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六月,代表著畢業季已經到來了,許多大學生已經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剛畢業時大家都飽含激情和熱情,對工作充滿了期望。

但也有不少的人在吐槽,說自己一進公司就被安排做一些雜活。

比如整理文檔,打印東西,收發快遞,甚至是端茶倒水等工作。

許多人便覺得自己很委屈很不爽,我一個人堂堂985畢業生,為什麼會淪落到打雜的地步?

讓自己做些沒有技術含量的瑣碎雜事,真是大材小用。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然後就會開始產生情緒,情緒一出來感覺全世界都對自己有偏見。

有的人不但不高興,安排的工作可能都不認真去做,對待工作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態度。

留下?保持原狀,等待領導的安排?

離開?尋找更好的機會?

1

打雜是一個邁向正式工作的過渡階段。

一般很多公司都會給新人一個緩衝階段,讓新人對公司和業務有更多的瞭解。

無法安排具體業務,就會通過打雜,讓新人一邊熟悉公司,一邊慢慢學習處理事物。

我有一個朋友,之前最開始做業務的時候,就是陪老闆見客戶,三四個小時,就只負責端茶倒水。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除了見面的時間,路上她就負責開門、打車、按電梯。

後來老闆覺得她很有耐心,於是,大部分的重要業務都交給她處理。

其實這些小事誰都可以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去把它做好。

每一件小事的開始,都是領導對你的考驗,你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那麼你永遠也只能幹小事。

著名投資人劉芹曾經說過:

偉大創業者的靈感,來自於一些你所忽略的細節,同樣的一名優秀的員工,是總能把小事做好的人,只有把小事做好了,你才能承擔大事的責任。

打雜只是暫時的,是一個過渡階段。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會有大事交到你手裡。

2

還有人會說,有些公司其實就缺個打雜的,卻給你的職位掛了一個體面的名號。

阿曉經過兩輪激烈的面試,終於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實習。

懷著熱情和憧憬的她,卻在實習的最開始就撞上了現實的壁壘。

她平時雖然能參與公司的會議,但除了會議記錄和寫一些稿件之外,並沒有主要負責的領域,更沒有參與到部門的主要工作中。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她說,自己就像是一個零件一樣,哪裡需要就被裝到哪裡,感覺自己一直都在打雜。

她原本想象中的工作,應該有明確的工作內容,學到專業的領域知識。

但從幾個月的實際工作來看,根本就相差甚遠。

她開始懷疑,這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崗位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反映自己的尷尬遭遇時,都糾結到,去大公司打雜到底值不值得。

因為覺得學不到東西,很多人在幹了一兩個月之後就走了。

但這些公司還是很願意招收實習生,畢竟實習生的勞動力價格低廉。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其實有些公司就是缺個打雜的,有個能幫忙解決雜事的人,會讓整個部門輕鬆很多。

但他們不會擺明著告訴你,你的職位就是打雜的,甚至還會用各種方法留住你。

比如,誰的職場不是從打雜開始的?然後就一直讓你打雜。

這種情況不可否認。

3

大部分時候在公司中碰到領導讓你去做些小事,不要認為這是在打雜。

因為一旦把自己定位在一個不夠格的位置上,你的思維就會侷限在這層面上。

往往一些小事就能彰顯你的思維方式。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的“打雜”。

若你抱著打雜的心態,認為自己是在做一些打雜的事,那你就是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打雜的人。

你若這麼認為別人自然也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打雜的。

同理不覺得做這些事是在打雜,那它就不是打雜。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對你而言,自我的認知和定位,永遠比別人的看法和評價重要。

主持人汪涵在成名之前,在湖南經濟電視臺做了兩年的劇務。

他每天的工作是往演播室搬凳子、抬桌子、吃住訂票什麼都要管,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打雜的。

之後因為一次巧合,,有一檔綜藝找不到好的主持人,於是製片人就準備讓汪涵試一試,而且這一次立馬就發現了汪涵的本領。

這樣也正式讓汪涵進入了主持界,而且在主持界的道路上也是越走越遠。

有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職場上最大的競爭力其實是讓人放心。

讓人放心了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若你連複印、打印等小事都做不好,那領導根本不會相信你能把大事做好。

小時候,父母常和我們說:“切勿手高眼低。”

說起劉若英,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她在成名之前,是當時臺灣滾石樂隊大明星、著名音樂人手兼音樂製作人陳昇的助理。

說白了就是打雜的工作。

因為當時公司規模小,所以什麼都要做。

她時刻都要跟在明星身邊,在旁邊端茶倒水、拿盒飯、撐傘。

出門後,幫明星打點、拿包、拿衣服。

看上去都是一些體力活,好像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但當她自己的事業走上正軌之後,回想起之前的那段打雜的經歷說,當助理打雜的那段經歷真的很寶貴,那是她得到最好、最好鍛鍊的時期。

那段經歷,讓她對整個行業和歌手的職業有了很多的瞭解和認識,

從此為未來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所以,你得對自己認識清晰,對自己的工作有規劃。

所有雜事都可以成為靠近目標的途徑。

如何在小事之中找到自我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天糾結在為什麼要讓我做這些雜事上。

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普通的員工,都切勿忽略小事,很多大事就是從小事做起的。

姚舜:我985畢業,入職場後竟成了打雜的...

做事不僅要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學會放平心態。

要在打雜中學會處事,想要做大事就要不斷地充電學習,才有接大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