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亦稱大流行,最常見的是鼠疫,又稱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症型三種。其它的疫疾還有痘疹(天花)、大頭瘟、羊毛瘟、疙瘩瘟、吐血瘟。中國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蟲、蠱、瘧疾、疾年等文字的記載。癘字可見於《尚書》、《山海經》和《左傳》。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發生疫病,當時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給吳質的信中說:親故多羅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傳染病。曹植《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說: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還有赤壁之戰,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然而瘟疫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卻很少有人知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中明確記載了曹軍的真正敗因“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也就是說,曹軍在赤壁之戰中吃了敗仗不假,但並沒有因此導致一敗塗地,真正迫使曹軍敗走的原因是“大疫”。其他的草船借箭啊華容道啊都是編出來讓大家娛樂一下而已。
實際上從東漢中期開始,傳染病疫情已經出現了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的趨勢,並在東漢末年達到了疫情流行的最高峰。東漢最後三十年,有記載的全國性大瘟疫發生了12次,小規模的地方性疫情則不計其數。204-219年是最可怕的年代,在瘟疫的蹂躪之下,很多地方的人口死亡率達到50%甚至更高,強度甚至可能高於歐洲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醫聖張仲景在《傷寒卒病論》中描述“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東漢末年到三國初年,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三千多年曆史上人口減少最劇烈的年代,人口從6000多萬驟減到1500萬以下,而瘟疫可能是這個苦難年代的頭號殺手,在減少人口方面的作用可能超過了戰爭和饑荒。
那麼,東漢末期的大瘟疫究竟是什麼傳染病造成的呢?目前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熱、傷寒、流感等多種說法,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已經消失的古代傳染病。從多數病死者的症狀來看,這是一種由哺乳動物作為病毒宿主傳播,以突發高熱和劇烈呼吸道症狀為主要特徵,並出現血斑瘀塊的傳染病。結合症狀及其高致死率的特點,推斷為鼠疫的可能性最大。
不管是鼠疫還是其他哺乳動物作為病毒宿主引發和傳播的,結合這次新冠狀毒也是通過哺乳動物,不管蝙蝠還是其他野生動物引起的,也提醒我們嘴下留情,嘴下不留情,就只能留住毒了,最近國家出臺了禁止交易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也是通過這件事認識到了野生動物對病毒傳播的一個危害性,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的肉食,誰也不懂得到底有什麼病毒寄生在身上,我們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經濟水平提高,我們又是傳統的美食大國,國人在經濟寬裕的時候開始要體驗什麼東西沒吃過就要去吃什麼沒試過就要去試試,這也給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提供了讓病毒擴到人類的一個途徑!因此在國家經濟發展國人收入水平都提升的情況下,還是要多加強精方面的學習,國人也要多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醫學表明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沒有比我們平常吃的肉類營養高,而且還容易攜帶各種病毒,就這樣還花錢去吃野生動物,這不花錢自己找死嗎?
本文結尾,通過歷史上的瘟疫介紹還有這次疫情的傳播過程,還是希望大家能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交易也不吃野生動物,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多看書多學習,提升自己,只有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才能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才能不被人云亦云所引導!同時願此次疫情趕緊過去,願大家身體健康,中國加油!越來越好!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閱讀更多 傲天36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