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云:看淡,是一種自我解放


易子云:看淡,是一種自我解放

看淡,是一種自我解放

易子云

中國畫中的水墨和淺絳,以淡為美,以淡為雅,以淡超凡脫俗;中國的養生專家談養生之道,勸你油要淡,鹽要淡,佐料亦要淡;中國的先哲也告誡我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真味只是淡”,“濃處味短,淡中趣長”。你看看,要做到一個“淡”字,真的不易!

要用淡淡的水墨或輕輕的赭青,畫出一幅淡雅的畫作;要用輕輕淡淡的酸甜苦辣鹹的佐料,做出清淡而可口的菜餚,若是肯下功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假以時日,還是可以拿捏住火候的。當然,你非要做鄭板橋、齊白石第幾,非要做某某菜系的高手,那就難了。淡與濃,雅與俗,清與濁,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然而,淡泊的處世,要比畫畫烹飪難得多。在這紅塵滾滾的大千世界中,“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總是有形或者無形的遮蔽著你的視野,困擾著你的靈魂,左右著你的判斷,束縛著你的手腳。你不可能不吃飯,不可能不穿衣,不可能不要柴米油鹽。說實在的,名利不能不要,就看是否有道。有道還是無道,怎麼區分呢?你看看你銀行卡上的數字,你看看你所居住的房子,你看看你身上的穿戴,是靠你的勞動換來的嗎?是靠你的血汗換來的嗎?是合理合法的收入嗎?是,則有道;否,則無道,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看淡還不容易,不貪權勢,不圖富貴,把一切看作過眼雲煙,像陶淵明一樣,搬到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不就行了?沒那麼容易,桃花源裡也有老幼婦孺,也有左鄰右舍。陶淵明歸隱後,也要養家餬口,也要向鄰里請教農事,也要一同下地耕種,也要“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淡,並不是不識人間煙火,並不是簡單的逃避世俗,並不是一味的躲避世事。淡泊處世,絕不是玄學家講的那樣虛無飄渺。

世事看淡,是一種心如止水般的修養,是一種波瀾不驚的境界,是一種歷經風雨後的感悟。“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很值得我們玩味的。竊以為,淡泊了方可寧靜,明志後才能致遠。陶淵明把仕途看淡了,立志迴歸田園,心也就靜了,即使“結廬在人境”,也覺得“心遠地自偏”。也就是說,不管是“淡泊”還是“寧靜”,並不是非要遠離車馬喧囂,而是要在心中修籬種菊。看淡,是一種心態,是一種超脫,是自己給自己的內心立的一面鏡子。

人在名利場中走,都是在單向道上跋涉,誰知道過了今天,明天會怎樣呢?比如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當他謫居潯陽看到的是“黃蘆苦竹”,聽到的是“杜鵑啼血猿哀鳴”,還有“嘔啞嘲哳”的“山歌與村笛”,看哪哪不痛快,聽啥啥不舒服。他如果當初在京城做尚書時,不是天天鐘鳴鼎食,不是天天左擁美女樊素,右抱美女小蠻,過著聲色犬馬極為奢靡的生活,落差就不會有這麼大,痛苦也就沒這麼大了。當然,他也不可能寫出“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但也不會“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了。

白居易的“苦”,不是因為“尋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也不是因為“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是因為不能看淡得失進退,是因為“由儉到奢易,由奢到儉難”。試想,一個平時生活儉樸,與民眾同甘苦的人;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一個得之淡然,失亦淡然的人,心裡裝著那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苦大眾,能夠在一天忙碌之後,聽聽山歌與村笛,該是多麼愜意呀!哪裡還會覺得苦呢?

世事看淡了,就容易知足,知足了就容易快樂,快樂了,就會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達觀,就會有“靜隨芳草去,閒逐野雲歸”的淡然,就會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的安然,就會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無畏。我們都是芸芸眾生,就像遼闊無垠的草原上的一株平凡的小草,根本沒必要去羨慕花開滿枝,蜂逐蝶戀,遊人矚目的桃李,也就不會有花落如雨時的傷感,更不會有殘紅遍地時的泣淚。流年易逝,人生短暫,懂得珍惜,懂得放棄,懂得享受,懂得知足,就是懂得幸福和快樂。

你我都是塵世的匆匆過客,都是揣著一顆平常心的平常人。生活中,爭強弱,爭高低,爭是非曲直又有什麼意義呢?只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責無旁貸的工作,健健康康的活著,就是對家庭,對社會的貢獻。不要好高鶩遠,去攀過不去的山,去淌過不去的河,去奢望當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殘酷的事實早就正告我們,偉大的人物是鳳毛麟角的,平凡中的我們就算仰直了脖梗,最多也只能是望其項背。做不到的事,智者應選擇放棄,不要痴想幫助過愚公的那兩個神仙,還會來幫助你。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放棄不切實際的希望,也就意味著避開了更大的失望。只有這樣,才事事淡然,也就事事順心。“淡中出真味,常中識英奇”。淡泊可能會寂寞,但是可以避免許多煩擾和困惑。

淡雅的國畫,不是一張白紙,不加點墨,不施色彩;清淡的飲食,不是一碗飯菜,不加油鹽,五味全失;淡泊的處世,不是一個閒人,無所事事,無所作為。有人說上品的瓷器,收斂,溫厚,寧靜,含蓄;下品的瓷器,豔俗,誇張,討巧,張揚。人也是這樣,飽經風霜的人,往往低調;不諳世事的人,常常張狂。時光在走,我們也在走。旅途中,能不為路邊的花草誘惑,不為腳下的石子絆倒,不為各種各樣的雜念干擾,進而才能輕鬆,平安,快樂地去領略自己要領略的風景。

看淡不是不作為無追求,恰恰是為了更好的作為,更好的追求。我們看淡的是那些功名利祿,看淡的是那些寵辱得失,看淡的是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身外之物,看淡的是那些毫無意義的人際紛爭。人的一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十年,何必要活得那麼累呢?看淡了,就可以放下包袱,就可以排除干擾,就可以集中精力,就可以全身心的去做應做的事。看淡是一種自我超脫,是一種自我減負,是一種自我解放。朋友,你能看得淡嗎?

(2020.04.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