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今天(4月30日),武漢網約車“復工”。疫情突然而至,改變了很多人的出行計劃,也意外地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兩個多月過去,武漢網約車重新啟動,他們的出行和生活終於按下“重啟鍵”。五位打車的乘客講述了他們的故事和出行願望:

一、“得知叔叔去世時,我不再想出門,可第二天看到微信群消息又忍不住出去做志願。”——志願者潘秀娟

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疫情期間,我的叔叔患新型冠狀肺炎去世了。那時我正在武漢做志願者,給各醫院及單位配送物資。我的家人知道後,都非常反對,特別是我媽媽。

因為穿防護服很麻煩,穿好了就不能隨便脫,所以一次性吃飽,而且不敢隨便喝水,減少上廁所。

很多朋友聽說我在武漢一線做志願者,都把他們的好吃好喝的,以及防護物資寄給我。一位三十年沒有聯繫的朋友,知道我在做志願者,不管我回不回她信息,每天早上一定跟我道早安,確認我活著,所以我後來每天發條朋友圈,讓所有親友知道我活著。

等疫情完全結束之後,我要經常組織家庭聚會,也要多去拜訪朋友。經歷這些事後,突然變得特別珍惜親友,敬畏生命。

二、“雖然是醫生,但是疫情期間我也發燒了,還好第二天好了,真是虛驚一場。”——醫務工作者王珩

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我在武漢兒童醫院工作,在疫情期間為遠程會診提供技術支持。武漢兒童醫院是武漢市唯一一個接受新冠患兒的定點醫院。

疫情初期,我們工作量大增,排班從開始時一週三個白班、一個夜班,到每週有四五個白班加一個夜班。疫情期間,爸媽在家特別擔心,但沒辦法,這是我的基本職責。

1月21日,我發燒了。中午感覺不適,午休之後仍然發熱,體溫計一量,37.3度。領導讓我拿藥回去自行隔離。恰好我一個人住,不會影響到別人。

回到家,我吃了藥。晚上體溫最高時接近38度,有生以來頭一次畏寒,出了被子就打哆嗦,上下牙都在打架。第二天早上量體溫發現恢復正常,虛驚一場,14天隔離結束,我又回到工作崗位。

武漢復工,我也不想一定出去做什麼,就是希望生活恢復到正常就好。

三、“以前做公益都匿名,現在都用真名,希望我兒子長大做個有擔當、有大愛的男子漢。”——身為人母的白潔

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我是一名衣櫥管理師。疫情期間,我參與了好幾個公益組織,其中主要的兩個,一個是民間公益車隊,一個是社區志願者組織。“封城”那天,車隊自發組織起來,義務接送醫務工作者,定點向醫院送物資。我是團隊的微信群管理員之一,負責為車隊成員每天打卡體溫、發佈任務和反饋執行情況等信息。

去年懷孕起,我就特別注意出行安全。懷著孕開車出門風險高。乘坐公交車或者地鐵,經常遇到同乘的人為我讓座,我知道大家上班都挺辛苦,不好意思佔用他們在路上短暫的休息時間,所以一直都是在美團上打車。無論路途多遠,它都可以安全地將我和寶寶送達到目的地。

我希望武漢快點完全恢復成以前的樣子,也希望全世界儘快恢復正常,讓生活迴歸應該有的樣子。等一切好轉後,我第一件事是帶著寶寶外出打疫苗。

四、“工作4年,連電飯煲都不會用,疫情期間學會了番茄炒蛋,一連吃了一百多頓。”——90後程序員龔璽

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我家在孝感市,武漢“封城”,沒辦法回去。

在外頭工作4年了,我連電飯煲都不會用。疫情剛開始,我買了一堆零食,吃了幾天,實在扛不住了。最後只能網上買菜和大米,自己學習做飯。疫情期間,學會了人生第一道菜——番茄炒雞蛋。兩個月裡,我每天兩頓,吃了一百多頓。

除了吃飯,一個人在家沒人說話,也沒有電腦上網,感覺特別無聊,而且當時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很焦慮。武漢解禁了,我第一件事就想打車出去大吃一頓,燒烤或火鍋,然後回老家,見親人。

五、“一直在做環保項目,疫情期間在社區做志願者,不算特別難。”——環保公益人餘長潤

漸行漸暖” 武漢網約車正式“復工”, 5個出行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我一直在做環保項目,循環農業,這次在武漢小區做志願。

疫情初期,什麼物資都緊缺,我帶著小區的居民和業主,組建了一個疫情服務小組,幫助大家購買生活必需品,建了微信群,幫助社區居民分類解決基本的生活所需。

做志願者的時候,我生病了,社區很多人給我送來藥,讓我感覺很溫暖。2月23日是我生日,很多志願者在群裡給我發來祝福,有的甚至還發了紅包,雖然我沒領但特別感動。等疫情徹底結束後,我想約幾個好朋友去旅遊,好好放鬆一下。

五個在武漢的人,五個出行的願望,疫情讓這些平凡人的平凡願望突然變成奢望。武漢重啟,武漢網約車重啟,他們再次拾起生活的希望,重新出發。

(記者肖肖 通訊員吳昊 編審李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