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文|冀城晨光

朱圉山橫亙於甘谷城西三十餘里,山體陡峭如削,崖壁呈硃紅色,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在綿延幾十裡朱山崖壁上,人們穿鑿出眾多石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甘谷石窟文化長廊,是絲綢之路上耀眼的珍珠。馬務寺石窟便是甘谷石窟之一。

一、馬務寺

馬務寺石窟,位於甘谷縣城西馬務寺村,距城十五華里。馬務寺自古為交通要衢,漢唐絲綢之路通達西域,明清驛路暢行陝甘,“貢道開西域,星軺達帝鄉。”(清邑令蔣薰)商賈雲集,文化薈萃。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晨輝中的馬務寺石窟

馬務寺村,得名於村南馬務山。清志雲:“馬務山,邑西十五里”,因山岩呈紅褐色,又稱丹崖山。馬務寺西側有水流出注入渭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稱其為“安蒲溪水”,清代以來稱為馬務溝,清志雲:“馬務溝,邑西南十五里。

可見,明清以來,馬務寺名稱已經確定,山名、水名、村名皆以馬務命之。清代在此設馬務鋪,“馬務鋪,西十五里。”馬務鋪,“夫鋪司步置文報”鋪,負責傳送文報,也有駐兵以安民守備。馬務鋪與十里鋪、二十里鋪、三十里鋪等組成了清代驛路機構,並形成了市集馬務裡。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馬務溝,《水經注》“安蒲溪水”

清代資料中只提到“馬務”,而非今天所稱“馬務寺”,這又是為何?清志載:馬務山,“上有金仙寺。”“金仙寺,西十五里,明洪武年建。”洪武年間(1328—1398),在馬務山上建金仙寺,故明清以來馬務逐漸變成馬務寺,概因山寺合稱,地名也隨之變更。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今金仙寺山門

馬務寺之名雖自明清以來約定俗成,其實包括黃、梁、艾三村。據清志:

黃梁家莊,在縣城正西十里鋪西北,距城十五里。一百二十四戶,五百五十七人。 艾家莊,在縣城正西十里鋪西北,距城十七里。九十六戶,四百四十人。

史料中還提到,兩莊均有土地祠各一宇,艾家有初等小學堂一所;黃梁家莊飲用泉水,艾家莊有井四口。至今,艾家村保留了與井有關的地名,比如後頭井等。

馬務寺之名是馬務與寺的合稱,是明清以來人們約定俗成的產物。今天馬務寺名稱已經具有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包括馬務山石窟寺、金仙寺等宗教文化遺蹟,其中最具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當屬馬務寺石窟。

二、馬務寺石窟

馬務寺石窟,開鑿在渭水南岸馬務山北麓。山下有通廣渠繞流而過,亦有316國道貫通東西。登山北顧,田疇交錯,村莊毗連,冀川風貌盡收眼底。恰如邑令蔣薰詩云:“

極目朱川外,村煙帶夕陽。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馬務寺石窟東顧冀川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馬務寺石窟西眺朱圉

自馬務寺西麓石階而上,山路曲折迂迴,沿途丁香掩道,榆柳成蔭,登高至百五十米處,方見石窟寺山門。山門西望朱圉,石窟東西呈“一”字形排開,穿鑿於陡崖峭壁之間,懸壁而建,奇險無比。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馬務寺石窟,舊有洞窟70餘個,現存洞窟34個,其中較為珍貴的明清洞窟三個,自西向東依次編號為1號窟三官殿窟、2號窟觀音殿窟、3號窟玉皇殿窟。

01

1號窟三官洞

三官殿窟,位於山門東側30米處,方形窟,窟高3.6米,深2.6米,寬3.2米。窟內塑堯舜禹三聖坐像,像高1.6米。堯舜禹是上古歷史傳說中的三位先王,自東漢以來被納入道教神系,尊為天官、地官、水官,稱為“三官大帝”,“三官帝君”。無獨有偶,據清志記載,清代甘谷西關就有三官廟,“三官廟,西關,順治二年(1645年)建。”(清鞏建豐《伏羌縣誌》)這說明清代甘谷三官信仰比較普遍,已經融入民間信仰體系中,馬務寺石窟三官洞則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塑像風格。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02

2號窟觀音洞

三官洞東50米為2號窟觀音洞。舊時只有咫尺小徑可通,山勢極為險峻,橫截面呈“凹”字形,抬頭望天,如同矩尺量天。山重水複,別有洞天。山坳間有一山泉,婉如鑲嵌在山間的寶石懸於半空,豈非銀河滴翠?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觀音洞,方形平頂窟,坐南朝北。高2.5米,深2.2米,寬3.5米。窟外為現代補修窟簷。窟內正中塑觀音像,高1.5米。觀音坐於蓮花座上,左手施觸地印,右手施無畏印。身後有壁畫繪竹林,東西兩側繪“觀音救八難”壁畫。據《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循聲救八難:水難、火難、風難、鬼難、刀難、刑杖難、囚難。人們有難時,可默唸“南無觀世音菩薩”,則觀世音菩薩會感應垂化。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觀音洞兩側壁畫下部已經漫漶,今存上部4幅壁畫,生動精美,具有清代風格,較為珍貴。

03

3號窟玉皇洞

玉皇洞位於石窟最東處,距觀音洞20米。方形窟,坐南朝北。窟外為現代砼木結構簷口。窟高3米,深2.3米,寬3.6米。正中塑玉皇大帝像,坐像高1.7米,頭戴寶冠,正襟危坐。東西兩側塑二童子,分別持令旗、印、劍等物。東壁清代壁畫保存完整,繪道教眾神像立像,十分精美,彌足珍貴。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三、馬務寺石窟的歷史價值

01

開鑿年代

馬務寺石窟現存洞窟基本為明清之際遺存,對此方誌有明確記載,“馬務山,邑西十五里,上有金仙寺。

”“金仙寺,西十五里,明洪武年建。”至遲在洪武年間(1328—1398),山上已經建有石窟寺,這已被石窟遺存充分印證。據近年新撰《馬務寺石窟碑記》:“開鑿年代不晚於唐代,距今一千餘年矣。”到底有沒有根據呢?

馬務寺石窟現存洞窟已經無法看到明清之前的風貌了,但從開鑿印跡以及在甘谷石窟中的地位等因素考慮,其始鑿年代應該早於明清,上至唐宋之際,也不無可能。後世屢經兵燹,石窟方遭毀壞。清志中曾言,甘谷石窟“地皆俊險,穿石穴居,前人避兵於此。”馬務寺石窟亦是如此,每逢兵亂人們便上山進窟避難。

老人們講,民國初年白朗起義後,西征甘肅,兵指馬務,與民交惡,村民躲進馬務寺石窟,據險而守。有亂兵奔襲石窟,村民在山門處用標槍還擊,刺殺三人,擊退亂兵。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類似事件,在甘谷歷史上並不鮮見,可以說,一部甘谷石窟史,又是一部鬥爭史。

02

歷史定位

馬務寺石窟群窟羅列,祠宇儼明,在甘谷石窟史以及宗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甘谷位於絲綢之路沿線,東西方宗教文化交流頻繁,馬務寺石窟即佛教文化傳播的產物和印跡。馬務寺石窟有其獨特性,更具有甘谷石窟的普遍特性,即始於唐宋佛教文化傳播,盛於明清儒釋道三教合流。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馬務寺石窟便是明清時期釋道並存共融的石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的精神。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石窟群中段有一洞窟,原窟為佛殿窟與僧房窟二窟相連,東側僧房窟窟門石楣上陰刻“棠芹偏洞”四字,當屬明清之際修行信士所居,寥寥數字,飽含豐富的文化氣息,對於其主人,留給後人無限遐想,讓人們肅然起敬。

棠芹偏洞——甘谷馬務寺石窟

今天的馬務寺石窟,迎來了新的盛世,煥發了新的生機。總有一些人守護在這裡,他們堅守的是古老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