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記者賈巖鋒報道 在今年大連一方引進的國內球員中,吳偉的名字最先被大家熟記了,原因是貝尼特斯對他的青睞——貝尼特斯曾表示,吳偉將是中國未來十年值得期待的中場球員,看好他的潛力。


出生於河南,青訓的大部分時光都在綠城度過的吳偉,經歷了中甲、中超的磨練後,2020賽季轉會到了大連人俱樂部。儘管由於疫情的原因使得他沒能馬上展現自己的身手,但作為貝尼特斯親自選中的球員,大連球迷都在期待吳偉的表現。


近日在大連人俱樂部的幫助下,記者對吳偉進行了採訪。採訪過程中吳偉對於足球的理解,對於很多焦點問題的看法,有著超越他這個年齡的成熟,也讓記者理解了,為什麼他能被貝尼特斯看中。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我看了一下你的資料,你是河南新鄉人,你為什麼選擇踢球呢?是受到家裡人的影響嗎?


吳偉:我的老家在河南新鄉,但是我很小就跟隨父母到鄭州生活了,所以我是在鄭州長大的。我踢球並不是受到家裡人的影響,是我自己的選擇。因為當時我家在小學劃片的時候剛好屬於鄭州特別有名的傳統足球學校鄭上路小學範圍,其實我在去之前父母和我都不知道那是足球特色學校,也是去了才知道的,當時選擇去那裡就是因為離家裡最近,父母接送方便。


你是鄭上路小學的啊,郜林和王上源都是那裡出來的,那裡這些年培養了不少國腳。


是的,就是那所學校,足球氛圍特別好。


那麼你去了之後是學校教練選擇你?還是你自己主動報名的?


去了學校的時候就看到了足球場,然後有人在踢球,我爸看我一直在看就問我是不是也想學足球,我說是。然後我爸就給我在足球隊報名了。我家沒有人懂足球,最初也沒期望我能踢多久,就是練著玩兒。


你們小時候的比賽多嗎?學習足球的氛圍是怎麼樣的?


我們小時候的比賽數量也不算少,但是肯定沒有現在的規範,不過整體來說也挺好的,整個學校都會營造一種比較濃厚的足球氛圍,不光是踢球,還有一些足球的知識學習,讓我們從多個角度認識足球。班主任老師對我們踢球也都非常支持和理解。


其實很多孩子在小時候踢球都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踢球與學業的衝突,作業寫不完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你當時是如何克服這個困難的?


因為我們學校是足球特色校,所以老師們都知道我們課後要訓練,回家比一般的孩子晚,所以能夠理解我們,當然也得正常完成學業,只不過有時候稍微晚一點兒,老師能體諒。最頭疼的其實是背課文,作業的話,自己寫完就完了,但是背課文這個需要家長考試簽字。


我媽媽就挺辛苦的,總得陪著我熬夜。有時候特別晚了我媽就讓我先睡,第二天早起叫我繼續背。到了學校如果背不好也會被留堂,然後背下來才能去踢球,鄭上路小學對學業抓得挺緊的,我也被留過幾次堂。後來我告訴自己,如果想堅持踢球,肯定就要付出更多辛苦,那之後就堅持著把課文都按時背下來了。


那你還真的夠堅強的。我在過去的採訪中遇到過很多孩子,都是因為總是熬夜寫作業,考試成績不好被找家長,最後家長堅持不住就讓孩子放棄了,你家人對於你這種執著是什麼態度?


我爸媽一直都很支持我,這點我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在我家裡從來沒有聽到過“不讓踢了,放棄吧”什麼的。雖然最開始我真的就是抱著踢著玩兒的心態開始學足球的,但是後來踢著踢著就真的特別有興趣了,很想踢好也想一直堅持下去,爸媽就特別支持我,他們認為這是我認真做出的選擇,而且他們說看我踢球從來不喊苦和累,認為這項運動培養了我比較堅強的性格,就更加支持了。


當時你們學校球隊是怎樣組隊的?大概有多少人踢球?全校學生大概有多少?


現在什麼情況我不知道了,好像是每個年級都有隊了,我們那時候是一二年級一個隊,三四年級一個隊,五六年級一個隊。大概有一百多個孩子踢球吧。全校大概有1500人左右。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少年吳偉和學長郜林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你在鄭上路小學踢到什麼時候進入的職業隊?是以怎樣的方式進入的?


吳偉:那是在2008年的時候,我被浙江綠城看中了。那時候我是11歲,五年級下學期,被選中後不久就離開學校去綠城了。


綠城在你們那裡選人是有傳統的還是怎樣的?


我印象中綠城是從95年齡段開始在我們那裡選人的,我是97年的,後面99年和2000年的也有。


綠城是如何選中你的呢?


我們學校不是經常跟其他學校打比賽嗎?綠城足校那時候邀請過我們,然後那時候就對我有所留意,之後又派了專門的教練來考察我,後來就決定要我了,而我也挺渴望職業足球的,所以就決定去了。


那麼對你而言,11歲就要獨自離開家去外面,這真的是一個人生非常重大的決定,當時你父母是如何同意的呢?


是因為綠城的培養模式打動了我父母,也打動了我。當時來招我的教練說,其實家長們最關心的都是孩子將來能夠踢出來肯定好,可一旦踢不出來,也要有別的出路,不能跟社會脫離,那麼讀書肯定不能耽誤,綠城非常注重對球員教育和素質的培養,本身想把球踢好也需要足夠的文化知識來幫我們加深對足球戰術的理解,這點首先獲得了我父母的認可。


其次就是綠城方面跟一些好的學校比如浙大和寧波大學都有合作,即便不能走職業球員道路,也能通過體育特招方式進入相應的大學讀書,當然也要進行考試達到合格的分數。這對我來說還是有一定保障的,最終父母和我都決定選擇去綠城了。


那麼小就離開家,感覺怎樣?


那時候是父母陪我一起去的,既然決定走職業球員這條路,就想著必須要踢出來。當時我們住的地方挺好的,跟一線隊很近,每天都能看到一線隊的訓練,這樣對我們年輕球員是一種刺激和鼓舞,特別渴望能夠加入他們。想家是肯定很想,但是後來當我慢慢融入球隊,跟隊友們熟悉以後,那種離開家想家的念頭,更多地都被這種渴望代替了。教練也會說,什麼時候你們能去那邊住和訓練了,就算沒白來。而一線隊每天的訓練和呼喊聲,對我們這些年輕球員來說是最直觀直接的激勵,所以覺得全身都是動力。


你們同一批的球員有不少好球員,比如說張玉寧,童磊,嚴鼎皓,高華澤和劉逸等人。


是的,97年這一批確實實力在全國來說還可以。那時候我們都是很小就離開父母,儘管失去了一些親人的陪伴,但是感覺也收穫了很多兄弟般的友情。


在綠城期間訓練模式是怎樣的?


我們前後經歷了三個教練,最初是中方教練帶我們,後來到了全運會改為日本教練。王導(王政)最先帶我們,後來是許導(許磊),許導後面是日本教練山本富士雄,帶了我們四年。許導是一直陪伴我們的教練,那時候我們比賽還挺多的,經常去韓國和日本比賽,同時也會邀請全國同年齡段比較優秀的球隊來跟我們比賽。後期我們去日本的次數尤其多,畢竟教練是日本的,然後跟日本青訓體系有合作。


那時候你們打的比賽多嗎?就國內目前青訓而言,高質量的比賽不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當時打的比賽數量怎樣?


當時許導特別重視我們比賽的數量和質量,那時候就經常給我們約一些足校水平高的、比我們年齡大的隊伍跟我們比賽,或者業餘隊年齡比我們大很多的,加上出國拉練,有一年我們甚至踢了有接近100場比賽。有時候出去一次就幾十場比賽那麼打。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吳偉在綠城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你們出國跟日韓球隊比賽的話,也是一直跟比自己年齡大的打比賽嗎?你感覺我們青少年球員的實力與他們相比不同在哪裡?


吳偉:出國比賽的話就是各種年齡段對手都有了,有比我們大的,也有比我們小的。我感覺我們跟日韓同年齡段的球員比起來差距最大的地方有兩點:第一是實戰執行力和配合,他們很從容很默契;第二就是每個人對於整體戰術的理解,那種同步和對於一些場上情況變化後的理解,感覺他們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我們還是做不到。再有就是處理球的合理性,技術動作運用的合理性,跟日韓差距都挺大的。


換成日本教練後,是不是按照日本足球的風格來打造你們?日本教練的要求是怎樣的?


日本教練比較注重細節,不能遲到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實不光是足球場上的要求,生活上日本教練要求的很多,就是對於場外的要求。比如說個人形象,每個人早上起來去吃飯的時候,必須把臉洗乾淨,頭髮都整理好,頭髮不能翹起來;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如果起來重新去盛飯菜的話,不可以嘴裡面一邊嚼著東西一邊去;不允許穿拖鞋去餐廳吃飯;走路時也要注意儀表。總之對我們在場外的一些要求比家長管得還細緻。


那麼當時你們對這些要求能接受嗎?


其實一開始也不能完全接受,甚至有些牴觸,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也慢慢理解了。因為一開始別說作為足球運動員,就是在家庭裡家長也不會這麼嚴格要求我們,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吧。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進入一線隊職業隊以後,可能就會對這種細節上的要求感觸更多了,也覺得接受過這樣嚴格的訓練其實對我們成長是有幫助的。


教練要求的這些可能看似跟足球比賽沒有關係,但其實更多是希望我們作為職業球員要時刻加強對自我的管理,自我的約束,以及注重任何一個方面的細節,這些其實恰恰又是踢好足球本身所需要的。體現到球場上可能就是一個球員的自律性以及責任心。


那麼經歷過日本教練這種嚴格管理後,是不是什麼教練和要求你都能適應了?


的確是這樣。進入一線隊後,教練對於生活上的要求少了,更多就是球場上的了,所以肯定能適應。


你感覺你的成長經歷跟普通孩子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其實走職業球員這條路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或者說不光是足球運動員,就是奧運項目那些走專業化競技體育這條路的孩子,都差不多,比起普通孩子來說,忍受最多的就是離開父母后的那種孤獨,沒有家人的陪伴,雖然有很多好兄弟,但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


我們的世界相對簡單,我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沒那麼複雜,但同時也要承受很多壓力,但是這些對我們來說其實都是財富,能幫助我們更快地成長。另外就是作為職業足球運動員,不斷面對的就是比賽勝負的考驗,雖然做學生也會有很多考試,但是作為職業球員,我們要面對的是更大範圍的評論和指責。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赴日參賽期間難得的休息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你以前是否有想要出國踢球的打算?


吳偉:凡是職業球員肯定都有夢想,我也經常看歐洲五大聯賽,也有自己的願望,渴望能夠出國。但是當我真正踢上國內的職業聯賽以後,就有一種夢想與現實對比後的落差,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問題:想出國之前,必須得先在國內賽場證明自己,否則即便是出去了,也很難找到位置,如果出去後不能打比賽,那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我還是想先在中國腳踏實地踢好比賽。你看武磊就是先在國內站穩腳跟後然後再去國外,才有機會比賽,在我看來,這個可能是中國球員以後出國最適合的一種方式。在武磊之前,像智哥(鄭智),孫導(孫繼海),李導(李鐵)他們都是在國內證明自己之後,然後出去找到合適的球隊證明自己。


那麼在你看來,職業足球的本質是什麼?


儘管有一些快樂足球的理念,但其實在我看來足球的本質還是要吃苦,就是要能夠承受巨大的身體壓力,心理壓力,然後耐得住寂寞,同時又永遠不服輸。別的孩子可以跟父母去旅遊度假,或者哪怕是上補習班也都有父母陪伴和接送,我們都沒有。職業球員很多時候都需要把心靜下來,需要更高的專注度,但是又不能完全只看到足球,也不能完全與社會脫節,又要抵抗很多誘惑,所以想成為一個真正出色的職業球員,對自我的要求應該是非常高的。


如果你是一個職業生涯經驗很豐富的老隊員,或者你已經年過三十歲,你說這番話我一點都不驚訝,但是以你的閱歷和年齡,說出這個話,我真的有些吃驚。你這麼年輕,怎麼領悟到的?


因為我是一個勝負心比較重的球員,就是我特別看重比賽輸贏,我真的在任何比賽中都渴望贏,我想贏,我就得想很多。不怕說出來讓大家笑話,就是我小時候打少年階段比賽的時候,輸了球經常會哭,那時候眼淚就是自己表達不服氣最好的工具;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我發現哭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應該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代替眼淚,有淚也得憋回去不能讓對手看見,否則會被嘲笑,想辦法贏回來才是真的。


想贏就要輸得起,知道為什麼輸了,得總結自己。可能我不是那種天賦特別高的球員,所以有時候也會想想,我有什麼優勢能讓自己在職業足壇立足呢?努力加上多思考一些,承受能力更強大一些,這些可能都是我能通過努力做到的,因為天賦不能改變,但是努力是我自己能夠控制的。


跟你聊到現在,感覺你應該是那種目標比較明確的人,就是時刻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是這樣嗎?


我覺得我是那種不會給自己定太長遠目標,習慣給自己定短期目標的人。我也不給自己設計太遠的計劃,但是我知道我現在能做什麼,然後把現在能做到的儘量做到最好就行。


感覺你的性格有著超乎自己年齡段的沉穩,這種性格的養成,父母是怎樣對你進行教育的?


我的家庭氛圍特別好,我還有個姐姐,他們對我都非常疼愛,尤其是我媽媽,對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而我的性格其實受到她的影響也最大。因為她給我的感覺就是永遠那麼溫柔,永遠微笑,這個世界好像就沒什麼困難,沒什麼她不能承受的壓力,她給我和姐姐的都是最好的一面,讓我覺得有時候溫柔不代表軟弱,其實反而是最堅強的,可能本身已經很難,但是又能控制好情緒,把最好的一面給家人。


所以媽媽給我的影響就是讓我儘量學會控制情緒,然後這個也就養成了我願意獨自去面對壓力的習慣,我沒什麼叛逆期,從小到大我媽媽經常會跟驕傲地跟別人說,我的兒子從來不用我操心,跟我溝通很好,這也是我很開心的事情。我媽也從來不會把我跟別的孩子去對比,她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無條件的包容與關愛,讓我覺得特別幸福。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吳偉在國字號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從一個11歲就離開家的少年,到現在進入到一線球隊,這12年的時間,你覺得對於一個球員的成長有哪些因素是非常重要並且值得注意的?


吳偉:我只能總結我自己吧,是不是對別人來說也是最重要的我不敢說。首先我不屬於一個天賦型球員,我能夠走到今天,更多的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因為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天賦加努力。有天賦又足夠努力的球員,那就是頂級球星;有天賦但是不努力的球員,最後未必能夠一直堅持下來,但是大多數球員,屬於有一定天賦但是更多還是要靠努力。


所以當覺得自己天賦不夠突出的時候,就需要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其次就是對情緒的控制,隨著年齡增長,壓力增長,然後各種誘惑增長,想法多了就需要自己去調節,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但有時候我覺得可能是我天賦不夠高我才有這些想法,天賦特別高的直接憑實力碾壓就行了(笑)。勤奮對我來說是這些年中特別重要的,但是隻有勤奮也是不夠的。


那還需要什麼?


勤奮也得找對方向,如果只是為了勤奮而勤奮,方向錯了那可能更糟糕。認清楚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然後有個比較符合自己現實的目標去努力。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覺得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其實對於球員的成長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多讀書,多學習,真的可以幫我們活躍大腦,強化自己對足球戰術的理解。


小的時候比賽,還可以憑藉身體來完成一些對抗,但其實越踢到後來就越覺得,大腦的對抗其實跟身體一樣激烈甚至更激烈。日韓球員和歐洲球員,有很多球踢得好的,文化水平都不低,比如有名的中場球員伊涅斯塔,哈維和皮爾洛都比較有文化。踢球訓練很辛苦,可能的確沒有時間去讀書,但其實不管怎樣,我覺得還是應該經常進行一些文化學習,保持自己大腦的思考活躍。


職業生涯到現在,你覺得有哪件事是讓你覺得特別為難至今有些難以釋懷的嗎?


從個人成長方面來說,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相對順利。但是從個人情感來說,走出綠城,離開那裡,對我來說可能還是有些……不知道怎麼說,是一個非常難做出的選擇,但是最後又不得不做的決定。綠城培養了我,我一直心懷感激。但是自己的確對中超平臺非常渴望,尤其是現在中超有這種(傾向年輕球員)政策,我實在是不想錯過,所以才離開綠城。


其實你在綠城已經打上中甲的比賽了,然後到中超也打了比賽,那麼對比中超和中甲,你覺得差距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應該說節奏上還是差距比較明顯的,中超節奏更快,對抗更激烈。另外就是外援實力差距比較明顯,中超很多世界頂級球星,就防守困難來說,中甲很多外援黑又硬也很厲害,但是中甲的外援是你有可能防不住可你知道他要幹什麼;而中超是你不僅防不住,而且他們還偶爾會有些你根本想不到的動作。另外中超外援與中甲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中超外援對於身邊球員的帶動更強,不光是個人能力強,而是能夠帶動整個隊伍,跟中超外援能夠學到看到更多東西。


中場球員類型有很多種,你如何給自己進行定位和評價?


我比較偏重於防守,但事實上現在對於中場的要求更高,只是單一類型很難立足,要求必須也有一定的進攻能力,尤其是攻防轉換能力兼顧。


中場球員你比較欣賞誰?


布茨克茨,看他踢球是一種享受。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來到大連人,吳偉還要為站穩腳跟而戰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足球》:那麼你接觸了日本教練後,現在在貝尼特斯這樣的歐洲教練的帶領下踢球,會覺得有很大足球理念上的差異嗎?


吳偉:也不會,只不過教練有時側重的細節和要求不一樣,但都可以適應。


歐洲教練更注重什麼?


我跟貝尼特斯教練訓練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所以我也不敢說我的感受就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我覺得貝帥更注重訓練的態度,勤奮,以及戰術執行力,尤其是那種堅決絲毫不打折扣的執行力。


貝尼特斯在帶你之前,你對他有過特別關注嗎?對他的戰術有所瞭解嗎?


貝尼特斯教練的大名肯定聽說過,說到對他戰術的瞭解我不敢說,因為表面看的和真正聽他要求是不一樣的。


你到隊之後貝尼特斯是否找你單獨溝通過?


在訓練中他對我有專門的指導。一些技術動作,對於球的處理方式等等。另外他就是要求我必須練好逆足,他認為這是成為一名好中場非常重要的素質。而哈姆西克這點就特別出色。


去年外界對哈姆西克爭議很大,你跟他一起踢球,你如何評價他的能力?


我想我沒有資格去評價一個世界級球星吧,我不能說是評價,但是我覺得外界並不完全瞭解他,他的個人能力非常出色,大局觀,對於足球的理解,他是那種能夠帶動全隊的類型,他的水平足夠我們仰視。


你跟大連人隊經歷了整個冬訓後,你感覺收穫最多的是什麼?


體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就是在攻防速度的轉換上,對於傳球機會的理解,我感覺都比以往有所提升,但是要學習的還是很多。


解密吳偉:他為什麼會讓貝尼特斯看中?

▲吳偉在這個冬訓期間收穫頗多


那麼你對大連足球的歷史有所瞭解嗎?萬達稱霸中國的時候你還太小。你對大連足球精神又是怎麼理解的?


大連足球的輝煌歷史,只要是中國職業球員,應該沒有不知道的。大連足球過去是真正奠定中國足球在亞洲足壇地位的,以前中國足球最出色的國腳都是出自大連隊。中國足球很多值得驕傲的歷史也都跟大連有關,尤其是與萬達時代有關。我理解的大連足球應該是一種不斷追求勝利、不斷超越過去的精神。大連還有一批最懂足球的球迷,而且球迷特別熱情。


你加盟大連人後的目標是什麼?


我希望首先能夠站穩腳跟,爭取有機會打上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