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賽季至今,特雷楊場均可以拿下29.6分4.3籃板9.3助攻1.1搶斷0.1蓋帽,值得一提的是除

蓋帽外均為職業生涯以來的新高。也正是因為表現出色,特雷楊本賽季入選了全明星,而且還是東部首發一員。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不可否認球權的增加(場均出手由上賽季的15.5次漲到本賽季的20.8次)是主要原因,畢竟『球權』是能體現好表現的最佳辦法,但也絕非全部原因的存在。如果說光球權增加了,沒有相應的進步來匹配這增加出來的球權也是白搭。換言之,特雷楊本賽季能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有其他方面的進步。要說清這點咱們需要從幾方面來入手。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三分能力的提升

本賽季,特雷楊最顯著的一點變化就是三分能力的提升,場均9.5次出手下,用36.1%的命中率可以命中3.4個,三項數值較上賽季的6.0、32.4%、1.9是全面的提升。有質量(36.1%的命中率聯盟第36)、數量(場均命中率3.4個聯盟第7),可以說這三分能力已經達到了聯盟頂級。

特雷楊本賽季三分之所以進步巨大,在於兩點:其一、球隊戰術。本賽季,『定點投籃』戰術佔老鷹整體進攻比例的21.3%,換言之五次進攻就有一次來源於定點投籃。如此多的定點投籃戰術,很有利於發揮特雷楊出手速度快的優勢,這就意味著通過無球跑動或利用掩護後,快速的出手投籃讓對手很難干擾到。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其二、不斷的投籃訓練找回昔日手感。自大學起,特雷楊就是一個以三分投射著稱的球員(NCAA期間,用36%的命中率場均可以命中3.7個)。上賽季之所以三分不穩定,除了欠缺經驗外就是不太適應NBA的三分(NBA三分線比NCAA遠)。本賽季在比賽經驗不斷增加且逐漸適應NBA三分線後,特雷楊不斷的投籃訓練找回昔日投籃手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最能說明的就是『罰球命中率』了,本賽季由上賽季的82.9%提升到了86%,而提升罰球命中率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唯有不斷的投籃練習。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三分能力的提升可以說讓特雷楊的進攻如虎添翼。穩定的外線可以說能非常好的牽制住對方的防守:迫使對方必須將防線拉長,防守面積拉大了,而防守人數不變,顯然這防守漏洞就增加了。這也就是為何特雷楊本賽季0-3英尺、3-10英尺的籃下命中率由上賽季的56.2%和41.9%提升到59.6%和45.2%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穩定的外線也增加了得分的方式。庫裡為何進攻難防?就在於進入半場後,任何區域都能進行投籃終結,顯然這大大的增加了對方的防守難度,畢竟對手不可能在剛進半場就進行針對性防守,一來太消耗體力、二來防守範圍被拉大了,必然這整體防守效率不高。特雷楊雖然整體投射效率遠遠沒有達到庫裡的高度,但所起的作用是一樣的。說白了,既能內線突破又能外線穩定投射,進攻區域廣的情況下不容易被對手針對性去防守。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此外,三分能力的提升也促進了特雷楊進攻效率的提升。生涯至今,『擋拆持球』佔特雷楊個人進攻比的49.5%,本賽季更是高達53.3%。我們來看,本賽季特雷楊利用擋拆持球每回合的得分由上賽季的0.81分提升到了0.98分,這比聯盟83.9%的球員都要優秀。擋拆持球能力的提升,就在於穩定的外線投射起到了牽制的作用。兩名球員發起擋拆,需要持球人有很好的投籃能力從而能牽制住對手,這樣才能為『擋拆人』的順下或外拆投籃創造良好的得分機會,當然這也就是為何特雷楊本賽季的助攻數由上賽季的8.1次上升到9.3次的主要原因。說白了,想要為隊友創造出較為輕鬆的得分機會,首要的是自身的進攻得有危險,能吸引對方的防守。

當然也正是因為三分能力的提升,在利用擋拆獲得出手空間後,可以隨時完成得分終結,尤其出手速度又很快的情況下(就像庫裡那樣),對方更是難以防守了。可以說三分能力的提升和快速出手相得益彰,讓對手的防守難度愈加變大,就此得分效率能不高嗎!

三分能力的提升,促進得分方式更多、進攻效率更高,這是原因之一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內線防守能力的提升

作為一個身高只有6尺1英寸、體重180磅的球員,可以在長人如林的NBA,特雷楊沒有身材上的優勢,這也就決定了他的防守尤其是內線防守不會太優秀(新秀賽季防對手籃下6英尺和10英尺命中率分別為79%和67.9%

)。但是,本賽季在特雷楊的防守下,對手籃下6英尺和10英尺的命中率分別由上賽季的79%和67.9%,下降到了74.5%和64.7%,可以說進步還是很明顯的,尤其考慮特雷楊沒有身材優勢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特雷楊防守內線能取得進步,除比賽經驗不斷的增加外,就是防守積極性在提高。在能體現防守積極性的截斷、活球爭搶、干擾投籃

上,雖然特雷楊本賽季的三項數值整體較上賽季略有下滑,但截斷上升明顯,由場均1.3次提升到了1.8次。截斷的提升就在於跑動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破壞對方傳球路線或迫使對方失誤。當然也正是因為跑動的積極,讓特雷楊能夠一路跟防到內線,或換防防到內線、協防補防回內線,加之身高偏矮、重心低有利於掏球,這內線防守的提升也就不奇怪了。內線防守能力提升,促進昔日不足之處有了很大進步,這是原因之二。

出勤率

賽季至今,老鷹一共打了67場比賽,特雷楊出場了60次,出勤率為89.6%,雖然較上賽季的98.8%下滑有點多,但相對來說本賽季這出勤率已經很不錯了。較高的出勤率除了能保證特雷楊不斷積累經驗促進成長外,更是有時間將這進步轉化為場上的好表現。這也就是為何英格拉姆直到本賽季(生涯第四年)才打出來兌現榜眼天賦,這不光是球權和三分能力的提升,更在於有較高出勤率下,有時間將平時的努力在場上展現出來。

說白了,特雷楊本賽季沒有較高出勤率下,肯定也會進步,但進步幅度沒有現在這麼大。較高的出勤率,有時間將場下的努力在場上展現出來,這是原因之三。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整體來看,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以下三點有關:

  1. 三分能力的提升
  2. 防守能力的提升
  3. 出勤率較高

這三點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如果說三分能力沒有大幅提升,那麼這得分效率、為隊友創造得分的能力也就不會提升了,由此起不到以點帶面這進步幅度也就不會這麼大了;如果說光是進攻能力進步了,以往不足的防守能力沒有取得進步甚至退步,顯然這整體進步幅度也不會大,畢竟一個人的進步是在現有基礎之上,否則進步幅度很有限;至於第三點起到了很好的轉化作用,有時間將努力轉化為最後的成果,不然在努力,沒有轉化的條件也是白搭。

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之所以突飛猛進,除球權增加外,還和三點有關

特雷楊本賽季的突飛猛進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取得進步、成功,既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優勢,也要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這樣離最終的目標才會越近,如果只是單獨強化優勢或彌補不足,往往會事倍功半。對於特雷楊,我還是很看好的,不光是這三分很符合當下的小球時代,更在於他在的努力不斷促進自身的成長,本賽季入選全明星而且還是首發就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