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敵而是你的好友

我們不想讓糟糕的話題顯得那麼糟糕、負面情緒化、戾氣重或者有點ElectronicNegative,但有些不太平的現象也不應且無法被粉飾,只可能適當解救。對於這代人而言,

Disco是一個被嚴重黑化和不被所有人恰當理解的音樂類型。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David Yandrin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下在十年前、十幾年前,很多人會將一些Itao Dance、Eurodance、Hands Up曲目,無論是高質量的或者低質量的均稱作Disco音樂(迪斯科音樂),好像有種把Disco音樂理解為“所有跳舞音樂”的使用錯覺。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Vector Stock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如今這種情況好上了許多,不對電子音樂、跳舞音樂文化研究得那麼深的樂迷更傾向於把各種沾邊的類型稱作“電音”、不會再把各類Dance、各類House、各類Trance甚至是Techno均往“Disco”名詞內堆疊,可怕的是人們習慣將各種負面評價一股腦丟給Disco。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Workout Music Sourc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但對於Bounce的世界來說,“強行誤分至Disco”的現象得到了延伸,或者現在喜歡Bounce的這批年輕的舞客們繼承了當年「什麼電子音樂都亂分為Disco」的儀式。今天這篇文章,也真是希望有限地幫助需要被幫助的讀者們,

起碼儘量把Disco和Bounce區分開。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Instagram Model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文中的Bounce是指在EDM後誕生的某種子流派,故事起始於Melbourne Bounce,後衍生出Minimal Bounce、Electro Bounce、UK Bounce、Psy Bounce、Hard Bounce等Sub-Genres(部分子類型的概念不夠清晰),還有一種被中韓兩地活動主辦方力推的簽名化新名詞:Korea Bounce。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amazing.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而還有另一種Bounce Music概念出現在Hip-Hop Music中,但實際上與EDM派生的Bounce Music無關。為做字面上的區分,我們可以將Hip-Hop內的Bounce叫作Hip-Hop Bounce、Bounce Hip-Hop或是更為受公認的New Orleans Bounce。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Four Three Boiler Room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本質上,我們認為任何一種EDM派生子類型或其它電子音樂派生子類型在不同的舞池時代爆紅都會是有理有據的,Bounce也一樣。但來自韓國江南區的Bounce派對被複制到中國後莫名其妙地把Bounce和Disco調包,推行“韓國Disco”之說,確實就有點無理取鬧了。甚有些Eurodance奇特地被稱作“韓國Disco”,也是無意反了Euro Disco的歷史。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生怕有自詡“Disco愛好者”的“Bounce愛好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給親愛的大家舉個道理一致的例子:某年某月,Hardcore在中國突然火了起來,一眾個人或公司開始投身到Hardcore派對的舉辦中,但一致把這些派對叫作“中國Trance派對”,這奇不奇怪?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Instagram Model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一班一輩,現在的Bounce領域常有此事發生,Bounce主辦方們明明就在舉辦Bounce派對,非要到處宣傳這是Disco派對。樂迷圈層也令人撓頭,明明喜歡Hardcore,卻一個個說自己喜歡的是Trance,不是說Hardcore和Trance誰比較好的問題,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Bounce & Bass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概念上已言之鑿鑿,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對這類音樂進行對比。以一首經典的Melbourne Bounce《TJR - Bounce Generation (Original Mix)》為例,

幾乎算是六年前Bounce巔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同樣,筆者再找一首經典的Disco曲目作為例子,《Van McCoy - The Hustle》,發佈於1975年4月18日,當年在各種排行榜斬下佳績,且Disco風味相當純正。將兩首曲子一對比,讀者們都很聰明,肯定不覺得它們是一種東西。

為了和平地、友愛地、團結地、尊敬地幫助各位“韓系Bounce”樂迷,在此多放一首Disco單曲,請不要介意為Disco舉出的例子更多。1977年發佈的Disco大作《Donna Summer - I Feel Love》影響了Moog合成器和後來的許多電子跳舞音樂甚至是流行、搖滾音樂。

如果硬要說Melbourne Bounce及其它Bounce子類型,與Disco Music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最多擠出以下幾點:⒈均屬電子音樂,用的都是電子音色,都使用了合成器;⒉都能夠寫入電子音樂發展歷史中;⒊在歷史上有非常間接的祖譜交集,算是隔了好幾輩的遠親。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除以上三點外,我們誰都沒有理由將那些Bounce音樂或各路以Off-Beat Bass音色作主配器的曲目強行稱作Disco。制止這類行為繼續傳播不是任何負能量舉動,相反在整個舞曲文化內是絕對正義的正能量。好比如果孩子分不清牛排和雞排,家長難道沒有教導責任嗎?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Instagram Model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結語。無論是Bounce還是Disco,如果質量過關,都會有它們的客觀受眾空間,也有權被喜歡它們的人所傳媒。但要把兩種相差甚遠且無太大關係的音樂畫上等號,就不是那麼勵志了。進一步區分兩者還需多聽音樂、多做了解,別“曲皆Disco”,負面網絡紛爭自然就少了。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圖片來自SIKEDOPE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

文章版權歸《電子音樂資訊》品牌方所有

Disco Music不是你的宿敌而是你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