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會取“隔江垂釣”這個名字?為了讓心靈剩有一塊精神淨土

垂釣綠彎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那些現實社會接觸不了的生活,終究成了心中的幻念。

現實的生活過不了如此般閒情逸致的日子,城市化的進程讓大多數的年輕人身上都貼上了“我要成功”,“我要買房”的標籤,即使太多的心理壓迫也不敢逃離。

但卻從來沒人教城市裡的年輕人你不必成功。

成功是不易的,買房也是不易的,一套房子可能需要奮鬥十年乃至二十年,甚至有的人窮其一生也不能再工作的城市購得一套百平米得房子,尤其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城市。

我為什麼會取“隔江垂釣”這個名字?為了讓心靈剩有一塊精神淨土

但至少年輕還是能承擔夢想的。

為什麼要取“隔江垂釣”這個筆名?

也並不是特別喜愛釣魚,更像是尋找精神的寄託。

隔江,遠離江邊的波瀾;隔江垂釣,似釣而不釣,釣翁之意不在釣,在乎山水之間。

現實的生活中並不允許談論精神,並不允許談論理想,至少對於物質還不是特別豐富的城市年輕人。

藉助“隔江垂釣”這一筆名讓情感得以寄託、抒發,有點與現實社會的物質追求遙相呼應的感覺。

我為什麼會取“隔江垂釣”這個名字?為了讓心靈剩有一塊精神淨土

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忘練達內心世界,才不至於空虛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以前有位同事,大學畢業後連續工作了二十多年,中間換過幾份工作,但都是這家跳到那家,中間幾乎沒怎麼休息過。

直到最近一次被公司裁員,四十多歲的年紀了,房車也倒是都有了,但被裁之後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發人深省:“工作了二十多年,也不知道做了些什麼,這二十多年只知道工作,辛辛苦苦為這家公司打拼了這麼多年說被裁就被裁了”。

細思極恐,我們現在不也是重複這樣的工作嗎?工作一份接著一份,但工作真正是為了什麼?

也許錢賺了不少,也許錢也沒賺多少,只是在不覺間就年長了不少,或許已經有了房,有了車,又或許還要為房、為車、為小孩的成長繼續拼搏。

我為什麼會取“隔江垂釣”這個名字?為了讓心靈剩有一塊精神淨土

或許現在的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正確的嚮導,活得更像自己。工作之餘去聽歌劇、逛圖書館、看電影、吃火鍋、唱K、看演唱會、玩狼人殺,有自己的生活。

動若脫兔,靜若處子。

或許我們真的應當放下一部分身上扛著的包袱,工作之餘去豐富自己的內心,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