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低調地影響中國千年書法的“瘋子”

一個低調地影響中國千年書法的“瘋子”

楊凝式《韭花帖》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楊凝式韭花帖》羅振玉藏本

——黃庭堅

這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讚揚五代時書法家“楊風子”——楊凝式的詩句,楊凝式經典代表作《韭花帖》的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集敘》的筆意,被稱天下第五行書。

《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釐米,寬28釐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內容是敘述午睡醒來,腹中甚飢之時,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常可口,遂執筆以表示謝意。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清乾隆內府藏本 無錫博物館藏

《韭花帖》不僅字體,用筆有蕭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打破了行書行距與字距都不大的舊格局,一些字甚至超出結字常規,或左右錯位、或上下不齊、或頭重腳輕,或疏,或緊……然而一切出於自然,毫無造作之氣,顯示出一種空靈淡遠的美。通篇形態宛若一個閒雅奇士,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雅逸風流,沉靜自若。散落的布白與平中寓奇的結體,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蕭散閒適的心境躍然紙上。無論是從書法本身,還是文字內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這種散淡的心境。楊凝式被視為歷來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內府藏本,今藏無錫博物館,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裴伯謙藏本,見於《支那墨跡大成》,今已佚;一本為羅振玉藏本。據考證,三本中只有羅振玉藏本為真跡。此帖歷來作為帝王御覽之寶深藏宮中,曾經入宋徽宗宣和內府,和南宋紹興內府。元代此本為張宴所藏,有張宴跋,明時歸項元汴、吳楨所遞藏。乾隆時鑑書博士冒滅門之罪,以摹本偷換,摹本留在宮中,即為清內府藏本;真跡後來流入民間,清末為羅振玉購得收藏,今不知所在。

楊凝式《韭花帖》版本對比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以下局部對比,共7幅。所有圖片使用相同的比例,即字大小相同。

因兼及收藏印,故圖片大小不同。

對比圖7-1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2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3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4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5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6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對比圖7-7

一个低调地影响中国千年书法的“疯子”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楊凝式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而且他那自出新意的作品,絕俗的書法品格,深深地影響了宋朝的書壇鉅子。比如“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從書法史的大局看,他是唐宋書法相承而趨新的轉軸人物。

這就是楊凝式,一個低調地影響中國千年書法的“瘋子”。

聲明| 圖文來源網絡,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文僅代表原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佈後的三十日內與書藝公社聯繫。

END

2020年1月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