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超大质量黑洞的困惑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这些神秘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因此很难被发现。事实上,人们只能根据黑洞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来探测它们。黑洞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和大小,从“小”质量的恒星黑洞到在星系中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恒星质量黑洞是大质量恒星的最终残余物,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0到30倍,根据目前的理论,它只能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形成。


消除超大质量黑洞的困惑

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11月发表在著名杂志《自然》上的一篇文章声称发现了一个黑洞,它的质量比太阳的质量大70倍。这引起了天文界的广泛关注。

这个黑洞系统,简称LS V+2225或LB-1,据称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个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和一个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组成,它们在80天内相互环绕,与行星环绕恒星的轨道非常相似。原始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显示了两个以不同方式移动的光谱特征:一个是属于恒星的清晰特征,另一个是更微妙的,被解释为属于黑洞周围的物质,从而追踪其运动轨道。根据以上现象,原作者得出了有争议的结论。

消除超大质量黑洞的困惑

比利时库鲁汶天文研究所的博士生迈克尔阿卜杜勒马西赫说理论告诉说:“如此巨大的恒星黑洞挑战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大质量恒星演化的一切,在这个质量范围内,当一颗恒星死亡时,它应该在不留下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完全毁灭,当然也就不会演化成如此巨大质量的黑洞。”

此后,利用弗拉芒资助的位于拉帕尔马岛(西班牙)的墨卡托望远镜的高分辨率数据,库勒文团队进行了几次模拟,得出结论认为,对该系统的原始解释实际上是错误的。

消除超大质量黑洞的困惑

迈克尔·阿卜杜勒·马西赫解释说:“当我们更仔细地检查可用的数据时,我们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似乎不太正确,也许第二个信号根本没有移动,但似乎只是因为恒星的移动。就像坐在火车上会有来自旁边火车移动的假像。”

研究小组很快对这一解释进行了测试,发现它确实能够重现观测结果,而无需系统中存在如此巨大的黑洞。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结果时,真是太激动了。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完全吻合,我们能够证明LB-1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样包含一个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萨那教授团队的另一名博士生茱莉亚·博登斯坦总结道。

消除超大质量黑洞的困惑

博士生阿卜杜勒马西赫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并解开了LB1中据称存在一个巨大黑洞的谜团。

至今为止,我们人类的最远足迹在月亮上,探测器到达过火星。而我们现在对宇宙的众多认识是基于我们现有知识通过计算机模拟而来,可以说,这不会与真实的宇宙现象100%吻合。科学家可以对各自数据得出不同的宇宙结论,但真实的宇宙现象只有一种,现在看来,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但相信随着我们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将来的某一天,关于黑洞、关于恒星的一切,或许会成为我们可直接感知的常识,那时,黑洞等也再无神秘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