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無症狀感染者,9省市的流行病學大調查是如何進行的?

“摸底”無症狀感染者,9省市的流行病學大調查是如何進行的?

2020年4月25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家超市內的新冠抗體檢測點,工作人員採集被測者血樣。 (新華社/圖)

1990年代建成以來,武漢江夏體育館就是當地居民茶餘飯後最愛去的地盤之一,體育館門前那片大空地,更是廣場舞大媽、民間歌唱家和商家小販的“必爭之地”。

2020年4月14日,江漢關“解封”鐘聲敲響後的第6天,很久沒有“人山人海”的體育館空地上“聚集”了居民,張大嘴巴做咽拭子核酸樣本採集,伸出胳膊抽血做血清抗體檢測。他們還需要在“問卷調查處”填寫一張表,回答個人信息、基礎病史,以及2019年12月以來的旅居史等。

通過這一管血、一支咽拭子,檢測人員可以追尋新冠病毒的痕跡。這項為期3天的大規模流調工作覆蓋武漢13個行政區的1.1萬人。大抽查的意義不止在於探尋有多少比例的人體內已存在抗體,頗受輿論關注的無症狀感染情況也是調查目的之一。

按照國家衛健委防控方案(第六版)的解釋,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沒有臨床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或者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呈陽性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

除武漢之外,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四川、重慶全國9省市,也在開展新冠血清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對媒體介紹,調查目的是探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生情況、瞭解社區人群的新冠病毒抗體水平,為新冠肺炎防控策略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武漢萬人抽樣的日與夜

武漢江夏區衛健局一位工作人員發現,很多居民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收到被抽中的通知時都很高興”。在現場接受檢測的小朋友更是“活潑得不得了”,畢竟好久沒有出來“放風”了。

調查採取定點隨機抽樣原則,依據新冠肺炎累計發病情況和轄區人口比例,每區選取5至11個街道,每個街道選取1個社區,全市共100個社區。

抽樣對象需要滿足一定條件:2020年1月-3月期間,在該選定社區持續居住時間不少於14天;符合條件的所有家庭成員都要接受檢測。

按照前述江夏衛健局工作人員的理解,以家庭成員為單位檢測,或許有利於掌握無症狀感染者和早期居家隔離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感染情況。

“研究表明,75%至80%聚集性案例都發生在家庭內部。”4月22日,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旗下《NEJM醫學前沿》組織舉辦的線上研討會上,來自王辰院士研究團隊的陳思邈教授介紹,居家隔離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潛在危險。數據出自王辰院士團隊4月18日發表在《柳葉刀》的論文:中國早期的一些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半數以上的患者都至少有1位家庭成員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普通居民,疫情防控一線的網格員、保安、民警、下沉幹部、出租車司機和志願者等相關工作人員也在抽樣範圍內。以蔡甸區為例,每個街道以家庭為單位,隨機抽樣100位居民,10位網格員和志願者。

被抽中的居民間隔1米排隊等待,檢測項目全部免費。作為承擔此次檢測任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廣州金域醫學集團武漢金域醫學檢驗所總經理李根石介紹,項目包括咽拭子核酸檢測,新冠血清抗體IgM檢測、抗體IgG檢測。

“一般來說,IgM抗體陽性、核酸也是陽性,意味著這個人正處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期,要毫不猶豫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流行病學專家姜慶五教授說,“如果檢測結果是IgM抗體陰性、IgG抗體陽性,代表著新冠病毒曾進入過機體併產生了免疫應答反應,要是這個人自述無症狀,那麼他很可能就是隱性感染者。”

相較於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出現得較晚,在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才出現。南方週末記者從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研發的抗體試劑於2月22日通過國家藥監局的應急審核。

然而,如同對核酸試劑的“假陰性”、檢出率質疑,抗體試劑的檢出率也遭受質疑。

“試劑的檢出率,與被檢測人產生抗體的個體差異,以及(個體所處的)病程階段都相關。”萬孚生物高級副總裁康可人對南方週末記者坦言,機體免疫應答受病原體的致病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患者的特異性抗體出現時間和表達水平均存在差異。

姜慶五之前沒想到這次方案會把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結合起來。“抗體主要是顯示個體過去有沒有感染過,核酸結果可以反映出現在是否仍攜帶病毒。”他評價,現在的方案比他幾個月前的設想更加全面,但是從內心來講,他不願看到“清零”地區再出現核酸陽性個案。

武漢人口千萬,針對傳染病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並不罕見。自1990年代以來,武漢就曾做過乙型肝炎、庚型肝炎、弓形體病等多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參與人數在數百至數千人不等。

血清流調抽樣調查需要消耗大量社會資源,“不意味著每個省市都要做” 。姜慶五組織參與過SARS、肝炎等多項血清流調工作,他認為,如果要觀察人群的免疫屏障是否形成,在疫情較為輕微的地區做調查的參考價值有限,因為該地區的人群仍然普遍易感。

按照姜慶五的設想,通過武漢和湖北疫情較重的城市的血清流調結果, 就能分析隱性感染者的規模、群體免疫水平,是否能形成免疫屏障,有利於制定下一步的防控方案,並且“結果一定要向社會公佈”。

“摸底”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的話題在1月即引起學界關注,也被納入統計並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但不算作確診病例對外公佈。

3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教授團隊發表的一篇預印論文稱,通過建模分析得出,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3月20日 ,《自然》評論文章援引此文和國際學者的觀點,擔心這個群體可能導致新一輪疫情暴發。

3月26日,寧波疾控中心團隊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佈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與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分別為6.30% 和4.11%,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寧波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副所長陳奕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論文中選取的無症狀感染者並不包括後期出現症狀轉為確診病例的患者,均是從頭至尾沒有出現症狀。

這是第一篇關於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量化研究,但結論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此時,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信息公開和調查的呼聲此起彼伏。百度、今日頭條、微信、微博等指數均在3月底達到峰值。4月1日起,各地衛健委每日通報新增案例和轉歸(病情的轉移和發展)情況。

其實,新冠疫情暴發後,不少專家就呼籲進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如2月底發佈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4月6日收稿於《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一篇論文等。

4月6日,經中央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國務院發佈《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提出“國家支持開展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傳播力、流行病學等科學研究”。

據李根石回憶,公司早在3月20日左右就接到了疾控部門的通知,一個關於新冠病毒流行病學調查的項目正在準備;4月7日,他了解到,武漢市要做新冠病毒的血清學社區流調,工作方案還未落定;經過多輪討論,4月13日凌晨1點,最終版本的工作方案才確定。

按照武漢市疾控中心的要求,武漢金域實驗室檢測的所有樣本數據,直接上報給武漢市疾控中心,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現異常結果,將立即上報。

目前,武漢的初步檢測結果已經出來,並送至中國疾控中心核查。

南方週末記者梳理媒體報道發現,江蘇、遼寧在4月中旬下發了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血清流調的工作通知;湖北、湖南、重慶、浙江、江蘇、北京的部分地區已經進行相關血清採集工作;四川省目前已有7個市州的14個區縣開展。

此次參與血清流調的9省市均報告過出現無症狀感染者的案例。從累計確診人數來看,這9省市的確診總數約佔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確診總數的89%,確診人數具有梯度性——北京、上海、遼寧在500人以內,江蘇、四川、重慶為500-1000人之間,湖北、廣東、浙江確診人數均超過1000人。

南方週末記者另從兩位在江蘇工作的疾控人士處獲悉,和武漢類似,江蘇同樣也是按照疫情嚴重程度和人口規模進行抽樣,一些“無病例”區縣也參與其中。

流行病學調查之外,對於想要檢測的普通公眾,各地也設置了相關門診或是預約服務。4月22日,中央提出做好常態化防控要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努力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摸底”无症状感染者,9省市的流行病学大调查是如何进行的?

4月7日,市民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檢中心抽血體檢,為復工做準備。 (新華社/圖)

全球大範圍檢測進行時

核酸或抗體大調查也在其他國家在進行。

3月17日,世衛組織公佈了《COVID-19病毒感染基於人群並按年齡分層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旨在指導各地調查。

據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Daily 4月5日報道,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主導了一項新冠抗體檢測工作,對加州聖克拉拉郡一部分抽樣群體進行了抗體檢測。

聖克拉拉郡是美國加州硅谷的重要組成城市之一,英特爾、英偉達等眾多科技公司均坐落於此,觀察公眾的感染水平和恢復情況對加州復工復產的意義不言而喻。

“為了瞭解和降低不確定性,你必須掌握這些數字。”一位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介紹,大規模抗體檢測還將在美國其他地區進行。

此次聖克拉拉郡抗體檢測的調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斯坦福大學團隊在4月18日發佈預印論文指出, 他們發現抗體IgM或IgG陽性者有50例,佔總共3330個有效樣本的1.5%。經過對地域、民族、性別等因素的調整,預計4月初聖克拉拉郡的感染人數是確診病例總數的50倍到85倍,“研究人群中的流行水平現在可以用來校正傳染力和致死率的測算。”論文提到。

英國政府承諾將在4月底之前實現每日10萬人次檢測。據英國BBC4月25日報道,英國大檢測已達到每日2萬人次左右,現重點面向老師、警察、交通運輸工作人員等。歐洲另一個國家冰島,截至4月21日已經檢測了4.3萬多名居民,超過其人口的12%。

亞洲地區的新加坡和韓國,屬於國際上較早啟動大規模檢測的國家。根據兩國的政府官網顯示,截至4月20日,已有超過12萬新加坡人和56萬韓國人接受了檢測。

南方週末記者 黃思卓 南方週末實習生 於北辰 周嘉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