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是妖孽?卻留下了小米、滴滴、美團、頭條這些超級獨角獸

風口是妖孽?卻留下了小米、滴滴、美團、頭條這些超級獨角獸

一、風口又來

隨著共享單車領域開始有公司倒閉死亡,酷騎單車陷入困境,歷時一年的共享單車風,也逐漸平靜下來,接下來的風口是無人零售,近幾個月也被炒起來了。最近幾年,風口變成了創業者既愛又恨的詞。從2011年開始的O2O,P2P,到內容,再到共享,太多的創業者乘風口暴富,太多的創業者遭風口蹂躪。

近5年來的互聯網,創業者由於過度的依賴風口、依賴融資,已經造成創業這件事兒離商業本質越來越遠。人們看到共享單車創業帶給社會的,是對社會顛覆性的改變,是瘋狂的投放,也是風口過後留下的一片狼藉,城市交通也一片混亂。

二、資本的力量

風口的背後,必定是資本的加持。這幾年,中國商業離錢越來越近,離商業本質越來越遠。資本催熟的速度越來越超乎人們的想象。

很多創業者到現在都不明白,資本市場到底是怎麼玩的。曾經和一位創業者聊天,他還是天真的認為資本都是希望項目正向發展,最終上市獲得回報。我忍不住和他解釋瞭如今風險資本運作的手段,他愣了好大一會兒:“還能這樣?”

三、雷軍該不該成為風口現象的原罪者

2014年,雷軍說出了著名的那句話“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小米火了,雷軍的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也被奉為創業聖經。

而雷軍的學徒們——創業者和投資人,七個字只學到了一個,那就是快,甚至是盲目的追求快。結果走火入魔,不能怨師父教的不好,功夫底子還是要學的,不能老想著得到世外高人灌頂。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就是金山的CEO,多年的創業經驗,他是hold住 “快”的。

企業盈利不重要了,企業的逐漸成長性也不重要,這些曾經很重要的東西,都不重要了。愛鮮蜂創始人張贏曾經講回憶到,在創業初期,愛鮮蜂的發展被投資人表揚為“又糙又快”,而等到愛鮮蜂的發展暴露出問題後,投資人口中,就只剩下“怎麼可以這麼糙!”。

風口是妖孽?不完全對,風口亦正亦邪!

四、賺錢or改變世界?機會還是在風口中

風口過後,一片狼藉。然而,總是在每一次風口過後,留下幾家獨角獸。

巨頭們變壞了,他們比你厲害,卻比你還努力。新一代局巨頭,吸取了AT&T、雅虎、微軟、IBM、搜狐等上一代巨頭衰落犯下的錯誤。從當年all in移動端,到現在瘋狂投資佈局,生怕一步看錯,就錯過一個時代。巨頭的入場,對創業者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被收購當個“乾兒子”,揪心不揪心?

互聯網成為BAT的天下,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了。互聯網行業向來被成為“有第一沒第二”,想要生存,就只能在沒有巨頭的地方挖金礦,巨頭沒伸手的的地方,才有希望。對於新巨頭,和上一代巨頭一樣,唯一可能打敗他們的,是新一代技術、商業模式的興起。風口帶來的天時(下一代技術、下一代商業模式)、地利(發展的資金)、人和(人才和用戶關注度),對於舊勢力的衝擊是最大的。量變很難撼動巨頭的地位,唯有質變有望衝破格局。

筆者曾經悲觀的認為,互聯網越來越像一門生意,而不是先進的生產力。創業者們越來越像商人,算計的是自己能在項目中套多少錢,能不能賣給A或T。大量的追風,導致了風口領域的混亂。

事實上,每一次風口過後,都會有優秀的公司,走過坑,趟過溝,成為科技互聯網的新勢力(不得不提一下,往往只有第一有這個機會,其他的同行們都成了炮灰),能夠有力量推動新商業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的互聯網的發展,在去年已經是被公認為模式發展上已經超過美國。我們應該看到,風口帶來的,不是隻有商業畸形化的發展,還有對社會的改變,對技術進步的推動。

五、風口早就了哪些獨角獸?

正是乘著一波波的風口,很多企業成長為小巨頭。下面,我們盤點了近幾年的幾次大的風口,看看這些風口,給新的商業秩序,留下了哪些種子,留下了哪些果實。

風口一:智能手機的崛起,硬件之戰

2010年被稱為智能手機的元年。而智能手機當時BAT都未涉足。BAT被認為分踞搜索、電商、社交三大互聯網入口,但是2010年,是智能手機的元年,也正是移動互聯網的元年。BAT也都分別ALL IN了移動端後,才避過了作為巨頭可能隕落最危險的時期。

智能手機本身作為硬件,其權重是高於軟件的,正是顛覆格局最好的機會。

正是這個時期,二次創業的雷軍,帶領小米,成為了除BAT外的另一個巨頭,中國科技公司實力排名前5。

風口二:社交之戰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領域也經歷了一場混戰。

騰訊QQ本是穩坐社交頭把交椅,但是在2011年,微博大戰,曾經一度讓騰訊感到危機。騰訊的現金牛是遊戲,但是在微博之戰中,騰訊不顧YY在自家後院放火的危險,依然全力抗衡新浪,雖然騰訊微博最終失利,但是用微信一掃當時市場上眾多免費聊天工具,也在保住了自己社交領域的頭把交椅的位置。這之後,騰訊也是憑藉微信才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這段時期,走出來的成功企業,是另闢蹊徑的陌陌,另外微博市值超過新浪,也算是風口中走出來的企業之一。

風口三:O2O爆發

2011年,是O2O的元年。在巨頭牢牢的把持的互聯網的世界無法攻破的時候,線下成為熱點。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是創業者希望能夠突破巨頭封殺的一個突破口。每一個行業,都可以通過和互聯網的結合,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挖掘行業潛力,這是每一個互聯網人所希望的。即使在後來,被人們認為一些坐在辦公室裡的白領,希望通過網絡改變繁雜的產業供應鏈,是異想天開的。確實,後來O2O泡沫破滅。但是其帶來的線下力量的覺醒,給商業和環境帶來了更多的價值。

從O2O這個風口走出來的,典型的就是滴滴和美團。而美團王興,是當今互聯網格局的一個挑戰者,即使不被行業認可,但是依然是少有的可以挑戰阿里的存在。

風口四:P2P爆發

2013年是P2P的元年,2014年,P2P大爆發,一度達到3000多家的企業。金融行業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有機會,但在P2P火的兩年內,吸收了大量的資本進入。

可惜的是P2P行業最終並沒有走出優秀的創業者,就連陸金所,前一陣子也被點名,估計不會好過。

風口五:直播爆發、可穿戴、VR

2016年是直播的元年,直播曾經被認為是新一代的社交方式。

我們可以看到,之前的幾個風口,並非全完商業進化的必然,而是技術在達到一定程度後順其自然的事情。移動互聯網的興起,3G、4G的成熟,才真正的引領無論是社交還是生活服務(主要是LBS技術)的進步。

當4G成熟,手機足夠承載的時候,視頻,或者說是直播,被人們寄予厚望。

直播還是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直播帶給人們的不只是網紅,新聞、資訊的報道和網民對於資訊的獲取,都是直播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

從直播領域走出來的有映客為代表的獨角獸公司。(很可惜,由於直播不能直接產生商業價值,筆者並不認為能走出偉大的公司)

2016年同時也是VR、AR技術的元年。如果說格局會產生大的變動,那新終端會帶來更大的希望。

創業者或者是科技巨頭,從PC到移動互聯網,人們已經看到了巨大的改變,以及其中是時代帶來的機會。按照5年的紅利期,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時代應該很快到來了。包括可穿戴設備的嘗試,人們一直在尋找互聯網世界的下一塊屏。VR由於革命性的視覺體驗改變,被寄予厚望。從眾多的VR硬件創業者,到國內外巨頭,無不對VR十分看好。

然而,由於成本/技術的問題,VR也是泡沫嚴重的領域。(很可惜沒有走出偉大的公司,但是和直播不同,筆者對VR未來的發展還是看好,只不過,可能是5年,甚至是10年。不幸的是,HTC押錯了寶,VR沒成,連手機業務也沒保住)

風口六:線下和人工智能、內容創業

內容創業是2016年的另一個重頭戲。內容行業本身是一個不可能爆發增長的行業,但是由於機器算法的進步,今日頭條成了絕對的黑馬,成為足以值得BAT恐慌的一個對手。

今日頭條的快速發展,直接帶動了軟件生態的改變。張小龍的用完即走,可能這次要輸給羅振宇的國民總時間了。一夜間,幾乎所有的APP都要上內容,都要上feed流,包括百度和阿里。今日頭條的廣告,也直接衝擊了微信訂閱號這個內容生態的奠基者。

人工智能,被阿爾法狗徹底炒起來了。人們相信,人工智能這次,可能改變的不是商業,而是世界。基於算法、大數據、圖像識別的一眾科技公司,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羅永浩的錘子手機發布,陰差陽錯的帶火了訊飛的語音輸入,無人駕駛,也成為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百度為之ALL IN。商湯科技,一年學術發23篇論文,校招炒到天價,成為學術界的明星公司。

馬雲提出新零售,其實是在線下實體成為風口之後的事情了。對於阿里來講,場景一直是所渴望的,互聯網的紅利已經到了盡頭之後,巨頭對流量也是充滿了渴望。線下實體這個風口,其實是對於普通創業者來說是公平的,如果說互聯網的無邊界,強大的馬太效應讓創業者望而卻步。那麼,人你總不能奪走吧;地盤,你總不能封死吧。

這幾年,馬雲的商業帝國不斷擴大,線上除了京東這個刺頭外,幾無對手,線下更是一直在運作蘇寧、銀泰、三江等。不過,要說線下運作,請千萬不要忽略,過不了幾年,就會重回人們視野的黃光裕。

最後,我們應該明白:風口帶來了混亂,也帶來了最寶貴的機會。你們不是總期盼著“亂世出英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