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平等與不平等條約的概念是近代以來由國民黨派所率先提出來的一種針對於中國現狀的表述,旨在擺脫中國長期以來桎梏的枷鎖,打破廢除或重新審定加諸於中國以及中國人身上的各國列強為謀取在華利益的不平等條款。

所謂的平等與不平等則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條約的簽訂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以及是在平等自願的情況之下籤署的,則被稱為平等條約,核心就是平等公平以及自願,那不平等條約則正好相反,不平等不公平,被武力言語或者經濟等外在因素所脅迫的就叫不平等條約。

自然,以我們普遍的想法來看,所謂平等與否,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是否符合雙方共同利益,至於說是否自願,這其實也都是基於利益上來考量的,對自己有好處與否也自然是決定了自己自願與否,所以我認為平等與不平等之間最為核心的就是利益分配上是否同時滿足雙方需求,能滿足就是平等的,不能滿足那就是不平等的。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尼布楚條約簽訂

那麼評判《尼布楚條約》的平等性與否,其實主要就是要看是否滿足了雙方共同的利益,有人可能說了,《尼布楚條約》是不平等的,因為他使得中國喪失了大片的土地,按照所說的利益核心來說,這就是不平等的條約。

那麼問題再度細化到《尼布楚條約》究竟有沒有讓中國喪失大片土地呢?

《漢譯拉丁文本》

一、以流入黑龍江之綽爾納河,即韃靼語所稱烏倫穆河附近之格爾必齊河為兩國之界。格爾必齊河發源處為外興安嶺,此嶺直達於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惟界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凡在額爾古納河南岸之墨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薩所建城障,應即盡行除毀。俄民之居此者,應悉帶其物用,盡數遷入俄境。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中俄地圖

其實就當論領土問題上來說,對於當時的清王朝來說,是妥協了,放棄了可能存在的利益的爭取,當然了最先提出的以貝加爾湖為界的說法也只是談判桌上的一種手段,就是為了留緩和餘地提出的,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就是如此。

那清政府的妥協就一定代表合約的不平等性嗎?也不盡然,雖然說談判的過程中中國幾次讓步,但其實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底線的,所謂的讓步的區域其實也是中國但是未能實際進行統治或影響力極低的或被俄國人實際佔領的,所以說《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最終還是在自願,相對平等公平,相對符合雙方基本權益的基礎上籤訂的。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那麼《尼布楚條約》就算的是絕對平等公平的條約,那也不盡然,中國方畢竟是做出重大讓步的,所以中國方的角度來看是有所吃虧的,但也在心理線以上,而之所以造成中國方几度讓步的原因也很明顯,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一,國內尚未完全安定,各地尚有反清勢力存在,以及蒙古,青海,西藏等分裂勢力的存在,牽制住了清王朝,對於清王朝,對於康熙而言,解決國內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當務之急。

二,滿族大規模的入關使得清王朝對於北部疆域的統治力急劇下降,對於俄國所佔之地的影響力低,且無力移民關外,畢竟當時還處在一種動盪敏感時期,另外對於西方國家有一定了解的康熙帝也不想貿然給自己惹來大麻煩,畢竟自己根基尚不穩固。

三,準格爾的直接威脅使得康熙帝迫切想要儘早約定好中俄兩國邊界問題。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也正是康熙帝的讓步,以及當時俄國人自己也有自己的麻煩,雙方各自讓步,最終達成一致性,這也是為什麼說基本上屬於平等條款的原因所在了。

因為這份條款的簽訂一來滿足了俄國人對於土地的需求,二來也基本滿足了康熙帝的心理預期以及對於邊界穩定的需求。而且也是在雙方自願平等基礎之上所簽訂的,所以說他算得上是一份相對平等的條約了。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其實中國人關注《尼布楚條約》,在意他的平等與不平等的原因主要還是基於後來的《璦琿條約》以及《中俄北京條約》,這兩個條約直接把《尼布楚條約》所爭取的一切條款全部磨滅了,真正相對於不平等條約來說,《尼布楚條約》絕對可以算的上是非常的平等公平了,畢竟以當時人的眼光看法以及對於國際法,公約的認知,是達不到我們當今人的思維高度的。

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不平等的?

我們對於《尼布楚條約》的執著與糾結,是源自於得到並失去,而失去往往給人的感受和體驗都不是那麼的好的,不過也勿需沮喪,嘆息,中華之風雲,自當吾輩起,需以史為鑑,振興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