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一、2019年“憲法宣傳週”活動聲勢大、效果好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以“弘揚憲法精神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在全國組織開展了第二個“憲法宣傳週”活動。12月1日,在北京和上海長寧區古北市民中心舉辦主場活動,並與全國各省(區、市)司法廳(局)進行視頻連線調度。12月2日,在江蘇常熟舉辦“法治讓生活更美好”活動。12月3日,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在國新辦舉辦新聞發佈會,就2019年全國“憲法宣傳週”活動安排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回答記者提問。12月3日,司法部開展司法行政系統第二屆開放日活動。12月4日,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宣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弘揚憲法精神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座談會。從12月1日至7日,由不同的中央國家機關牽頭,安排了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7個主題日活動,推動了憲法宣傳走進日常生活、走進人民群眾。


二、“服務大局普法行”主題實踐活動進展順利


  2019年5月29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部署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主題實踐活動,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各地各部門行業認真落實通知要求,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三大攻堅戰”、掃黑除惡、服務民營企業、“企業走出去”,因地制宜策劃設計、組織開展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三、中央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基本實現全覆蓋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10月18日,司法部牽頭召開了落實普法責任制部際聯席會議全體會議,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成員和聯絡員參加會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個部門在會上發言。聯席會議召集人、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傅政華在會上作了講話。會議要求把普法融入立法、執法、司法工作過程,緊密結合法治政府建設加強普法工作,建立完善領導幹部學法清單制度,大力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學習培訓制度化、案例普法常態化,加強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考核評估。為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5月28日,全國普法辦統一編制印發了第二批共40家中央國家機關的普法責任清單,加上去年印製的第一批責任清單,基本實現了中央國家機關的全覆蓋。


四、法治鄉村建設全面啟動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6月11日,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浙江省寧海縣召開全國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會議,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傅政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對法治鄉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浙江省司法廳等10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2003年以來,司法部、民政部共命名了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今年6月至9月,司法部、民政部對第一至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進行了複核,對村級組織健全完善、基層民主規範有序、法治建設紮實推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能持續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等2899個村(社區),保留“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稱號。今後,“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將實施“亮牌”管理,獲得命名的村(社區)應在村(社區)顯著位置,設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標識,增強群眾榮譽感和責任感,接受社會監督。


五、全國201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贏得群眾好評

  司法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全國普法辦結合今年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重點工作,組織評選年度法治人物,王紅星、章聯生、韓大元等人獲得“201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榮譽稱號,覆蓋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全面依法治國的各方面各環節,以及法學研究教育、公共法律服務、基層黨政幹部、律師等各行各業的代表。12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綜合頻道和社會與法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專題節目,引領全社會樹立憲法權威。


六、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常態化制度化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2月21日,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把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作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重要步驟,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採用網上觀看庭審視頻或到法院現場旁聽等形式,安排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同時在中國庭審公開網、中國法律服務網、智慧普法平臺(中國普法網)上開設專區(專欄),遴選適合國家工作人員觀看的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等,在平臺上予以推薦發佈,供各級國家機關選擇安排旁聽庭審工作。


七、“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通報表揚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11月6日,全國普法辦印發《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1229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1200名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予以表揚。近年來,在各級黨委、人大、政府的領導和監督下,各地、各行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七五”普法規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大力推進“七五”普法規劃的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全國普法辦要求受表揚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更好地發揮典型示範帶頭作用,在普法工作中再創佳績。


八、“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公佈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為充分發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作用,2019年12月,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開展了“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推薦評選工作。經過評選,教育部《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的探索與實踐》等10個案例入選,從不同方面詮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創新做法。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要求各地認真學習先進經驗,不斷創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提升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九、“智慧普法”平臺上線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2019年11月,中國普法網正式升級為智慧普法平臺。平臺包含智慧普法網站、智慧普法APP、學法考試系統、全國普法依法治理信息管理系統,為用戶提供符合移動互聯時代特點的多種使用渠道,充分發揮普法平臺的智能化與便捷性,定期形成數據分析報告,探索進行用戶畫像,推動實現智能、互動、精準普法,打造從法治宣傳到法律服務的完整平臺。


十、第三屆“我與憲法”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圓滿結束


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十件大事


  以“維護憲法權威 禮讚我的祖國”為主題,把鏡頭對準普通群眾,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反映大時代,共徵集了1.7萬件作品,經過初評、複評和定評,評選出217件獲獎作品,在江蘇省崑山市舉辦了頒獎禮,評選出的20個優秀作品,向全網推送。會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組織攝製了《人民的憲法》宣傳片,以文獻資料、實地拍攝等方式,多媒體、多角度立體呈現憲法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結合學習宣傳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宣傳憲法的重大意義和豐碩成果。12月24日,宣傳片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