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疫情如何改變商業模式?美企學習中國復工復產經驗

CNN:疫情如何改變商業模式?美企學習中國復工復產經驗

2月18日,天津,福耀集團汽車玻璃生產車間,員工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進行生產。 (圖片來源:中新社)

【僑報訊】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國的生活狀況都比其他地方提前7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第一個遭受新冠病毒暴發的國家,它不得不叫停旅行,關閉商場和主題公園,要求公眾戴口罩,並鼓勵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如今,這個國家正在逐漸重新開放,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打算這麼做。經歷過如何應對疫情的在華企業正在利用它們早期的經驗,為其他地區繪製藍圖。

CNN5月1日報道,在華企業的應對措施已經成為華爾街分析師近期關注的焦點。耐克、星巴克、迪士尼等全球品牌都通過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分享了它們的經驗,並稱贊它們在中國的團隊為應對危機提供了指導。

例如,耐克近期表示,它“看到了中國危機的另一面”,並學到了可以適用於其他地方的最佳做法。大眾汽車在德國Wolfsburg的大型工廠重新開工時,也提到了其在中國32家工廠的復工經驗。

根據商界領袖和專家們的說法,公司推出的新策略不會讓生活恢復正常。相反,他們表示,這場危機可能永久性地顛覆我們的工作、購物和管理企業的方式。“這是新常態,”IBM中國首席執行官Alain Benichou說。

未來商業將會變成什麼樣,看看中國就能讓我們提前預覽。

工作方式

Despina Katsikakis是商業地產公司Cushman & Wakefield駐倫敦的合夥人,她一直在為世界各地的公司提供復工建議。她表示,日常的工作場所已經開始變得非常不同。

在中國,該公司已經幫助100多萬名員工重返辦公室。在她看來,這場危機使未來的工作“快進”了10年之多。

該公司希望利用這一轉變,為客戶提供一個名為“6英尺辦公室”的指南。這個概念是基於其從中國獲取的經驗,以及全球客戶和員工的反饋而產生的。

在這種新常態下,辦公桌之間相聚6英尺。員工在辦公室被要求走“單行道”,沿著順時針方向,以避免到處走動,從而造成傳播。Katsikakis說,該指南基於衛生專家的建議,他們分享了醫生在醫院的行走模式。

她說,該公司從中國獲得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有信心,我們回到的是一個健康的環境。”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她設想用傳感器取代大部分我們經常接觸的機器表面。例如,你不必刷卡進入室內,你可以進行面部識別或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公司還將會在辦公室空氣過濾系統上投入更多,以減少汙染物。一些公司甚至在桌面上安裝打噴嚏防護玻璃。

微軟副總裁Jared Spataro表示,我們在工作中交流的方式也改變了。對企業軟件(如Microsoft Teams)的需求激增是“前所未有的”。

他說,即時通訊和視頻會議程序現在每天都有7500萬用戶,比上個月增加了70%。“隨著中國和韓國等國家復工復學,Teams軟件的使用量將繼續增長。”

購物方式

諮詢研究公司Coresight Research的首席執行官Deborah Weinswig說,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是品牌吸引新客戶、建立持久聯繫的最佳時機。數百萬人蜷縮在家裡,他們被迫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以耐克為例,她說,該公司的轉變如此之好,“可能會改變未來多年的趨勢。”

雖然耐克在疫情之前就一直推廣網上購物,但這幾個月的業務“確實在加速”。這家運動服飾巨頭公佈了3月強勁的收益,部分原因是它加快了在中國的網購業務。上季度,大中華區的網絡銷售量增長了30%以上。其應用程序的每週活躍用戶飆升80%。

Weinswig說,該公司的旗艦應用程序對其成功來說至關重要。據悉,該平臺近期在中國推廣,鼓勵用戶在家通過虛擬“訓練俱樂部”來鍛鍊。該應用程式是免費的。

管理供應鏈的方式

這場大流行病可能還會重塑全球供應鏈。

波士頓諮詢集團合夥人(John Knapp)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一般來說,消費品供應鏈“旨在將效率置於靈活性和彈性之上”。但在過去幾個月裡,“原材料和關鍵供應的短缺,以及工人缺勤的增加,暴露了潛在的風險。”這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如何運送貨物。

幫助世界各地企業管理供應鏈的香港嘉裡物流公司(Kerry Logistics)總經理William Ma表示:“我們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進出中國的貨物運輸環節都出現了中斷。在進入歐洲時也是,卡車無法越過邊境。”

有一家公司希望能拯救世界,那就是IBM。這家提供基於人工智能的供應鏈管理程序的科技巨頭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尋求針對下一次危機的預測模型,需求出現了“顯著”提升。

IBM中國區首席執行官Benichou表示,對許多公司來說,這場疫情是“一記警鐘”。“我們要做的是幫助解決我們在新冠疫情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發現了供應鏈優化問題,我們需要解決它。”(李怡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