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超市裡買回來商品或是外賣需不需要消毒?


揭秘!超市裡買回來商品或是外賣需不需要消毒?


超市裡買回來商品或是外賣食品需要消毒嗎?


專家說,也許是時候重新考慮一下了,尤其是如果額外的工作增加了你的日常壓力。就連美國FDA也再次強調,感染這種病毒的風險並不大。

FDA最近在推特上寫道:“我們想向你保證,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人類或動物食品或食品包裝與COVID-19的傳播有關。”

勞埃德(Jamie Lloyd-Smith)是從事唯一一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該研究分析了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可能在各種表面停留多久。

儘管他的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可能在紙板上存活長達24小時,在金屬和塑料上存活2到3天,但勞埃德卻懶得去擦自己的雜貨或外賣。


揭秘!超市裡買回來商品或是外賣需不需要消毒?


勞埃德說:“我自己不會這麼做。我在拿食品雜貨和打開包裝的時候,我認為我的手可能受到了汙染,我確保在這一過程結束後,我會徹底清洗我的雙手。”

研究冠狀病毒數十年的病毒學家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博士也不太擔心。

威廉姆斯說:“就我個人而言,現在我們有時候在家做飯,有時候叫外賣。我們不會把餐館送來的食盒擦一遍。”

勞埃德說,因為有人來把足夠的病毒儲存在食品雜貨或外賣容器裡的幾率很低,“我認為這是一種假設的風險。”

“所以,是的,我很小心,我會洗手,但我不會把它當成放射性物質來處理。”

勞埃德說,如果這個人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很高,比如老人或免疫系統受損,他的建議可能會改變。

他說:“對於不需要冷藏的食品雜貨來說,一個合理且易於實施的預防措施是,在拆開它們之前,讓它們放置一天或更久。“這將大大降低汙染水平。”

我們怎麼會如此關注食品雜貨?

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對病毒通過表面傳播的擔憂始於3月底。

“研究顯示,在實驗室一定條件下,病毒在氣溶膠裡能存活長達三個小時,在銅表面四個小時,在紙板上24小時,塑料和不鏽鋼兩到三天,”勞埃德說。

勞埃德說,這項實驗沒有考慮到其他可能有助於滅活病毒的因素,比如陽光、消毒劑或觀察不同濃度的病毒,所以他們發現的數字並不是金科玉律。

食品安全專家本傑明·查普曼(Benjamin Chapman)對此表示贊同。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農業與人文科學系教授查普曼說:“這裡面沒有什麼神奇的數字,因為溫度很重要,溼度很重要,有多少病毒被放進去很重要。”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兒童醫院兒科感染性疾病部門的負責人威廉姆斯(Williams)說,與諾如病毒或俗稱的郵輪腸道病毒相比,SARS-CoV-2的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迅速減少。

在研究中,病毒在8小時內在紙板上下降了100倍。“這意味著99%的病毒在8小時內消失了,不鏽鋼和塑料也是如此。”

“然而,諾如病毒可以在無生命物體的環境中存活許多天,”威廉姆斯補充說。“所以你可以在一次郵輪遊中感染諾如病毒,然後下一次郵輪遊,我住在你的船艙裡,我也可能感染諾如病毒。”

洗手是關鍵

專家們說,在任何可能接觸到冠狀病毒之後,更重要的是要養成正確洗手或對你的手消毒的習慣。

不要去擔心病毒會持續多久。查普曼說,你只需要正確地洗手或者一旦你從雜貨店或外賣食品回家,使用洗手液。

查普曼補充說:“只要每個人都洗手,新冠病毒幾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威廉姆斯說,如果你仍然對食品汙染的風險感到緊張,那就去使用消毒溼巾擦外包裝吧。

“還有人用吊帶來繫褲子呢,對吧?”威廉姆斯說。

“所以,如果人們擔心病毒從食品雜貨和外賣中傳播,只要小心地從外面的袋子裡取出裝食物的容器,扔掉外面的袋子,然後用一點洗手液或肥皂和水。但是,通過這種方式感染病毒的幾率仍然非常非常低,”威廉姆斯補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