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也能拿下國家專利!裡水80後勞模如何修煉成“發明家”|致敬勞動者③

焊接也能拿下國家專利!裡水80後勞模如何修煉成“發明家”|致敬勞動者③

2020年佛山市南海區勞動模範、先進勞動者和先進集體名單于近日公佈,60名個人獲表彰。其中,6名裡水先進工作者獲此殊榮。在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裡水君與你一起閱讀這些裡水先進工作者的事蹟!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7年間從一名普通維修員

成長為主任工程師

帶領團隊完成多項自主研發創新項目

擁有5項國家發明專利申請

獲市區多個行業的技術能手

技能人才稱號……

今日,裡水君帶你閱讀

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設備主任工程師

劉基洋的故事

他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發明家哦

裡水勞模故事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等領導批下方案,生產線智能監測系統馬上可以升級雲功能了!”在志高的大城工匠室內,記者見到了劉基洋。一年前,在這裡,他帶著團隊,利用一個月的工餘時間,研發出生產線智能監測系統,實現了流水線生產數據化,大大提升了統計效率,如今他正計劃推動系統上雲端,實現雲控制後全面應用系統。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7年間,劉基洋從一名普通維修員成長為主任工程師,他日復一日推動精益生產,在解放生產力中不斷成就自身價值。劉基洋認為,作為大城工匠,他就要不斷“傳承”和“創新”,在技改路上勇突破。

1 通過技改解放生產力

劉基洋是一個不善言辭、靦腆憨厚的80後,在志高工作的7年間,他不斷學習,在工作中不斷髮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逐漸從一名一線維修員成長為主任工程師,也成為了以設備技改項目不斷解放生產力的“發明家”。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完成了生產線智能檢測系統、空調裸機搬運機械手等項目等多項自主研發創新項目;主導技術改造,為企業創造和節省近千萬的經濟效益。其中,線體精益技改項目的成功,使得設備故障停線率從10%下降到5%,設備故障時間同比下降50%,車間單條生產線生產效率由180臺/小時提升到220臺/小時,提高22%!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這一切都離不開劉基洋對技改的專注及其始終如一的“工匠精神”。例如商檢房小車跳電問題,是車間生產和設備維修的難點和痛點,怎麼解決這個難點?

他通過一個月在現場對小車跳電問題進行觀察、研究分析,找到了問題的癥結:碳刷與導線連接處接觸不良,於是提出採用一體式碳刷解決小車問題的方案。又經過連續3個月的跟蹤對比驗證,小車的跳電故障率從20%下降到5%,證實了採用一體式碳刷方法可行。

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劉基洋就這樣細心發現了車間裡很多的技改問題,從每一處細節著手,日復一日推動精益生產,在解放生產力中不斷成就自身價值。這些年來,由他主導的技術改造項目16個,為公司創造和節省經濟效益近千萬元,而他個人擁有5項國家發明專利申請。

2 開創公司自主研發設備先河

“讓工友們幹得再舒服點,讓生產效率再高一點。”這是劉基洋推動技改項目的出發點。2018年,他發現當成品室外空調機生產完成後,要把空調從工裝板抬到紙底託上,一臺空調淨重大概30公斤左右,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合力完成,工作強度大、員工流失率高。為此,劉基洋開始研發可以代替這個人工搬運的設備。

由於首次嘗試自行設計和製造設備,劉基洋研發團隊力求穩,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敲定。劉基洋介紹,例如裝配時孔位尺寸出現偏差,造成無法裝配;返工重新加工影響進度,只能自己用銼刀手工不斷地打磨直到裝配成功……最終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機械手機械部分的安裝。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為了保證機械手的精度準確到0.01mm,劉基洋放棄了國慶假期,加班進行機械手的調試,通過不斷的模擬運行,最終保證每次機械手運行均達到0.01mm的精度。第一套機械手從設計到安裝和調試共用了4個月時間,他成功開創了志高自主研發設備的先河,既為公司節約5萬元的人工費用,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降低了採購設備的成本約15萬元,還為公司創造了20萬元的經濟效益。

3 分享技改經驗 傳承工匠精神

每天在車間裡來回巡查,對損壞的設備及時維修,對好的設備勤加保養,對正在進行的技改項目不斷研究優化,構成了劉基洋車間工作的主旋律。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等領導批下方案,生產線智能監測系統馬上就可以上雲端了!”近期,劉基洋又有新動作,他正跟公司申請將之前研發的生產線智能監測系統升級雲功能,監測系統不僅能自動化,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遠程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從製造到智造,不是單純靠一個人手藝好就可以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好沒用,得需要團隊。”在劉基洋看來,每一個技改或研發都離不開同事的支持,單靠他一個人是實現不了系列的創新與突破。

作為主任工程師,他也樂於把學習和維修過程中領悟到的新知識新經驗分享給團隊成員,帶領他們累計完成了150臺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調試,且全部投入正常使用,共節約用工50人,減少用工成本約200萬元。

作為南海大城工匠,劉基洋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傳承”和“創新”,就是傳承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把職業技能做到極致的精神;就是要打破常規,要敢於創新,要善於創新,不斷創新,追求職業技能的極致,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和境界。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致敬勞動者①|43歲辭掉國企工作,下海創業,這位裡水勞模活成勵志榜樣

致敬勞動者②|入行28年,制定200多個標準,裡水勞模成中藥“指紋圖譜”領頭人

-----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

回覆關鍵詞看乾貨身份證 | 港澳通 | 保障房 | 通行證

電動車上牌 | 疫苗預約 | 賢魯島 |裡水史

焊接也能拿下国家专利!里水80后劳模如何修炼成“发明家”|致敬劳动者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