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播出十四集,愛了四個人。沒錯,陳老師說的就是《清平樂》。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苗心禾、陳熙春、曹丹姝、張妼晗,說這部劇裡的宋仁宗見一個愛一個,真沒有冤枉了他。


那麼,這是編劇的戲說嗎?戲說不是胡說,宋仁宗的後宮情史的確複雜,甚至於劇裡還省略了幾個姑娘,比如富商王蒙正的女兒和出身將門的張氏,後續不知道養女範觀音和被強搶的那個民女有沒有出場機會。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啊,仁宗,你居然是這樣的仁宗。


除開作為皇帝的“特權”,宋仁宗的情感取向其實和他的幼年時光脫不開關係,目前他對已經出場的這四位“心動女孩”的愛,都脫不開他的原生家庭。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今天,我們就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下宋仁宗為什麼會見一個,愛一個。


01 生母養母乳母,皆是母親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宋真宗的第六子降生,此前真宗已連喪數子,這個孩子對43歲的真宗來說意義非凡,對劉修儀來說亦是如此。


彼時宋真宗對劉修儀珍而愛之,奈何劉修儀曾是賣藝孤女,嫁過人,入宮後也沒有子嗣,群臣皆反對劉修儀為後。


轉機是劉修儀的侍女李氏帶來的。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李氏生下了孩子,那便可以是劉修儀的孩子,也可以是宋真宗將心愛的女人送上皇后寶座的名正言順的理由。


那孩子降生之後,劉修儀晉升為德妃,兩年後,被冊封為皇后。


那孩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劉皇后就是後來的太后劉娥,大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趙禎的養母並不只有一個劉皇后,真宗的另一個寵妃楊淑妃就是和劉皇后一起養育趙禎的合作伙伴。於趙禎而言,劉皇后是“大娘娘

”,楊淑妃是“小娘娘”,《清平樂》裡送陳熙春進宮的戲份就落到了這位小娘孃的頭上。


還有一位吳越國夫人許氏,做了趙禎的乳母,後來也算他半個岳母,許夫人的女兒就是為趙禎生下徽柔公主的苗娘子。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至於趙禎的生母李氏,存在感就很低了,做過了“工具人”之後,還生了個女兒,但是沒能活到成年,宋真宗駕崩後她便去守了皇陵,在明道元年正式下線。


生母養母乳母皆是母親,四位母親塑造了宋仁宗剋制又叛逆的性格。


剋制體現在朝堂上,叛逆體現在後宮裡。


02 冷落原配夫人,是子承父“業”


宋真宗和宋仁宗這對父子,緣分不淺——


宋真宗(趙恆)喜愛劉娥,但劉娥身份低微,太宗皇帝容不下她,令當時還是韓王的趙恆將劉娥趕出王府,讓趙恆娶了開國功臣潘美的女兒


宋真宗後來瞧上了劉氏的侍女李氏,宋仁宗子承父“業”,看上了養母楊淑妃的侍女張氏。攔不住丈夫,還攔不住兒子嗎?劉太后重拳出擊,於是代北望族之女郭氏就成了宋仁宗的皇后。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不同的是,雖然父命難違,但“真愛至上”,趙恆把劉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揮使張耆家中,時常看望,一看望就是十餘年,等一登帝位就將劉娥接入宮中當了美人。趙禎的行動力是不如他爹的,但叛逆之心常駐,劉太后一下線,就是搞大事的時候了。


事情搞得多大呢?


宋仁宗廢黜了郭皇后,將這個老母親娶來的女人遠遠地送出了宮,“尚、楊二美人益有寵,每夕侍上寢,上體為之弊”。


朋友們,“每夕侍上寢”啊,啥意思啊?夜夜做新郎。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朋友們,“上體為之弊”啊,啥意思啊?就······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我要打住了,畢竟我是個正經的人民教師。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25歲的宋仁宗因為某個人民教師不方便說的原因,病了整整一個月,“累日不進食,中外憂懼”。大臣們的臉色也都不好看了。


不行,得有個皇后,還得是個厲害的皇后。


宋仁宗又有了人選——商人之女,陳氏。《清平樂》裡對陳氏著墨不多,張天愛打了一集的醬油就匆匆下線了。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電視劇裡,宋仁宗放了陳熙春出宮,讓她去看他擁有的卻不曾看過的四海。歷史上,仁宗堅持要立陳氏為後,甚至翻看了立後的黃道吉日。但太監閻士良點醒了仁宗:陳氏的父親捐了個子城使的官,子城使是官員家的奴僕,官員的奴僕的女兒怎麼能母儀天下呢?

於是,仁宗忍痛將陳氏送出了宮。


陳老師覺得《清平樂》把陳氏的戲份處理得很好,陳熙春象徵了宋仁宗對宮牆外自由的嚮往,“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歐陽修的詩用在這裡剛剛好。


欲立陳氏為後的這場風波,可以說是宋仁宗接連失去生母和養母的“報復性叛逆”。


這場風波也讓大臣們達成了共識——必須得管管這喪母后愈發叛逆的官家了。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沒了一個養母,這不還有一個嘛。劉太后在遺詔中提拔了自己昔日的“育兒合作伙伴”——楊淑妃,升職了的楊太后也給仁宗娶了個名門皇后——曹氏。


宋仁宗的感情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因為這曹氏,咋看咋像他的童年陰影——劉太后。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03 娶新娘娶新娘,娶了新娘像老孃


仁宗皇帝的童年陰影得追溯到他的13歲,乾興元年(1022年),趙禎即位,權傾朝野的卻是皇太后,劉氏。


伴隨著小皇帝一天一天長大,這片陰影也越來越大,陰影的名字叫作——權力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清平樂》裡為了加強戲劇衝突,讓仁宗早早地知道了生母,但歷史上是在劉太后病逝後,燕王趙元儼才告知了趙禎實情。


一切壓抑和敏感似乎都找到了出口,仁宗派兵圍了劉太后的住宅,甚至打開了生母的棺木。


但他依舊不能對故去的劉太后做什麼,因為棺木裡的李妃服飾華麗,因為水銀浸泡的緣故,容貌如生——劉太后並未苛待他的生母。於是趙禎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留下了那句“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沒有人可以否定劉娥的政治才能,從二嫁的蜀地孤女到權傾朝野的太后,她顯然是個厲害角色。她終結“天書”運動、結束黨爭、發行交子、興修水利、創設諫院、興辦州學,為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宋仁宗將父親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另建一座奉慈廟供奉著養母劉氏和生母李氏的牌位,皆追諡為皇太后。為生母正名這一操作似乎意味著:仁宗已經擺脫了劉太后的擅權陰影,取得了朝堂的話語權。


但原生家庭的陰影哪有那麼好擺脫呢?


養母楊太后替他娶回來的曹皇后,真像劉太后啊。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她頗具政治才能,且尊祖宗章法,在宿衛之變中也能臨危不懼,運籌帷幄,護住了仁宗。但仁宗廢后的念頭卻始終縈繞不去,他甚至覺得自己“左右前皆皇后之黨”。


但宋朝的大臣們顯然不捨得一代賢后因為皇帝的任性而下線。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04 寵愛張貴妃,其實是種自我補償


如果說曹皇后像劉太后的話,那麼誰像宋仁宗呢?


答案是張貴妃。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這是仁宗進入中年以後最為寵愛的女人。她的父親考取了進士,但不久就去世了,她的母親在齊國長公主府上表演歌舞,幼年的張貴妃就成了宮中的樂女,由宮人賈氏撫養長大。


真巧,劉太后生前制止仁宗納的那一位,也姓張,自然也生得貌美。


一次宮宴之後,張氏真正成為了後宮中的女人,並在短短几年內晉升至貴妃,威勢竟有些蓋過了曹皇后。


宋仁宗縱著張貴妃做了許多自己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仁宗45歲那年,張貴妃暴斃,仁宗以皇后之禮為她發喪,賜諡溫成。全然不顧曹皇后這個還活著的正經皇后。群臣進諫,仁宗亦是沒有理會,這是他自追封生母之後的又一次“叛逆”。


終其一生,仁宗皇帝都沒有一個皇子可以活到成年。於是,曹皇后將濮安懿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趙宗實接進宮中撫養。那一日,在仁宗的眼中,曹皇后和劉太后的身影應當牢牢地重疊在了一起。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死後,曹皇后真的做了和劉太后一樣的事情。那時,她已經是曹太后了。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繼位的正是養子趙宗實,即宋英宗。


英宗身體也不太好,病臥期間,全權處理軍國大事的正是曹皇后。四年後,宋英宗駕崩,宋神宗即位,曹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


無論是小殿聽政,還是約束外戚,曹太后都做得很好,甚至於那場烏臺詩案中,正是因為曹太后,蘇軾才免於一死。那是個有大智慧的女人。


1079年11月16日,曹太皇太后駕崩,與宋仁宗合葬永昭陵。


陳老師其實很喜歡《清平樂》的原著名字——《孤城閉》,他們最後都留在了孤城裡,把自己活成了孤城的樣子。


這座孤城裡,皇權巍峨,孤城裡面的夫妻生時未必相愛相知,但死後卻是要葬在一起的。


從原生家庭看:宋仁宗為什麼見一個愛一個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劉太后,她是宋仁宗原生家庭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官家養母,她垂簾聽政,權勢逼人,養成了仁宗皇帝叛逆又剋制、優柔且仁愛的性格,也霸道地侵入了仁宗一生的情感世界。


與其說是宋仁宗“見一個愛一個”,不如說是他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尋找情感寄託。


不能說劉太后不愛仁宗,養成一個不行差踏錯的官家,可能就是劉娥表達母愛的方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