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治動物"的遽變-------我和我的"東小店"


作為一個從事主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三十年的"資深政工師",我是從心底牴觸任何"兼職生意"的,視一切線下線上、大大小小、國內國外、實物虛擬的推銷為"洪水猛獸"。也正因此,在身邊的家人、同事、朋友紛紛賣保險、開網店、做微商時,我是"縱使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可是,正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改變了無數人的認知一樣,我在庚子年的大年前夕,在無意中知曉內地一研究生朋友開了"東小店"之後,竟然毫無"抵擋"的"繳械投降",幾分鐘之內就接受了"當一個店主"的邀請。

而之所以如此快速的接受並行動,完全是由於在我的內心,早已對京東有了非常大程度的認可。當聽到這個東小店是京東基礎上的創新時,便水到渠成的接受了。

因為,這三年來,京東購物讓我這個遠在幾千裡之外的女兒,"手指一點"便完成了對老父母的貼心照顧。三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會通過京東商城,為父母選擇他們需要的林林總總,也借諸這些非常優惠實惠的商品,讓我和父母之間溫暖傳遞。

就這樣,經過一個小時的快速拉群,兩個多小時的客服聯繫,大半天的時間,機器人小助手生效,我的"東小店"開門迎客了。


初當店主的新鮮和驚喜

隨著朋友們一個個進群,我的小店顧客快速增多,而機器人小助手一款款價廉物美的商品,也源源不斷的進店"上架",群小店裡問候的、獻花的、諮詢的、互動的此起彼伏,一時間熱鬧異常。

而我,初為店主,也認真負責,制訂群規、答覆提問、搜索推送之外商品、對曬單者紅包鼓勵,忙的不亦樂乎;而看到第一筆"推廣收益"時,更是喜不自勝,雖然只有幾毛錢,也像炒股中籤了一樣興奮。

對於群裡人提出的五花八門的問題,我想盡一切辦法答覆,實在不懂的就去東小店看流程、讀攻略、聯繫客服;對機器人出現的各種故障,第一時間彙報,"曲徑通幽"地找在京東上班的朋友諮詢,對因為小店帶來的改變,充滿對未知和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渴望。

當第一天看到收益45元時,覺得這忙亂的一天真是過得充實而快樂,盯著每一筆賣出去的單子看了又看,猜想這一筆是誰買的,那一筆是哪個朋友下的單,幻想著明天會有更多的朋友進群,會有更多的人看中"寶貝",會有更多的曬單和收益,甚至會想,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天我就可以不用上班專門幹這個可愛的東小店了。


"三分鐘熱度"之後的失落和失望

三天之後,我發現真應了那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東小店並不那麼好管理,也不是那麼容易賺錢,甚至覺得"得不償失"。

首先,群裡的人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人對群規熟視無睹,發廣告的、邀約鬥地主的、爆花邊的、終於找到"同志""對上暗號"聊天的,特別是"消息靈通人士"發佈各種真假新聞的,讓我這個"風險意識"極強的店主很是惶恐,基本上每隔5 分鐘就要看一下,以便及時提醒某個"敏感"信息能夠撤回,還要小心不能傷害了發言人的感情,畢竟人家都是信任你,把你當成朋友才進群的啊。

其次,具備在群裡購買意識的人並不多,滿意機器人推送產品的人也不多,很多人進了群就開始"潛伏",只有在群主或者某個群友發了紅包時,他們才一個個"浮出水面",這樣一天下來,近400人的群,下單不會超過10筆。

再者,商品的推廣收益真是少得太可憐了,讓我這個第一次"做生意"的群主感嘆"生意難做",很多商品的推廣收益都是按"角"計算(想想,也是可貴了,現實中已經很多年看不到毛幣了吧),有不少還是一毛幾分。如果說那個商品本來就便宜,幾塊、十幾塊,收益少也就算了,可有些商品幾十塊錢,收益也就幾毛,我有一個近3000元的商品,收益才十元左右,而那個下了單的朋友還認為給了我大力支持,覺得我掙了他幾十甚至上百元呢,哎,真是委屈,感覺掙錢太難了。

等到第八天,好不容易收益"突破500元大關",正在小小的高興一下呢,剛一轉眼,發現又減少了三十,原來因為物流太慢、很多地方暫不發貨等原因,人家又退訂了。

真有點大失所望的感覺,內心隱隱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東小店是要開下去的

也許是受黨教育多年,養成了對任何工作都"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好"的習慣和作風?也許是家風影響,我對自己要求高?還是對京東報有很好的感覺?也許都有,也許都不是,但不管怎麼樣,從內心來講,還是想繼續當好群主管好群,當好店主開好店。

仔細想想,我覺得應該有如下幾點,支撐我願意堅持並努力。

一是通過建群開店,重新和太多平常不聯繫的同學、朋友、老鄉又恢復了"親密接觸",一下子感覺重新回到了中學、大學、故鄉,很親切,很美好。

二是通過打理東小店,我在這個"百年不遇的特殊時期",在居家封閉的日子裡,通過"空中無線"的網絡交織,與世界如此緊密,與社會如此緊密,與線上經濟和新興市場如此緊密,與家長裡短柴米油鹽如此緊密,莫名的生出不少價值感,而這種感覺是令人舒心的。

三是即使賣貨不易,收益甚微,但至少為朋友們提供了優惠參考,為自己和家人購買必要的生活用品找到了最便捷最優惠的一個渠道。

四是經過十來天的開店揖客,溝通交流,也有為數不少的朋友打聽如何開店,想要自己開店,且自信滿滿,而他們的這些積極行動和美好願望,讓我又漸漸生出些許期待-----但願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