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昨天我們說到了張居正,他為了自己臉面搞掉了他的學生。他的學生不僅沒腦子,成績還不好,但是他的運氣還行,畢業後就分配到了遼東,成了一名御史之,在明朝,御史可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工作,只要積極向上,說不定幾年後就能做成一名大官,俸祿也很多,還很容易。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但是他的學生就是想要作死,就是想要積極向上,他想要進取了,於是在總兵李成梁打敗蒙古的大兵時候,回頭把消息放出去,並且還提前告訴了皇上。本來這個消息應該由當地的巡護去向皇上報告的,可是他為了顯露自己,就搶先報告了朝廷。我等到巡撫去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皇上的時候,誰知道人家早已經知道了,自討沒趣的回去了,氣得這個巡撫大顫,所以當時根據認定辦法站爭勝利了,必須由當地的巡撫報告,所以他搶了他的活兒,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想讓他有點活的不耐煩了。但是還沒巡撫,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去找他的事兒。張居正首先先找到他,將他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然後很多次因為這件事,當著許多人面批評他,但是他的這個學生就是不腦子還是比較愚鈍的,然後一氣之下將他告到了皇上那裡。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這事兒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從自古至今,從來沒有學生去罵老師的,也沒有學生去告老師的狀呢。所以它也是起了一個表率,也正是因為這個表率,當時張居正也十分的丟臉,於是想要辭職回家。當時皇帝一聽那怎麼行呢?如果大明朝少了他,豈不是都亂了。之後的事大家都清楚的,就是按流程將他的學生把它送到充軍的地方,就是突然被張居正攔住了,因為這畢竟是自己也是學生,所以還是要從輕處理的,讓他回家種地去吧。然後他就回去家鄉做一個平民百姓,但是這件事還沒完,當時的巡撫經過自己五年的努力,找到了他貪汙的證據一事他人只能將她從家鄉哭了起來,再次送往充軍的地方,這就是得罪張居正的下場。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從張居正到時候大官之後手裡有權有勢,那天起他就認定了一個理念,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具體來說只要敢擋他道路的,不服從,有意見的通通都要搞掉。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然後張居正最後一個搞掉的是一個很有分量的對手,這個對手就是他當年的盟友。當年他下令關閉所有的書院,這是一個策劃的開端。折騰了幾年後,皇帝也他是信任的大臣,也老實了,就在他自以為沒有人能阻擋他腳步的時候,一個新的敵人又出現在他的面前。而這個敵人不同於之前,因為他不是一個人,甚至於也不能算是個人,而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團隊,它的名字叫做書院。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書院自古以來,歷史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它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形式,流傳了好幾百年。他應該算是古代意義上的大學,不過當時最古老的大學就是歐洲首先建立的,他們教的全部都是一些神啊鬼啊的學問。其實這都是一幫職業文盲,騎著馬,提著長槍到處衝,能讀懂拉丁語的人,把這隻手指頭也能數得過來,所以最早的大學不是做什麼學問,不是讓學生學習的。

他信奉著上天下地唯我獨尊,卻心大寄大明,世人皆是敬佩

再加上中國的書院也是有始有終的,挖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似乎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到了清朝末期也都是書院停下來整改整改,或者是江蘇院裡學習的書籍換成當時封建統治者尊崇的書籍罷了。所以張居正最後的一個敵人就是書院,他之前非常推崇它,而現在卻又制止它的發展。可見他無時無刻都是為了自己和朝廷著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