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出來的狀元,考上北大的她:"毀"了我,也渡了我

梅妍高中畢業於姜堰中學,2017年以總分414的高分被北京大學經濟系錄取,並且是

當年江蘇省泰州市的文科狀元。

當年高考,梅妍語文138分+37,數學132分,英語102分,小高考+5分,政治A+、歷史A+。

說到國內的"超級中學",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然而。這所姜堰中學可以與之齊名,江蘇省連續三年的理科狀元都出自這所學校

被

但梅妍覺得姜堰中學毀了她,她在北京大學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梅妍總結了三點:

家人的觀念

梅妍父母雖然沒有較高的學歷,但是注重孩子的教育,他們在梅妍大伯的影響下,也更加重視梅妍的學習。

被

梅妍的大伯畢業於四川大學,是家裡人中,最高學歷的一個。因為知道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有多重要,所以,梅妍大伯一直給梅妍的父親灌輸讀書很重要的觀念

梅妍爸爸深受梅妍大伯的影響,在梅妍幼兒園時,就讓她學習一年級的課程,三年級就送她去私立學校讀書,上中學後舉家陪讀

讀書不過是為了能夠進入一所好的大學,但是高考不是唯一一條進入大學的道路,通過美術高考,也能進入一所心儀的大學。

很多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美術特長,為孩子多謀劃一條日後的選擇之路。現在,專業的在線教育平臺有很多,孩子在家就能學習。例如,在線美術就是一種新的形式,1對1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吸收專業知識。

環境的逼迫

學習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想要輕鬆一點,就會被全國百萬的高考生所趕超。"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姜堰中學的老師和學生們經常

超負荷運轉

被

高一的時候每週還有半天的休息時間,到了高三,有時候,一個月都休息不了一個晚上。每天6點40上早自習,高一10點下晚自習,高二10點半,高三11點。

姜堰中學的學習強度可想而知,周圍人都在拼命地努力,稍有鬆懈,就會被同學們緊張的氣氛所壓迫,自己也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1. 問題弄懂為止

碰到難題,梅妍會馬上向老師請教,不管用什麼方法,在當天,一定要把那題弄懂。

她會把同類型的題記在腦子裡,思考它們之間的聯繫,遇到同類型的題,她就能一眼看出解題方法。

2. 用心去記憶

文科生背的東西比較多,但是掌握了記憶方法,就能把知識爛熟於心。梅妍的方法就是:反覆記憶。

被

她會把單詞和易忘的知識點記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空餘時間就拿出來看,多看幾遍,就能加深記憶。

3.不貳過

她的班主任老師蔣兆勤說:"梅妍善於總結,從不在類似的題目上犯兩次錯誤。對於做錯的題目,會立即訂正並牢牢記住,尤其是基礎性的題目。"

對於應試教育,梅妍覺得"這毀了我,壓制了我的很多天性,我覺得我是個很乏味的人,內心很空虛。"因為自己小學時候所有的愛好都被禁止了。

被

對於自己的中學生活,梅妍認為自己是渡了一場劫。但也正是這場"劫",讓自己能夠進入到北大,在那裡她將努力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追尋自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