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南美"巨人":经济比肩美国,用黄金作货币,如今远逊韩国

曾是南美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说句心底话,我从未离开大家。你们只要凝望我一下,就知我句句都是真心话。"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唱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情感与波澜壮阔的史诗气派。

这首歌是献给阿根廷的"第一夫人"艾薇塔的,她的丈夫贝隆上校能当选总统,艾薇塔功不可没,她将自己贫穷黑暗的过去放进演讲题词,拉拢了几乎所有平民穷人的人心,就连因时局动荡而关在监狱里的贝隆也因民意释放出来,1946年正式任职阿根廷总统。

贝隆夫人一心为民不错,但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是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就能做到的。她为人民营造了"高福利",增加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一些外资企业的收入归国家所有。

总体来说就是强调发展民族经济,典型的民粹经济发展政策。人民只是短暂的幸福了一阵,长期以来政策的弊端暴露,人民的生活反而越来越糟。

曾是南美

这是阿根廷历史上唯一一次遭遇这样的经济状况吗?每当提起阿根廷,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反应是世界足球巨星梅西,而同样精彩的,还有阿根廷的经济起伏和全球地位。

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非洲、印度的新航线,当时金矿铜矿成为了欧洲人的主要目标,位于南美的阿根廷没有这些资源。

但拉普拉塔平原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因此尽管曾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但并没有停止发展自己的粮食和肉类的产业,1816年,阿根廷独立

此后的四十五年里,联邦制和集权制使动乱和分裂一直伴随这个国家,直至1861年,阿根廷迎来首任总统巴托洛梅·米特雷,凭借他实行的现代化的自由经济政策,阿根廷形式逐渐稳定,并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光时期。

曾是南美

崛起的南美"巨人"

一个动荡了几十年的国家,转型成为现代商业国家,大量欧洲人移民阿根廷,最多时白人人口可以占到九成的比例,阿根廷对于高素质人才自然是十分欢迎,再加之开放经济,阿根廷势如猛虎。

当时最能体现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是欧洲的商业文明,另一边的北美大陆,美国正在进行内战,并且持续了四年,给足了阿根廷发展的空间,以至于它成为了100年前经济匹敌美国、富裕比肩德国的国家。

凭借自己的迅猛发展,阿根廷紧追欧洲和美国成为了进入商业文明时代的国家。"你富有的像个阿根廷人。"这是当时全球其他一些国家对阿根廷的形容,在当时的电影中也用阿根廷人来饰演富人的形象。名不副实的阿根廷一度在1896年成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1908年,阿根廷迎来又一个具有大意义的事件——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经可以与德国持平,正所谓"北有美利坚,南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被誉为南美洲的巴黎。

曾是南美

凭借着农牧产业和矿产业,阿根廷成为了拉美洲的佼佼者,"美国梦"变成了"阿根廷梦",凭借雄厚基底,直至二十世纪中期它仍然是全球第十五大经济体,人均收入超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如今人们用纸币或电子货币进行交易,富裕时期的阿根廷直接用黄金作为货币,因为实行的是金本位制,阿根廷储备了大量黄金,让许多世界级银行都自愧不如。

美国虽然很想巩固自己在美洲的霸主地位,但始终有这样一个经济强国在压制着它。如今美国依然是经济强国,但却鲜少能看到阿根廷出现在新闻中,这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

即便是再富有的国家,也无法避免贫富分化问题,成就了一些人,总会相应牺牲一些人。阿根廷从动荡走向经济强国,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有千疮百孔的阴暗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它的问题,迟早会逐渐暴露出来。

曾是南美

强国的衰落悲剧

"军人上台就胡搞,文人上台就民粹讨好选民",如此轮番折腾,没有一套明确的治国思路和体系,后来会发生变故也就并非那么出人意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当时任职的民粹总统提出搞工业,其实这本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没想到却让本就不稳定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

阿根廷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牧业非常发达,被称为"世界粮仓和肉仓",这样的大前提再加上不合理的政治主张,导致阿根廷人民缺乏工业化的动力,仍然一心扑在农牧业上。

他们认为,既然能安稳的从农牧业中获利,又何必到工业化行业中自讨苦吃呢?加之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暴力镇压工人的丑闻,使事实更加与阿根廷政府缩小贫富差距的愿望背道而驰。

曾是南美

贝隆所执行的典型民粹主义政策,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家没有经济来源,国有经济没有效率。一方面,阿根廷的农牧出口和工业品进口的关税大幅提高,导致本来有出口优势的农牧业竞争力迅速降低。

而另一方面,阿根廷政府的腐败不作为;国有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巨额补贴和福利,军政府和民粹轮流上台造成的不稳定的政局,无一不是渐渐拖垮阿根廷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却又无法短期内解决,逐渐形成恶性循环,犹如深陷泥沼中越来越不可自拔。

如今,阿根廷的经济体量甚至远逊于韩国——一个土地面积只有它的零头的国家,最后,人们一起见证了阿根廷这个本来美好富裕的国家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阿根廷的经历也给了更多的思考:产权不明晰的企业制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劳动自主性。

希望阿根廷的结果能带给人们警示,这样奖赏懒惰,惩罚勤劳、不尊重劳动的制度,自然也不会被劳动尊重,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逐渐走向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