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記石屏縣莫測甸村彝族文化傳承世家普璋開家庭


石屏縣哨衝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有一位叫普璋開的彝族學者,1995年從紅河州民族研究所退休後,本來可以養花弄草,或含飴弄孫。但他卻回到家鄉石屏縣哨衝鎮莫測甸村,選擇了一條挖掘整理、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的辛勞之路。普璋開退休25年來,傾盡精力和心血,一直默默傳承著彝族文化。對南部方言彝文的規範和老彝文的傳承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在普璋開的辛勤培育和四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普家在彝族文化,特別是畢摩文化的傳承方面成為了當地的典範,在石屏縣北部山區可謂是廣為人知。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夫婦育有兩子四女,他一直以來都希望子女能夠好好學習彝文,將彝族文字和畢摩文化繼承下去。其嚴謹的治學態度不僅成就了自己在彝族文獻整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而且深刻影響了子女。子女在父親普玉發畢摩和他的指導下學習彝文,翻譯整理文獻,抄寫畢摩經書。如今,普家有普江、普照兩個畢摩文化傳承人,目前都已有再傳弟子。次女普青華是當地有名的剪紙藝人。三女普梅麗、幼女普梅笑也都走上了彝族文化傳承之路。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的父親普玉發,生於1905年10月,卒於1989年5月。普玉發出生在莫測甸村,成長在異土他鄉。童年因家境貧寒,先後借住於坡頭甸舊寨普姓舅家和發白衝舅家放羊。他沒有正式入過學堂,但舅家世代出知書明理之人才,在親友長輩輔導下讀完了《四書》《五經》《大學》《中庸》等書。成年後回莫測甸故址與本村李氏(肖發妹)結婚,成家立業。普玉發不僅是一位勤奮好學,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而且還是一個善於總結和改革的人。他學會彝文後,在長期的從畢生涯中,綜合各地畢摩唱腔,集優美動聽、群眾喜聞樂見的唱腔為己所用。其次子普璋開為其收集錄制的唱腔就有17種,而其他的畢摩只會一、二種。他在綜合嗩吶吹奏曲調方面也是如此,他能吹奏的果臘調、唱明調、岔河調等10多曲調幾乎覆蓋原龍武縣全境。他還將複雜難解的易學中擇吉日、看風水等常用的內容挑選出來,列出表格,整理出易學易懂的工具書隨身攜帶學習。普玉發熱愛彝族畢摩文化,一生從事畢摩活動。他抄寫整理了大量的彝族畢摩經,還帶出了多名徒弟。其孫普江、普照也從小在他的教育和帶領下學習彝文、主持民俗儀式,從而成了當地彝族畢摩文化傳承人。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彝名烏圖阿普,1935年4月出生在石屏縣哨衝鎮莫測甸村。普璋開及兄長普家明從幼年開始便隨父親走村串寨,學習主持各種儀式,抄寫誦讀各類經文,長大後參加了革命工作。1983年其48歲時,雲南省要“規範彝文”,經石屏縣民委推薦,普璋開被省民委從哨衝供銷社選拔到雲南民族學院(現為雲南民族大學)培訓3個月後留在省民委從事“雲南彝文規範”。兩年後,他被調到紅河州民族研究所,開始走上了從事彝族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之路。通過努力,普璋開在彝族文字規範和推廣、彝族古籍整理和翻譯以及工具書的編撰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的研究成果對彝族南部方言古籍的保護和彝族文化的傳承,對彝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獻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1995年,普璋開按政策退休後,依然翻譯整理了大量的彝文古籍,為搶救和保護彝族文獻典籍作出了令人驚訝的貢獻。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的長子普照,從小在祖父的教導下學習彝文,學習各種民俗儀式主持,二十歲出頭就能獨立主持各種民俗宗教儀式。參與村裡每年的祭龍儀式以及其他的群眾性公祭儀式和表演活動。普照為人和善、彝文知識全面、誦經聲音悠揚動聽,得到了祖父的真傳,在石屏哨衝、龍武,玉溪峨山一帶深受群眾喜歡。他經常為村民的婚喪嫁娶、建房、修墳、立碑等民俗活動擇吉日、看風水,主持各類祭祀儀式。普照從1990年開始都參加了當地每十二年一次的 “德培好”儀式祭祀活動,並負責唸誦《招魂經》。2013年6月被命名為“德培好儀式”的“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還參與了《紅河彝族創世史詩》《紅河彝族道德經》等的翻譯釋讀工作。傳承有彝文經書四十餘卷,包括喪葬祭經《物查》《們查》《指路經》《招魂經》等,非喪葬祭經《祭龍經》《招作物魂經》《招福祿神經》等,以及《百樂書》、《佔病書》等民俗指導類經書和《諾音》、《創世史詩》和民間故事等。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的次女普青華,從小心靈手巧,特別對剪紙刺繡有濃厚的興趣。每當母親買回剪紙花樣,她都要仔細研究並嘗試剪紙,從而學會了剪紙藝術。久而久之,手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她針對傳統雙層繡法費時難繡的特點,她創造性地發明了單層繡花樣,解決了繡花者的煩惱。她設計了男子穿的毫子領褂、女孩穿的馬甲、迷你裙、小孩穿的青蛙肚兜、花腰小肚兜、小男孩戴的八角帽,以及各式各樣的包包、掛件等,讓越來越多的人迷上了彝族花腰刺繡。2010年6月,普青華被命名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同年被雲南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聘請為“特聘專家”;2011年4月,被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聘為特聘專家;2013年12月,被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中國•珠海)特聘為非遺專家。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的三女普梅麗,師專畢業後,從事過教師職業。由於在其長輩的影響下,從小就酷愛彝族傳統文化。參加工作後,轉行走上了彝族文化傳承之路。現在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工作。先後撰寫了《論州市級文化館的工作效能》、《全媒體時代紅河彝族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彝族尼蘇花腰刺繡方法概述》、《淺談彝族文化的消失與挽救》等10多篇論文公開發表。在非遺工作之餘,堅持彝文翻譯、整理、研究工作。參與編撰出版《雲南規範彝文彝漢詞典》,翻譯整理《紅河彝族道德經》、《綜合經》、《開祭經》、《宵夜經》、《指路經》等彝文經書。同時,普梅麗酷愛彝族刺繡技藝,所繡“花腰新娘服”參加 “2012首屆雲南民族民間手工刺繡暨十字繡大賽”並獲三等獎。其他作品也曾多次參加省州舉辦的相關展覽並獲得好評。


致力文化傳承彰顯民族情懷


普璋開的幼女普梅笑,2005年7月從雲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廣西河池學院工作。2013年調到紅河州民族研究所工作。2014年,編校出版《雲南規範彝文彝漢詞典》,彙編出版《紅河彝學研究文集(二)》; 2015年彙編《紅河彝族創世史詩選編》;參編《中國彝族畢摩人物誌》; 2016年參與翻譯古籍譯註《唐王記》,完成西南民族大學彝學中心課題《彝文經典文獻選譯》(紅河卷)編譯工作; 2017年,編撰出版《石屏彝族文獻家譜譯註》和《紅河彝族文獻目錄提要》;2019年執行主編,翻譯出版《德盆好祭經》;2020年參與教育部攻關項目《雲南彝族古歌整理與研究》。從2009年至今,公開發表的各項研究成果累計214.6萬字。其中著作類成果字數203萬字,學術論文成果18篇,字數11.6萬字。主要參與了三個省級和國家級課題。


畢摩,在彝語裡的字面之意是“有知識的長者”。畢摩學識淵博,在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播種等生產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彝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傳承者和保護者。數千年來,一代代畢摩人薪火相傳,譜寫了一曲曲根植於彝族群眾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觀念之歌,構成了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畢摩文化。但是,近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革,畢摩文化正面臨人亡藝息的邊緣,傳承與保護面臨著嚴峻考驗。今天,畢摩在多元文化的推動和交匯中,如何傳承和守護這份歷史文化遺產,需要每一個畢摩的努力。我們相信,像普璋開家庭一樣一代又一代的彝族畢摩,在古老畢摩經書裡孜孜以求。那麼,畢摩文化不但不會消失,還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作者:張進發,聯繫地址:石屏縣民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