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再次反轉!海關剛剛官宣:醫療物資出口無需實施產地檢驗!


鬧心的醫療物資出口法檢一事,本以為隨著昨天海關總署的官方通告而塵埃落定。但沒想到,今天又有新的反轉!

剛剛,海關總署印發《海關實施出口醫療物資法定檢驗工作方案》的通知(署監發「2020」72號),對於昨日海關第53號公告的具體操作做出了權威解釋!明確:對53號公告所列11類出口法檢醫療物資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報關,不同於其他出口法檢商品的是,此次新增法檢出口醫療物資採取驗證管理方式,無需實施產地檢驗,報關時無需出口電子底賬。

據瞭解,目前實際操作中,仍然還是按照之前的正常申報,不會被退單。但幾乎99%都會被查驗。

突發!再次反轉!海關剛剛官宣:醫療物資出口無需實施產地檢驗!


突發!再次反轉!海關剛剛官宣:醫療物資出口無需實施產地檢驗!


《海關實施出口醫療物資法定檢驗工作方案》的通知(署監發「2020」72號),內容摘要及解讀如下:

按照72號文件要求,對於53號公告規定的11類(19個商品編碼)出口法檢醫療物資,採取的是驗證管理方式,就是不需要做商品品質檢驗,無需出口電子底賬,企業正常申報報關單。

單證提交要求:在三部委發佈的“5號公告”裡的5類醫療物資,提交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和企業承諾聲明;在三部委發佈的“5號公告”外的醫用物資,企業提交註冊證和質量安全承諾書,非醫用物資不要求提交註冊證和質量安全承諾書。

海關審核要求:三部委5號公告涉及5類醫療物資,而海關53號公告涉及11類醫療物資。其中,4類相同,7類不相同。但都是對於醫療物資的新措施,不是對於非醫療物資的新措施。所以,海關申報系統中並沒有對53號公告中的19個HS設置出口商檢監管條件。海關採取電子審核加人工審單的方法,處理53號文件涉及的申報單證。涉及53號公告的出口防疫物資申報時,不需要電子底賬,數據不走ECIQ系統。三部委5號公告的4類商品按5號公告要求辦理,需提供中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和企業承諾說明書,不需要做產品法定檢驗。對53號公告新增的7類商品,綜合業務崗位幾乎100%人工審單,發現未放行的可以聯繫海關審單部門。對非醫用的,若沒被布控,直接放行;對醫用的,需企業提供註冊證書(可以是電子掃描件)及出口企業的質量承諾書,有上傳的,原則上(被風險布控或者綜合業務崗人工審單有疑問的、決定布控除外)予以放行,沒有上述註冊證書或者出口企業質量保證承諾書的,將可能被布控。

查驗資料要求:如果產品涉及醫療物資,企業需提供註冊/備案證明和質量安全承諾書。對於現場無法判定或企業提出異議的送實驗室檢測。72號文中明確了“在確定是否為醫療物資時,應根據商品本身特徵而非申報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