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鬆:我是一個化妝師

劇組裡的化妝師,並不同於在生活中的化妝師,他們不僅僅需要美化修飾每一個演員的妝容,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原了導演和編劇對人物特性的設定。

李俊松:我是一個化妝師


第一次在劇組裡見到李俊松大概是十年以前的事情,那時的他站在老師的身旁,仔細聆聽著老師的每一句教導,尤其將一句話銘記於心:“化妝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的形象,突顯人物的性格特徵。”然而舞臺妝和影視的妝容也有天壤之別。舞臺上,觀眾和演員是近距離的接觸,觀眾自己控制掌握視線視角,稍加誇張的妝容更容易感染觀眾的情緒。但是影視的妝容則需要不停的根據環境在調整。

再次見到李俊松已是10年之後。在劇組工作的他手裡拿著散粉、梳子等各種工具,眼睛緊緊地盯著監視器,稍有差別他就立馬衝到演員身邊進行調整。演員的形象塑造,全靠化妝師精準的拿捏,“掌握好度是非常重要的,多加一筆或許就改變了人物的性格特徵。”一個好的妝容,不僅讓觀眾有很強的帶入感,同時也讓演員在拍攝過程中更加入戲。

當被問及為什麼去學化妝的時候,他毫不遮攔地說,化妝師行業一個巨大的吸引力在於入門的門檻低。“美容化妝行業對學歷並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願意學都可以學。”但是,學了化妝並不代表就入了行,除了妝容以外,還需要學習頭飾、服裝等整體造型。就拿古裝造型來說,這是一門非常系統和龐大的學問,因為每個朝代的造型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要求化妝師非常瞭解歷史。“影視的妝容,要根據編劇和導演訂製劇本和演員在戲中演繹的角色人物性格和人物表現。對人物、化妝、髮型、服飾、禮儀、體態語及環境等眾多因素進行整體組合,主要工作方式為綜合設計。”李俊松說。

現在的李俊松每年依然堅持到省外進行學習。不僅要了解時下的流行方式,還要有預判性。“因為拍攝雖然是現在發生的事件,但是等到播出以後就成了將來時的事情,因此掌握未來的流行元素。十分必要”一個化妝師其實就是一個多面手。這十年,李俊松塑造的形象多不勝舉,給了他大量的經驗,處理細小的道具和配飾是他的拿手絕活。有時,演員需要一個裝飾品,李俊松就會把現有的材料DIY一番,那些原本看似沒了價值的東西,在他的手上瞬間就變成一個活靈活現的道具。“耳環不一定非要裝點在耳朵上,只要頭上的造型做好了,就會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頭飾。”

化妝行業是一個更替快速的行業,稍加鬆懈就會落後。在經歷各種學習和培訓以後,李俊松發現自己與一個優秀化妝師之間還存在差距。理論基礎需要配合大量的實踐,進組就是李俊松最好的實踐方式。“這幾年在雲南拍戲的外省劇組越來越多,這對於化妝師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活計越來越多,憂的是隻有過硬的技術才能把這碗飯吃的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