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拼",美國評價千年第一首富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當今世界的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了,想要從窮人變為百萬富翁、想要從農民一躍成為社會名流,也日益艱難。"才能"逐漸在個人發展的評價體系中承擔著日益關鍵的作用,然而個人的家世背景也是極其重要的。

我國曆史中曾出現過這樣一個人物:他名叫沈萬三,平平無奇、背後無可依託的百萬家產和豐富的社會資源,他起初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民,扔到人群中找不到的那種農民

然後他卻憑藉個人努力,硬生生地從原來的一無所有最後混成了身家6000億的高級富翁,甚至被美國的相關機構認可並評價為千年以來的第一首富!他是如何實現如此具有跨越性意義的成功呢?我們一同來揭秘吧!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1、 繼承家產

前面說到沈萬三的家庭平平無奇,其實有些誇大其詞了,實際上他有一個可以"拼"的爹。沈萬三的父親沈祐在那個年代也算得上一號人物,不是我們認為的一般人。當時沈祐帶領一家老小搬過好幾次家,先是到湖州南潯鎮,卻沒曾想到趕上南潯發大水,於是再次遷到周莊。

周莊位於江南地帶,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整片江南地區可是全國的糧倉。沈家人便在此地長久定居了,後來有傳聞戲稱周莊是沈萬三的命運風水寶地。沈祐雖然是在田地裡躬耕的農民,但是卻是一個非常聰明且靈活的人,並不是只會種地。

當時朝廷上出臺了許多獎勵耕織的政策以推動國家實力的恢復。沈祐機智地抓住了這個機會,而且他非常有野心,甚至僱傭農民來抽成去實現更高的政策紅利。日久天長,沈祐便成了當地響噹噹的大地主,為家中積累了許多財富。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沈祐離世後,給四個兒子留下了萬貫家產,沈萬三也從其中拿到了自己應得的一份。兄弟四人中只有沈萬三繼承了沈祐的商業天賦,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他清楚土地的重要性,懂得通過興修水利來更好得保護和改良自己的土地;並且為了防止水患給田地帶來損害,他在水邊的田地旁邊築起高牆。然而沈萬三是一個比父親更有野心和遠見的人,他對發家致富的想法和眼光遠遠不侷限於在這些農田土地之上,更在別的高處!

2、 大肆發展商業

沈萬三將眼光從農業擴展到商業。他利用自己從父親那裡繼承的資產和江南獨特的地理優勢,先是在周莊旁邊的蘇州、嘉興和湖州多地開辦了各種類型的商鋪,比如糧店和酒樓、當鋪和銀樓等等,經營著五花八門的生意,產業觸角無限延伸和試探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我們都知道周莊

佔據著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水上交通和陸上交通都十分發達,而優越的區位優勢對發展產業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憑藉良好的交通優勢,加上已有的商業資本積累,沈萬三意欲將已有的產業向外延伸,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了徽州、池州和常州等地,涉及的產業也逐漸包含了能夠暴利的絲綢瓷器

在沈萬三的資產積累過程中,顯得濃墨重彩的是一種商業運作手段,他懂得利用各地的糧食差價來瘋狂地拋售糧食,這讓他暴利了一番,從中賺取了萬貫錢財。畢竟在當時,沒有電商,各地消息又相對閉塞,老百姓幾乎只能從當地購買糧食。

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是"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廣大人民群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資。沈萬三憑藉自己的產糧基地和商業網絡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一個超大型的糧食銷售的網絡,利潤成倍成倍地收入囊中。

沈萬三不愧是天生的商人啊,懂得辨別時勢,也清楚利用掌握住的優勢來拓展產業

,從這一點上看他還擁有著過人的野心和膽識。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3、 商商聯盟

與沈萬三同時期的還有一個大人物,名叫張士誠,雖然他比不上沈萬三,但是同樣是一個大財主。只是他的商業目標和貿易方向在於"鹽"。由於當時缺乏製備鹽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因而鹽在古代是非常重要且產量很低的調味料。

所以自漢朝以來,官方對鹽商的貿易總是嚴加管理和把控,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許接觸這樣的生意的。然而張士誠天生敢於冒險嘗試且不服輸,他與沈萬三早年便是非常好的朋友。

張士誠憑藉與沈萬三的交情,利用沈萬三在商貿方面的人力資源,組織了一批發展"鹽"的貿易隊伍。最開始勢頭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卻在同朱元璋的比拼對抗中敗下陣來,張士誠的商業夢想最終破滅了。

張士誠在逃跑後投靠了元朝。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他沒有忘記從前的合作伙伴沈萬三。張士誠將元朝運糧的事業委託給了沈萬三,沈從中狠狠地賺了一筆

從一無所有到身家6000億:無背景,全靠

而後元末放開了海上貿易,獨具慧眼的沈萬三當然沒錯過這樣的賺錢契機,他通過張士誠也參與了海上貿易的許多項目,也因此獲利無數。這幾次經由元朝的商業活動,都為沈萬三的家產增添了異常豐厚的一筆。

沈萬三和張士誠這樣你來我往一來二去,所以很早便被朱元璋盯上了。後面元朝沒落,朱元璋開創了明朝,手中掌握了當時社會的最高權力。沈萬三這樣一個富甲一方的商人、又加上與張士誠密切的商業聯繫及關係,因而處罰、打壓沈萬三的事項被早早提上朱元璋的日程來。

朱元璋的本意是殺人滅口,然而馬皇后卻不同意這個做法,認為有失仁厚之心。朱元璋是非常敬重馬皇后的,因而也聽取了她的意見。先是憑藉政治權力打劫沈萬三的萬貫家產,命令他自掏腰包將南京城的三分之一個城牆修起來。

修完城牆後,直接剝奪了沈萬三繼續經商的權利,下了一道流放的政令,將其永遠驅逐。沈萬三雖然

最後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但他在最富有的時候擁有20多億兩白銀(摺合人民幣為6000億),不得不說是一個值得人人稱道的商業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