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今天,小編想與大家聊一個話題,就是古代人是怎樣交友的。他們交友的標準是什麼,對待朋友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對於當今這個社會,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借鑑,從而為自己的交友定出一個大致的標準?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鮑叔牙、管仲兩人其實在年輕的時候兩個人就認識了,不只是認識,他們還一起合夥經商。鮑叔牙出錢,管仲負責經營,賺到的利潤兩人各一半。對於當時家境貧寒的管仲而言,可是天大的好事。果不其然,管仲對這件事極為看重,在經營的過程中十分上心。管仲的能力和認真態度,鮑叔牙看在眼裡,非常滿意。漸漸的,對於生意鮑叔牙不在過問,任由管仲來搭理,平日裡他也很少去過問。當年底盤點的時候,盈利頗豐。不過分配時,管仲並沒有履行當初的承諾平分利潤,而是自己拿了六成,只給鮑叔牙分了三成。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這件事被人捅到了鮑叔牙那裡,認為管仲不守信言,明明各自一半,他卻暗自多拿。對此,鮑叔牙不但沒有發脾氣,反而告誡對方以後不要再提,為管仲解釋說他家裡窮,需要的錢更多。此事就這樣過去了,他們繼續合作經商。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兩人合作久了,對於管仲,他的能力和才學鮑叔牙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後來,鮑叔牙將他調到自己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可對於很多棘手的問題,管仲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往往看似有道理,卻不合時宜,很難真正落實。對於管仲的才能,鮑叔牙的家人們表示出了質疑。對此,鮑叔牙一笑而過,還替管仲辯解,勸慰自己的家人說道:“人們時常看到有些人,在有利於自己的環境下發揮出才能,大家都認為這人很有才能。有的人,在不利的情況下,有時很難發揮才能,大家就覺得這人可能徒有其表。當年姜太公沒遇到恰當時機是,也不過是個在渭水邊上釣魚的老頭罷了,可一遇到時機,卻完成了協助武王伐紂這樣的功業。”對於家人質疑管仲怎能和姜太公相比,鮑叔牙只是一笑,已有所指的告訴家裡人,管仲之才,與國家言,不在姜太公之下。勸誡家中人以後不要在議論,於是家人便不再多說什麼了。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管仲本人也做過一些小國的官吏,也幫助小國帶兵打仗,可每次都被打敗,把一些小國國君氣的直接把他轟出了國家,不允許他再踏入。再後來的事情,鮑叔牙決心追隨當時的齊國公子小白,可管仲選擇侍奉的對象卻是齊國另一位公子,公子糾。齊國內亂,鮑叔牙追隨小白,管仲則是跟隨侍奉的公子糾一起,各自逃亡他國。當齊國內亂平定,先一步回到齊國的公子小白成為了齊桓公,也率先帶領齊軍擊潰了正要趕回國內的公子糾和護送他的魯國軍隊,逼著魯國國君處死了公子糾,並且將管仲綁了交給齊國。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在這個過程中,管仲曾經用弓箭差一點射殺了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對於管仲此人,齊桓公心裡著實不爽,幾次想要除掉他。鮑叔牙力勸齊桓公,不僅不要殺害管仲,還要重用此人,說他之才,在自己與高榽才能之上。齊桓公直接打斷鮑叔牙,說:“有你和高榽在,治理齊國沒問題,寡人可不需要什麼管仲。”顯然,齊桓公的氣還沒消,鮑叔牙為此絞盡腦汁。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第二天鮑叔牙再次拜會齊桓公,直接問道:“大王您是打算只治理好齊國就滿足呢了,還是打算得到天下。如果只要治理好齊國這一畝三分地,我和高榽足可以勝任。可若您的志向是爭奪天下,那麼管仲此人就是您最好的幫手,有太在,齊國就有資格問鼎天下。”果然,齊桓公心動了,最終被鮑叔牙說服,啟用了管仲,齊國也很快從內亂中走出,國家也逐漸在管仲、鮑叔牙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強大起來,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小編認為,古代有格局和思想的人,對於交朋友這件事,既嚴格又寬鬆,只以一條做為最基本的衡量標準,那就是欣賞。只要是欣賞的人,多數情況下都能成為朋友。其次,當他們將對方視為朋友的時候,會以做人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對待朋友,即誠信坦誠。同時,他們的智慧,往往表現在對人性的寬容上。比如管仲在和鮑叔牙一起經商的時候,管仲沒有按照約定,兩個各分一半的盈利,而是自己分了三分之二,只給鮑叔牙三分之一,鮑叔牙在知道後卻很體諒管仲,這就是對一種對人性的尊重與包容。一來管仲家窮,跟更需要錢。二來,在觀眾看來,鮑叔牙雖然出資,但一直是管仲搭理生意,受苦受累的也是管仲自己,鮑叔牙完全是當撒手掌管。他分三分之二,鮑叔牙分三分之一,在管仲看來才是合理的。這就是人性,不是單純的對錯或信譽,對此,鮑叔牙看的很透徹、也很開明,也正因為如此,兩人一直合作的很好,關係也很親密,一生都是摯友。

古人交友不僅看重以誠相待,而且看重他是否對人性有足夠的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