝壑

身邊不少朋友,大都進入中年,但他們依舊朝氣蓬勃不減當年。

有的在工作之餘,做著副業,收入頗豐;有的在新行業拼命學習,為財務自由而努力;有的摩拳擦掌去創業……

那些不認慫的中年人,有奮鬥的豪氣,有閱盡千帆的志氣,有歲月磨礪出來的底氣,他們從不害怕改變,隨時準備著衝向更寬廣的天地。

人到中年,早已百鍊成鋼。再大的責任都能承擔,再多的苦難都能承受。此時,正是策馬奔騰的好時機。

所以,黃金中年也是人生最好的階段。請放棄那種“我已經老了”的想法,繼續往前衝。

前半生雖已成定局,但後半生還勝負難分,你所付出的努力,都會在下半場得到回報。

作者簡介:心平氣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