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去年除夕夜,一條“中國軍人出征武漢”的動態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解放軍三支醫療隊四百五十人,在萬家燈火團圓夜告別父母,告別愛人,告別孩子,誓師請戰,馳援武漢。作為一名軍校學員,我為自己的戰友們感到深深地自豪。但那一刻縈繞在我心頭的除了這份自豪,更多的是擔憂。疫區就是戰場,他們奔赴的是最前線,我擔心戰友們的安全,也擔心媽媽的安全。

春晚開始了,但全家都沒有心思去看,因為媽媽一早出門到現在還沒有下班。她是區疾控中心檢驗科的技術人員,這次疫情來襲,她站到了抗疫一線。我今年寒假回家已經是臘月二十七,小鎮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準備好迎接一個紅紅火火的新年。年味兒越來越濃,媽媽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她上班一天比一天早,下班一天比一天晚,我們娘倆只能晚上見面。我每天關注著疫情動態,看到感染人數越來越多,覆蓋範圍越來越廣,心裡也越來越不安。想問問媽媽最近的情況,可看到她每天回到家都累得不想說話,我也欲言又止,只想讓她多休息一會兒。

媽媽說這一年到頭,我只有過年才能回家住幾天,得做幾道拿手菜,讓我嚐嚐家的味道。媽媽做的菜就是家的味道,過去的這一年,我多少次想起這熟悉的味道。

2019年的春天,我通過層層篩選和考核,成功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閱兵的院校科研方隊,成為一名受閱隊員。在北京七個月的訓練,經春歷秋,暑來寒往。多少次在烈日下拔軍姿,一個小時不動,兩個小時不倒,心裡想的都是“要是訓練完能吃一口我媽做的紅燒排骨就好了”;國慶閱兵正步踢過天安門,聽著長安街兩側觀眾們的歡呼與吶喊聲,心裡想的還是“如果慶功宴有媽媽做的可樂雞翅該多好啊”;任務結束回到學校,面對落下半年的學業,經常加班趕進度,夜裡肚子餓的咕咕叫,最想吃的依然是媽媽做的菜。這一年聚少離多,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兩三天,我的心和我的胃,都太想家了。本想這次寒假回來吃個痛快,沒想到趕上了疫情,回到家卻沒能嚐到家的味道。

除夕夜,爸爸和我包了餃子,時針走過十點,媽媽下班回來了。站在門外身上冒著白氣,外面冷得要命她卻出了一身汗。剛下班就立刻趕了回來,她嘴角強撐著向上,但眼神充滿了疲憊。喝了一碗餃子湯,吃著熱氣騰騰的水餃,聽她說著今天怎樣接收樣本,如何從醫院到市疾控中心,一趟又一趟採樣送檢。我不太懂她說的專業術語,但我明白她是除了臨床醫生以外,離病毒最近的人。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裡,我和所有人一樣,逐漸意識到此次疫情的嚴峻,也更加清楚一線抗疫人員所面臨的危險。媽媽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咽拭子標本的採集和運送。雖然我所在的地區確診病例不多,但要排查的密切接觸者和疑似病例數也不少,媽媽早出晚歸連軸轉就成了日常。因為採樣過程中不可避免要接觸病毒含量極高的傳染源,所以她工作時要裹在防護服、護目鏡、面罩、N95口罩、手套、鞋套組成的蒸籠裡,一工作就要連續5-6個小時,每天回家時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臉上被勒出一道道印痕,雙手也捂得起皺。每次採樣送樣後都要進行消殺,在高壓噴霧的噴射下,消毒液有時會滲入防護服,媽媽的衣服被染得深一塊淺一塊,像是一套迷彩服,在我心裡她就是身著迷彩全副武裝的戰士。

我所在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共有六例確診病例,其中有四例是媽媽入戶採集標本並送檢確診的。疫情就是命令,只要一接到採樣送檢的指令,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要迅速出發。媽媽在辦公室支了個摺疊床經常住在單位,我倆一週也見不上幾次面。

作為兒子,我希望她能在家多待一會兒,希望她可以過個週末,希望可以吃一次媽媽做的菜。但作為一名軍人,我明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的媽媽、我的戰友和廣大的抗疫人員,他們就是衝鋒陷陣的戰士,戰士就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我的媽媽作為一名疾控人員,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安全堅守一線,沒有叫苦叫累,更沒有臨陣退縮,我想起了我們的戰鬥作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為她感到驕傲。

兩週前,武漢解除封城,國內戰“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那些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紛紛踏上了回家的路,他們離開戰場,迴歸平凡。英雄脫下厚厚的戰袍,他們也是兒女,是愛人,是父母。近些天媽媽的工作稍微輕鬆了一些,但仍然堅持早出晚歸,她說現在還有很多歸國人員、離鄂人員需要檢測,不可以放鬆警惕。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20年的春天如期到來,這背後是許許多多抗疫人員的默默付出,希望英雄們都能早點回家,嘗一口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END

作者 | 高宇

配音 | 楊雪

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