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夏天如何降溫?花樣比你想的要多得多,比現代人還會玩兒

夏天到了,很多人已經開始了“清涼生活”,比如短衣短褲、吃雪糕喝冰飲,甚至有些熱的地方已經開上了空調。可自己在清涼的同時,大家有想過古人是怎樣度過夏天的嗎?他們的花樣可是比較多的。

首先是降溫設備。在古裝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那些達官貴人們在夏天的時候,會找兩個丫環拿著扇子給自己扇風,這風力能有多大?一點兒效率也沒有,達不到降溫的效果不說,還佔了兩個人力。而且要是把丫環給累著了,呼出的熱氣反而會升溫。

古人在夏天如何降溫?花樣比你想的要多得多,比現代人還會玩兒

所以,古代大戶人家會用上“大風扇”,這種風扇比咱現在常見的那種風扇要大得多,一個扇葉子差不多有一個門板那麼大,只不過是人力的。讓一個丫環拉動繩子,給廳堂送風。這風力,可比拿兩把小扇子要高得多,讓人更加涼爽。

而且除了這種大型設備外,考慮到老爺、公子哥兒們有時要外出遊玩,那麼大的風扇總不能拿著到處跑吧?所以還有手搖式的小型風扇,類似於手搖鼓風機。

古人在夏天如何降溫?花樣比你想的要多得多,比現代人還會玩兒

更讓人叫絕的是,他們會把風扇放在水池後面,或者弄個大水盆放上兩塊兒冰放在風扇前,這樣送出的風就是涼的,而且還比較溼潤。有時候還會在風扇前擺上一些鮮花,這樣吹出來的風就是涼爽、溼潤、香噴噴的。這簡直比一般的空調還要爽啊,不得不說,有錢人不管在哪個時代,都能活得很滋潤。

而說到空調,古人還有自己的“中央空調系統”。大家知道井水比較冰涼,井裡面的溫度也比較低,聰明的古人自然不會浪費這樣的好東西。他們會在廳堂挖上一口深井,連通地下水,然後給地面留一個送風口,這樣涼風就會源源不斷地送到地面上來,涼爽的很;還有一種降溫亭,就是把水引到屋頂,製造人工瀑布,達到降溫的效果。這不僅讓自己涼爽了,還有美妙的視覺效果,真是享受啊。不過這玩意兒得是土豪中的土豪才玩兒得起。

古人在夏天如何降溫?花樣比你想的要多得多,比現代人還會玩兒

其次是降溫飲食。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會在夏天吃冰鎮水果、喝冷飲嗎?錯!古人也會。從先秦時代起,就有“冰箱”了,那時叫“冰鑑”,就是製造一個有夾層的容器,然後把冰放在夾層裡,在把食物等放到容器裡,達到冰鎮的效果。到了宋代,冷飲就已經平民化了;元朝時有一種叫“奶冰”的食物,就是蒙古貴族們在冷飲里加上奶製品,據說馬可波羅就喜歡吃這種東西,還將製作方法帶回了歐洲,然後歐洲人以此為基礎做了冰激凌。

古人在夏天如何降溫?花樣比你想的要多得多,比現代人還會玩兒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會產生疑問,古人哪兒來的冰呢?最常用的是“存冰法”,古代可沒有氣候變暖,冬天很多地方都冷得很,結冰時古人就會尋找大量冰塊,然後存到地窖裡,北京的北海、濟南的大明湖,過去都是重要的“採冰處”。(微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