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各位好,我是定居在東京的上海人老蔡,這是本公眾號第89篇原創文章,全文7000多字,全是這幾年自身積累的經驗之談。老粉絲都知道我開這個公眾號的目的是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順便寫點我知道的乾貨分享分享,最近老寫疫情,再不分享點乾貨我都不好意思了。那今天就來寫非常多的人關注的日本房產問題吧,到底能不能買?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


寫在文前的聲明,本人非日本房地產從業者,本文不是任何意義上的廣告,僅以一個持經營管理簽證生活在日本的華人視角提供點思路,以下所有結論都從日常生活和朋友交流中得出,僅代表個人觀點,因為這個話題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有不同意見也不用留言,本號無法開通留言功能。為了節省各位時間,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本文草稿


首先,必須回答一個很多人問過的問題:日本房子到底能不能買,值不值得買。開門見山的回答:能買,但前提是你懂這裡面的水多深。如果你一竅不通,甚至都沒來過日本,看了點廣告就以為自己很懂日本房子了,以為自己能撿漏了,你想多了,勸你別買。


我先在這把日本房產的種類,和購房者的情況做一下簡單劃分,然後簡單分析一下其中的理由。


一般所說的日本房產,從目的上區分,基本分成自住房和投資房兩類。自住房不用多解釋了,投資房比較常見的是:


1. 小戶型投資,面向單身人士的低價小房子,

2. 整棟樓投資,比如一整幢居民樓,或者一整幢商業樓辦公樓,或商住兩用樓等等。

3. 民宿,酒店,商鋪,土地,停車位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對購房者本身的區分。首先,看你有沒有日本身份,你是定居在日本,還是定居在日本境外,有沒有來日本的打算。這點很關鍵,因為不同的情況,買房策略都是不同的。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日本定居者無非也就兩種,第一種,解決自己住房問題的剛需買家,比如為了孩子讀書,或者不喜歡租房的人等;第二種,買房來作為自己在日本的投資渠道,靠房產的現金流回報或增值來實現自己財富增值目的的人。


非日本定居者無非有兩種,第一種,想通過投資日本房產實現移民日本目的的人;第二種,純投資客,純粹為了配置海外資產,沒有來日本打算的人。


下面,根據每種購買者的自身情況,來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01

非日本定居者,並且想靠投資日本房產,買房收租實現移民的人:


我的結論是:別想了,死了這條心吧。簡單的買房收租,靠這個是申請不到日本經營管理簽證的,概括成六個字“買房不能移民”。或者說,光靠買房收租不現實,當然也有例外。


要想在日本靠房產來拿經營籤實現移民,有幾種情況是的確可以拿的,最常見的方式是作假。房產中介(注意,此處一定是房產中介,請區分房產中介和移民中介,完全不一樣)通過包裝房產項目,發佈號稱“買房可以移民”的廣告,對客戶說“買多少套房子可以拿簽證”,而把材料外包給行政書士,在申請簽證的事業計劃書中,做假的經營項目,騙取簽證。一堆中國籍行政書士就是這麼被抓的,客戶一起遭殃中獎,怕不怕?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谷歌搜索關鍵字:

中國人 行政書士 逮捕


這樣做,明面上看起來的確是“買房所以拿到了簽證”,實際上,你買不買房和你拿不拿得到簽證毫無任何關係,也就是說,即便你不買房,只靠作假項目也有一定概率能拿到簽證,而即便你買了房,也不是因為你的房子而給你的簽證。所以,請不要輕易相信所有跟你說買房能下籤的中介,這些人99%是房產中介,而不是移民中介。他們要賺的是你的房產中介費,而不是行政書士手續費。


另外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買房移民,第一種是開設自己的房產中介公司,取得相關執照,僱傭有宅建士資格的員工,然後管理你自己的房產,相當於你自己做了房產中介,自己管理自己的房子,的確是可行的。但是成本非常高,取得執照費用不低,公司運營費用不低,還必須僱傭有宅建士資格的人,這個證也沒那麼好考,工資費用也不低。為了拿個簽證搞這麼複雜,我只想問何必呢?


另一種方式是自己運營民宿或者酒店,但是重點是“親自運營”。自己想一下,如果是託管業務,你買了之後,住在全世界都可以躺著收錢,甚至收錢這個動作都有託管公司幫你做掉了,那為什麼日本要給你發日本的簽證?你並沒有必須留在日本的理由,所以這種項目可以作為純粹的投資標的,但不要指望靠它下籤。不過續簽時公司名義下的房產的確可以算作公司投資收益,也就是說,不要靠它下籤,但是下了籤的確可以做這個。


02

日本定居者,買自住房的情況


我的結論是,當然可以買,完全沒問題。很多人買自住房的目的,無非是上班方便,生活方便,考慮孩子學區,未來資產保值,獲得稅金補貼等等。因為這是剛需的情況,所以想買就買。雖然說在日本,租房的比例真的很高,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多人還是更傾向於買,而並非租,否則會少了一種無中生有的安全感。並且在日本,外國人租房的確很痛苦,我也深有體會也都經歷過,所以對一些經濟上比較寬裕的朋友,可能會選擇直接買自住房。


但是我遇到的很多朋友有這種情況,很多人剛拿到簽證登陸日本,甚至人還沒來日本,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買自住房了,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實在太冒失了,完全不建議這麼幹。我的建議是,起碼租房租一年以上,研究透了之後再買。


這麼建議的理由,很顯然,你連什麼地段好,什麼地段差,什麼房型好,什麼房型差,什麼房保值,什麼房有坑都不知道,被坑的風險遠遠大於撿到漏淘到寶的風險。我知道剛來的新移民都很激動,看到日本便宜的房價巴不得直接全部一步到位,但是真的已經遇到不少新移民跟我說後悔了,舉個例子,很多後悔的人都是因為地段買的太差,他們不知道離車站徒步5分鐘和15分鐘的區別,也不知道這個車站是大站還是小站,是商業區還是居民區,治安好不好,外國人多不多亂不亂,自己買的房子有沒有偏離行情價太多,有沒有被坑,1LDK,2LDK是啥意思,抗震級別等等都不知道。


在日本,賣房的成本和買房一樣非常高,如果買錯了,或者自己不滿意,或者被坑了,再賣掉一定會再損失一大筆,買了就不可能輕易賣了,這也是先租一段時間的必要性。因為租約一般是兩年,所以如果真的很想買,一年以後我個人感覺差不多可以開始著手了。另外,日本房價雖然這幾年一直在漲,但是速度不快,不會出現因為你買的晚,房價差了十萬八千里被甩下車的情況,別急。


簡單總結一下不要輕易買的理由: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1 不懂地段的好壞。甚至很多人都沒去過房子所在的車站就直接買了,這種情況大部分人都會後悔或者心裡不爽,我走遍全東京,自己喜歡的車站並且真正適合自己的車站不超過5個,地段永遠是房子最重要的一點。啥叫地段好,以後有機會再具體展開。


2 不懂房產具體的水有多深,有哪些具體事項等等。我去年寫過一篇文章:關於日本房產很多人沒注意到的大坑,其中就提到了一些。坑遠遠不止這些,而避免踩坑的關鍵就在於,你一定要實地去看,起碼能篩選掉一大批看起來不錯,實際上有問題的房子。只看房產的廣告圖,真的沒啥用。管理費,修繕費,行情價多少,周邊房價行情價多少,一般行情價多少等等。如果是投資,平均斷租率多少,續租率多少,復租時間幾個月,想定回報率和實際回報率會差多少,成交活躍度,租房市場行情等等都需要做對比了解。


3 不懂日本稅法和資金合法性問題。買房是要交稅的,持有也要交稅,出租產生收益也要交稅,賣房也要交稅,房子的稅具體有多少你瞭解清楚了嗎?你知道如何規避日本高昂的贈與稅和遺產稅嗎?(尤其是贈與稅,你懂的)你知道房產收益需要繳納稅金導致實際收益率下降嗎?你知道什麼樣的房子能給自己避稅嗎?如果你還沒拿到正式的日本身份,面對入籍或者永駐的審查人員,你能解釋清楚資金來源嗎?能提供相應的證明嗎?我就有解釋不清楚結果永駐被拒的朋友。如果你有日本身份了,如何證明這個買房錢是合法並且完稅的?你諮詢過稅理士了嗎?日本房子可不是買了就結束的。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日本居住者與非居住者的個稅徵收標準


4 無法分辨中介是否靠譜,有沒有被騙。日本除了非公開物件,其他房源全國都是透明的。有的中介,1000萬日幣收來的房子,5000萬日幣賣給你,給別人的回扣都能有1000萬左右,這樣的房子你敢買嗎?有的中介,說給你免中介費,結果在房價差價上大做文章,賺的差價比你省下的中介費多得多,你能分辨出來嗎?有的中介,把房價拉翻倍,然後承諾給你每年定期返還5%,美其名曰投資回報穩定,你敢買嗎?有的中介,把死過人的房子,包裝一下拋給你接盤,晚上睡在裡面不怕做噩夢嗎?


5 不清楚自己有沒有貸款資格。我肯定是建議貸款買房的,日本這個零首付和超低利率,太良心了,不貸款都對不起自己,還不限購,還能解決剛提到的資金合法性問題,看著有的朋友零首付,利率年化0.6%左右,我口水也會流下來,但是這個所謂的零首付和超低利率是有條件的,首先三年稅單不可少,年薪決定了自己的貸款上限,其次這個房子必須是自己唯一的自住房,機會也只有一次,然後是房齡和自己的年齡決定了貸款年限等等,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6 最大的忌諱,就是把日本房子當成中國房子來看待。中國房子經歷過暴漲,日本房子卻經歷過暴跌,買的時候感覺像是在撿白菜,哇!比北上廣的房子便宜好多啊,買買買,買完後才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到時候礙於面子只能吃悶虧。所以我才說,自住房當然可以買,但是你必須研究透徹,而一般沒有在日本住滿1年以上,你絕對不可能對以上所有注意點了解研究得有多透徹。在不懂的情況下就付出大筆的金錢,這是對自己資金不負責任的表現。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40年來的公示地價


所以我的結論,對於自住房來說,先租再買,是最穩妥的選擇,時間會教會你該瞭解的一切。不要去心疼租房的租金,老覺得自己還的貸款和租的房租差不多,覺得虧了,這種想法其實不好。租房給了你更多選擇和更多時間,租的價值在於“選擇權”,而一旦真的買了就別想短時間賣了,有點像談戀愛和結婚的關係。我在當年租房的時候就一直在到處跑,看哪個地段我願意爛在這裡一輩子,看哪個地段會讓你有種“我上輩子是修了多少福才能住在這麼好的地方”,我很開心對現在住的地方非常滿意,爛一輩子完全沒問題。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昨天攝於家樓下


03

純投資客,無論是否定居在日本


我的結論是可以買,但是也要充分了解清楚之後再買,不要只看到收益率就直接付錢,除非你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另外,我個人認為有貸款資格,能放大收益做投資更好。


一般常見的投資方式包含買地蓋整裝樓,或者一大塊地開發後分拆成幾套小別墅賣掉等等,因為土地私有制的關係,在日本有錢的朋友完全可以自己做小型開發商,日本著名的大型房企甚至能提供從建造到出租銷售的一條龍服務,這種玩法對國內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不可能的。還是那句話,日本不是中國。


另外比較常見的是買現成的物件來投資,比如買很多小房子出租分散風險,買有許可證的民宿來自己經營,或者買現成的整幢樓來收租。注意,前面提到的貸款資格問題,買單套自住房貸款的確有各種各樣要求,但是買整幢樓要求沒那麼高,新來的人也是可以在某些銀行貸款直接買樓的(最新情況我不清楚,但起碼在去年肯定可以)。甚至聽說,當你房產數量很多,或者本身事業現金流很充足的情況下,銀行人員會帶著他們內部評估後認可的房產,主動跑到你這裡,給你最優惠的價格和利率,求著你買,基本上只要自己付個首付就行,當然別忘了,前提是你信用夠好。


所以,你知道在日本怎麼越來越有錢了嗎?有一個自己的主業,時刻產生現金流,規模也慢慢做大。然後用這個穩定的事業流水去做貸款炒房的基礎信用,利滾利,房滾房,事業和房產同時產生更多現金流,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商業模式之一。如果你還沒看懂我說了啥,請去百度查詢麥當勞是如何發家的,或者搜為什麼麥當勞其實是家房地產公司。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講述麥當勞發家歷史的電影:大創業家


整幢樓和單套房最大的區別,就是整幢樓的還款來源看的是對這幢樓收益率的評估,而不是你自身實力,好的樓根本不擔心租不出去,就更不用擔心還款了,這貸款的槓桿在我眼裡是白送的。而日本的樓便宜的幾千萬日幣就能買到,甚至比國內一線城市一套房都便宜,這對於一線城市手握金磚的朋友來說,不是一個很合適的機會麼,用一顆蛋換一隻下蛋母雞,當被動收入超過家庭全部開支的時候,財務自由就這麼實現了,只要自己充分了解清楚,為啥不能買?


有更高端的投資客,直接自己做REIT去了,全稱為“不動產投資信託“,利潤可觀,要求不低,需要日本身份和諮詢專業律師,這裡不贅述了,我沒這個能力。


04 寫在最後


囉嗦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各位看懂了沒有,總而言之,日本房產的水很深,我也不是從業人員,但是的確認識很多很多中介了,通過不停的交流也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對於不同情況的買家來說,買當然是能買,但都有一個前提,強烈建議在瞭解清楚之後再買,並且需要充分了解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收益。


另外,關於防震基準等等的房屋本身建築結構規格問題,今天先不說了,因為能再寫一篇完整文章了。日本雖然地震頻發,但是真的沒有想象中可怕,房屋建造質量很好,尤其是知名大型建築公司造的。你需要擔心的反而是海拔,土壤液化,積水風險,海嘯風險等等。這些都是公開信息,可以自己查,買房時中介也都有告知義務,這裡不具體說了。


我認為,在日本置業,你必須搞清楚自己買房的目的,除了剛需自住之外,有三種情況的確是值得一試的。


第一,你的目標是海外資產配置。比如你很有錢,不想只拿人民幣資產,而又因為日本房產獨有的特殊性(房價穩定,現金流穩定,日幣結算,日幣是當前世界上最好的避險貨幣之一),對這樣的人來說,日本房產當然是一個好選擇,當然美金結算的房產也不錯,這個話題非常複雜了。手裡握滿中國房子,和手裡握一半中國房子一半日本房子對沖匯率風險和房價波動,請問哪個更有安全感?


第二,你的目標是個人資產配置。比如你需要調整自己的資產配比,高風險的少拿,低風險的多拿。在投資標的物選擇中,日本房產可以算低風險其中的一類,雖然不可能暴漲,但是也已經不可能暴跌了,這在投資界裡稱作“鎖定利潤”,比如把期貨上賺的換成現貨,把股票賺的收益存成餘額寶吃利息,把做生意賺的錢換成房子,把高風險房市賺的錢換成低風險國家的房產等等,都是鎖定利潤的行為。你覺得中國房產和日本房產,哪個風險更高呢?


這裡要插一句題外話,投資是錦上添花用的。如果沒有兩套房或以上,不要想著拿自己唯一的命根子去換國外的房子,一般人承受不住這個壓力。合理分配資金,任何形式的投資都應該是閒錢投資。如果你只有100萬,拿100萬去買個小房子,一年收個5萬租金,又有什麼意義呢?錢夠多再考慮賺被動收入,建議《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讀三遍以上。


日本房產,買前請一定三思

來了日本後特地買的富爸爸窮爸爸,充值信仰


第三,你的目標是利滾利增值。在認識了從幾套房8年滾成50套東京房子的朋友之後,我的世界觀也改變了。國內買房,租金收入遠大於貸款還款額的房子我聽說的不多,但是在日本真的遍地都是,年化回報率大於貸款利率,滾出來的就是正向現金流,作為下一套的首付,2變3,3變4,4變5,速度越來越快,實際操作當然沒這麼簡單,但是看到別人真的成功了,天天躺著數錢,是個人都會羨慕吧。國內更多靠的是增值,但是增值除非賣掉,否則是無法產生現金流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內一線城市會有這麼多“房子幾千萬月薪幾千塊”“有錢的窮人”。也印證了之前說的,不要把日本房產當成中國房產,玩法根本不一樣。


上一篇疫情文章末尾的地方也說了,美國帶動全世界無限印鈔,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未來幾年全世界貨幣“被動貶值”已經不可能避免了,與其關心疫情影響,還不如關心怎麼抓住這百年一遇的機會,因為貨幣貶值的結果一定是房價上漲,上一輪08年大放水房價漲了多少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吧,該發財的朋友也都發財了。這幾天聽國內朋友說上海房產中介終於開始忙了,生意開始好了,果然有錢人都知道機會又要來了。希望有緣人能看到這篇文章,如果選擇投資日本,小心不要在雜亂的房產市場中損失自己的子彈,現在真的魚龍混雜。


也別再說什麼“奧運會能讓房價暴漲/暴跌”了,十來天的體育賽事,沒這麼大能耐。當你覺得你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時候,房價才一定會漲。面對當下正發生的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貨幣貶值+失業大潮+金融危機,你準備好了嗎?


另外想說的是,最近正好疫情,你可以去看一下在日本的各行各業,誰虧得多,誰完全沒有受影響。做生意的挺下來了,還是做房東的挺下來了。同樣是房東,長租客的房東挺下來了,還是做民宿的房東挺下來了,心裡要有一杆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對於自己在日本的創業方向選擇很重要。


以上所有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僅表明自己觀點,投資買房都是自己的事,謝謝理解。


2020.4.10


--------------------------

我想做一個不人云亦云的日本本地公眾號

精力有限,每週只能更新一到兩篇原創文章

非盈利非職業寫手,但一定是真實的所見所想

關於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裡都會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